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6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9篇 |
综合类 | 4篇 |
数学 | 29篇 |
物理学 | 2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从Eu^3+发散光谱获得J—O参数Ω2、Ω4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量了Eu^3 掺杂的PbF2和H3BO3不同配比玻璃材料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及激发光谱,计算了各不同配比样品的折射率。根据稀土离子Eu^3 光学跃迁矩阵元的特点,从发射光谱获得了Eu^3 光学跃迁的J-O参数Ω2和Ω4,并研究了Ω2和Ω4对xPbF2-(79.5-x)H3BO3-0.5Eu2O5玻璃体系组分的依赖关系,提出了用Eu^3+离子作为玻璃材料微观环境 探针,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2.
Eu3+掺杂硅酸盐玻璃的变温发射光谱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77K到670K不同基质、不同掺杂浓度下硅酸盐玻璃中Eu^3 离子在488nm激光激发下的变温荧光发射特性。发现有些样品荧光发射强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而后又随温度升高而减弱;而有些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在观察温度区域内随温度升高一直增强。本文用热激后、声子辅助吸收过程和无辐射能量传递过程造成的温度猝灭相互关系的机制解释了样品荧光发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用同一公式拟合了这些样品的变温曲线。比较了不同激发通道的数量关系,计算了样品的温度猝灭值。 相似文献
143.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高效低阈值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一种Er3 + 和Tm3 + 共掺杂新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中高效低阈值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现象。材料组份为 6 5GeO2 2 5NaF 8 5BaF 0 5Tm2 O3 1Er2 O3 (mol% ) ,文中给出了样品的制备方法。在 978nmLD激发下 ,观察到了非常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据我们所知 ,在如此低的Er3 + 和Tm3 + 掺杂浓度下实现了如此之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 ,文献中未见报道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 2 0 0mA工作电流 (此时功率为 3 5mW )LD激发下 ,激发的功率密度为 170mW·cm-2 ,其红色光仍裸眼可见。讨论了这种高效低阈值上转换发光的机理。研究了LD的工作电流与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5.
HL-2A装置NBI的设计参数为,注入气体为氢气、束能量60keY、束脉宽2s、两条束线切向注入、最终达到总的中性束注入功率4MW。目前,初步方案拟定为一条束线安装两个离子源,束线真空部分由一个主真空室和一个次真空室以及离子源真空室和漂移管道构成。 相似文献
146.
14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Er3+,Yb3+共掺Gd2WO6荧光粉,通过对浓度猝灭曲线的分析表明Er3+间的相互作用类型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分析了样品荧光的温度效应并得到摩尔分数为5%和20%的Er3+掺杂样品的激活能ΔE分别为0.27和0.29 eV。利用Er3+的2H11/2和4S3/2能级跃迁至基态的荧光强度比随温度变化这一特性研究了两个不同Er3+掺杂浓度样品的下转换温度效应,结果表明该材料体系具有良好的温度传感特性。 相似文献
148.
149.
共沉淀法制备Y(P,V)O4:Tm3+荧光粉及其光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氨水、双氧水和磷酸氢二铵溶液作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Y(P,V)O4:Tm^3 荧光粉,利用XRD、SEM、紫外以及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Y(P,V)O4:Tm^3 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好,在147nm真空紫外光和254nm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发射主峰位于476nm,色坐标范围为:0.167≤x≤0.200;0.146≤y≤0.183。从这些结果来看,Y(P,V)O4:Tm^3 体系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150.
对烟颗粒的光散射进行模拟计算是研究火灾烟颗粒光散射特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火灾烟颗粒光散射的数值计算多采用球形或椭球模型.实际上,火灾烟颗粒的形貌与球形和椭球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烟颗粒具有近似分形的结构.本文利用离散偶极近似方法计算了随机取向的火灾烟颗粒分形凝团以及同体积的球形颗粒的光散射Muller矩阵,并对两者的归一化Muller矩阵元素随散射角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火灾烟颗粒分形模型和球形模型的归一化矩阵元素F11(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