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6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爱丁顿、钱德拉塞卡关于白矮星的争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明 《大学物理》2004,23(8):48-53
对爱丁顿、钱德拉塞卡关于白矮星的争论作了介绍,讨论了这场争论和钱德拉塞卡的科研风格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2.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employed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granular temperatures of the species of a homogeneous heated granular mixture with a power-law size distribution. The partial granular temperature ratios are studied as functions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the restitution coefficient e, the rescaled viscosity time, the average occupied area fraction φ, the total particle number N and the number fraction. Different species of particles in a power-law system typically do not have the same mean kinetic energy, namely the granular temp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extent of nonequipartition of kinetic energy is determined by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the restitution coefficient e and the rescaled viscosity time, while is insensitive to the total particle number N , the area fraction φ and the number fraction.  相似文献   
23.
锂 - 氧化铜电池及其反应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雪坤  肖明  李川  吴浩青 《化学学报》1984,42(3):220-226
本文研究了Li/CuO电池和Li/CuO电池的一般放电行为,着重探讨了它们的反应机理。X射线衍射分析、ESR分析、XPS分析和循环伏安试验等结果表明,电池反应的实质是锂在正极内进行电化学嵌入反应,并在一定嵌入度后因Cu—O键断裂而析出金属铜。其化学反应式可表达为: xLi+CuO(Cu_2O)→Li_xCuO(Li_xCu_2O)(a) x_1Li+Li_xCuO(Li_xCu_2O)→ Li_(x+x_1)Cu_(1-y)O(Li_(x+x_1)CU_(2-y)O)+yCu (b) 用电化学暂态方法测得嵌入锂离子在正极内部的化学扩散系数约为2×10~(-12)cm~2·s~(-1)(室温),该值与在Li_xWO_3和Li_xTiO_2中的相近,与实际电池的放电速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4.
微阵列芯片的荧光光漂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国亮  朱疆  杨阳  肖明  董中华  邓橙 《发光学报》2006,27(2):259-264
微阵列技术为大量基因表达水平的同时监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手段。随着微阵列芯片朝着小型化、高通量和弱信号方向发展,荧光检测技术以其易寻址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在微阵列技术中,人们通过检测微阵列芯片上不同位置斑点的荧光信号强度,可以得知微阵列芯片不同位置固定的已知序列探针与荧光染料标记的cDNA样品的杂交情况。对一张微阵列芯片多次扫描后,荧光染料发生光漂白,荧光强度发生衰减变化,它将为微阵列的数据分析带来误差。使用荧光浓度梯度微阵列芯片研究了芯片经多次扫描后荧光斑点强度的衰减情况,通过拟合相同荧光斑点经多次重复扫描后得到的信号强度,得到了荧光斑点强度按指数形式衰减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荧光斑点强度衰减指数模型中的参数与荧光斑点初始浓度的关系,为进行微阵列芯片数据光漂白误差修正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5.
德布罗意和物质波的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明  刘明 《物理》2001,30(10):659-664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记述德布罗意的学术成长道路,侧重考察和较详细地分析他创立物质波理论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26.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基于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SO3H-功能化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于催化1,4-丁二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DMAP与1,3-丙烷磺酸内酯(PS)反应生成单一的两性离子化合物,收率接近100%。该离子液体对1,4-丁二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催化活性较高,在温度为40℃时酯化率可达88.1%,选择性为100%,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且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7.
Thirty years of effort in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the control of spin quantum bits(qubits). The natural two-energy level of spin states provides a path toward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he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spin control with high fidelity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quantum computing.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the basic elements of spin qubits in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and summarize some important experiments that have demonstrated the direct manipulation of spin states with an applied electric field and/or magnetic field. The results of recent experiments on spin qubits reveal a bright future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28.
中国人民银行城镇户调查抽样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多级、分层、PPS与等概率相结合的混合抽样方法,在考虑实际条件和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使抽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得到较好的结合,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城镇储户调查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29.
断裂韧度作为岩石的重要力学指标,对认识压剪破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现有设备缺乏围压冲剪试验(PTS/CP)测试功能的问题,本文基于Ⅱ型断裂韧度测试方法进行试验装置开发,在现有设备上实现了PTS/CP测试功能,并通过青砂岩的PTS/CP试验验证了开发装置的可靠性。青砂岩PTS/CP试验结果表明,在围压侧向约束条件下岩石试样可获得较理想的冲剪破坏面,且随着围压的增大,Ⅱ型断裂韧度KⅡC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通过PTS/CP试验所获得的青砂岩KⅡC与其单轴抗拉强度、I型断裂韧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符合常规认识,说明了PTS/CP测试功能的合理性和装置的可操作性。PTS/CP测试功能的开发可为岩石及类似工程材料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30.
幂法是一种计算实矩阵主特征值的一种迭代方法,在幂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能计算实对称矩阵所有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迭代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