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17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392.
回传波矩阵法在杆系结构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连伟  聂国华 《力学季刊》2005,26(4):687-691
回传波矩阵法最初是由Pao等人分析二维框架结构动力响应时提出的。对于三维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为了确定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先要建立传递分配矩阵和载荷源向量,这可通过列出所有节点的静力平衡方程和位移协调方程来实现。同时,通过分析每根杆近端位移和远端位移的关系,建立结构的回传波矩阵(重分配矩阵)。在此基础上求解线性方程组,就可以得到结构的位移和内力。本文推导了空间杆系结构的有关矩阵方程式,并给出了一固定梁的两端弯矩求解算例。  相似文献   
393.
The a-axis oriented YBa2Cu3Ox(YBCO) thin films could be grown on (100) SrTiO3(STO) substrates with STO buffer layers by dc and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either by low-ering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r by using a self-template technique. For the latter, the resistivity of the thin film at 290K along the substrate [001] direction is about four time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010] direction. The zero resistance temperatures Tc0 are 89 K in both directions. So high quality a-axis oriented YBCO thin films can be prepared by the self-template technique. Also the Tc0 increase monotonously with the reduc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YBCO seed layer.  相似文献   
394.
为探究页岩抗拉强度尺度效应规律及岩石强度尺度效应根源,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野外露头,制作成直径为50 mm,高度分别为15.32 mm,20.39 mm,25.46 mm和30.28 mm四种尺度的岩样并进行巴西劈裂试验,在分析岩样抗拉强度尺度效应规律的基础上,对岩石强度尺度效应根源提出了新的认识。结果表明:页岩最大载荷和破裂面条数随岩样尺度增大而增大,抗拉强度随岩样尺度增大而减小,破裂时间与岩样尺度相关性较差;非均质性和端部摩擦效应是目前解释岩石强度尺度效应根源的主要观点,页岩巴西劈裂试验结果中抗拉强度存在良好的尺度效应现象,这表明岩石强度尺度效应并不是完全根源于试件与压头之间的端部摩擦作用;岩石强度尺度效应由岩石非均质性和端部摩擦效应共同作用而成,对于小尺度岩样,端部摩擦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大尺度岩样,非均质性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类型的岩石,其岩样尺度的“小”与“大”不同。对岩石强度尺度效应规律和根源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岩体强度预测的准确性,并为揭示岩石破坏机理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95.
采用喷涂或转印方法制备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存在活性不均匀或活性位点易失效的问题。本研究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高导电性的柔性碳纳米纤维薄膜,然后将析氢电位较高的Cu以脉冲电沉积的方式均匀沉积到纤维膜上,制备出Cu纳米晶/碳纳米纤维膜,最后通过原位置换还原,合成Cu@PtCu/碳纳米纤维(Cu@PtCu/CNF)催化薄膜。Cu@PtCu/CNF催化薄膜解决了催化层活性不均的问题,且可以直接作为催化层使用。采用SEM、XRD、XPS等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pH=4、氯铂酸浓度为0.25 mg·mL-1时获得的Cu@PtCu/CNF催化薄膜,其面积比活性为49 m2·g-1。在5 000个循环的稳定性测试后,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保持74%,半波电位下降了9 mV,均优于商业Pt/C催化剂。  相似文献   
396.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矿井下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的频繁严重影响煤炭的安全生产.煤体是典型的混合物,其内部不同组分的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使其在外部扰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内部应力集中,导致煤体的失稳、破坏,形成煤矿动力灾害.本文以非均质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焦CT、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微米压入实验,研究了煤体微纳尺度的非均质结构和力学性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体是有机物和多种矿物组成的混合物,矿物以点填充、丝状填充和条带状侵入等结构存在于煤体有机物中,不同的矿物填充或侵入区域中矿物含量和结构具有差异,这导致煤体微纳尺度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非均质性;纳米尺度压入实验可以捕捉矿物在有机物中的填充或侵入结构,测量煤体混合物中矿物和有机物单组分的力学参数,识别两者力学性质的巨大差异;微米尺度的压入实验可以表征煤体混合物整体的力学性质,矿物填充量越多,煤体混合物的力学性质越强,同时煤体混合物微观尺度的破裂模式会受到矿物填充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煤体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质的非均质特征,探讨了煤体混合物的非均质结构可能引起的脆性破坏,为煤矿井下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了理论基...  相似文献   
397.
超导单光子探测器(SNSPD) 具有高探测效率, 低时间抖动、 低暗计数率、 高计数率等优点. 文章通过对纳米线电热过程的建模, 分析了纳米线的电热响应过程, 探讨了负载电阻、 偏置电流和动态电感对 SNSPD 响应时间的影响, 结合蒙特卡洛方法来模拟研究了纳米线空间不均匀性对于SNSPD 时间抖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线空间不均匀性的增加, 纳米线的时间抖动不断增加, 并求出了典型的时间抖动约为7.73 ps  相似文献   
39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是测定土壤样品中硒(Se)的理想方法,常用SePb合金材质的空心阴极灯为激发光源,无色散系统的AFS测硒时存在铅的光谱干扰,但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高浓度Pb对硒测定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干扰校正的方法,可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校正。同时对还原剂浓度和消解酸的比例进行了优化,在2~40 ng/mL范围内获得Se标准曲线r2=0.9989,检出限为0.0023 ug/g,方法精密度为2.9-9.8%,准确度ΔlogC小于0.035。对南疆铁门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进行了测定,校正后Se的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4.0%。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高效,能够有效的校正样品中高浓度Pb的干扰,适合于大批量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399.
The origin of the quantum superconductor to metal transition at zero temperature in two-dimensional superconductors is still an open problem, which has caused intensely discussion. Here,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a quantum superconductor-to-metal transition in La Al O3/KTa O3(111) interface, driven by magnetic field. When a small magnetic field perpendicular to the film plane is applied, the residual saturated resistance is observed,indicating the emergence of an anoma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