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H+5团簇离子及其中性团簇产物H3和H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H+5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了H+5的 形成和分解途径.根据理论分析,以稳定的H+3为核心与一个或多个氢分子结合可能形成稳定的H+n氢团簇离子.另一方面,在高频离子源中, 有发生H+3与H2反应的条件.实 验中,从高频离子源引出的离子束被静电加速器加速,然后用9 关键词: +5团簇离子')" href="#">H+5团簇离子 3中性团簇')" href="#">H3中性团簇 4中性团簇')" href="#">H4中性团簇  相似文献   
22.
H4^+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分解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简报报告了1.8MeV的H+4团簇离子及其产物的测量结果。讨论了H+4的形成和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23.
氮团簇离子N+10注入单晶硅直接诱发其表层转化为纳米晶结构, 导致光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在250—320nm波段的紫外光激励下,在330—500nm光区出现明显的光发射带,并在360nm附近产生强度极高、单色性良好的发射峰,其强度达到N+注入试样或基底的5倍,是N+2注入试样的1.5倍. 在可见光区的730nm附近和近红外区的830nm附近也出现发光带. 所有上述发光都非常稳定,可长时间保持其发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团簇离子注入 硅单晶 纳米晶结构  相似文献   
24.
从分子离子H+3及其氘化同位素分子离子D+3和HD+2与超薄固体膜相互作用发生库仑爆炸为基础,分析讨论了H+3,D+3和HD+2三种分子离子的形成机理,根据产物能谱分布,利用库仑爆炸技术确定了同位素分子离子HD+2的结构形式,给出具体核间距数值.并确定在实验中不存在线状结构的HD+2.提出一种三原子分子离子和固体相互作用中尾流效应的处理方式,通过和实验结果做比较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处理三体尾流效应的模式,并用之进一步确认了HD+2的结构形状.文章对H+3,D+3和HD+2三种分子离子的实验结果做了对比和讨论. 关键词: +2')" href="#">微团簇HD+2 +3和D+3')" href="#">H+3和D+3 库仑爆炸 三体尾流势 团簇结构  相似文献   
25.
H_3~+立体化学结构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用“库仑爆炸”技术对H_3~+分子离子的立体化学结构测量。实验表明:H_3~+的结构为正三角形,其最可几质子间距的平均值为0.98±0.03A。文中还介绍了我们的高分辨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6.
针对特定形式的喷嘴产生的Ar气体团簇,利用瑞利散射法研究了团簇的生长演化过程,测量了不同背压下空间轴向上的团簇尺度,得到了团簇尺寸随轴向距离与背压的关系.实验发现,在20—60 atm(1 atm=1013 kPa)背压范围内,距离喷嘴出口5 mm处,Ar团簇尺度最大. 关键词: 超声喷流 Ar团簇 瑞利散射 团簇尺度  相似文献   
27.
报道了H+5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了H+5的形成和分解途径.根据理论分析,以稳定的H+3为核心与一个或多个氢分子结合可能形成稳定的H+n氢团簇离子.另一方面,在高频离子源中, 有发生H+3与H2反应的条件.实验中,从高频离子源引出的离子束被静电加速器加速,然后用90°磁分析器选择质量数为5的离子,再将这些离子偏转20°,最后在20°方向测量它们的能谱.从能谱发现,在高频离子源中可能通过H+3与H2的离子-分子反应形成了H+5团簇离子;并且在H+5的分解产物中还发现可能存在H3和H4等中性团簇产物.  相似文献   
28.
报道了关于H+4团簇的实验研究结果,从H+4的分解能谱发现可能存在H3团簇.分析讨论了H+4的形成方式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相似文献   
29.
利用静电加速器提供的0.6—1.8MeV的H+,H+2,H+3离子,轰击不同厚度的碳膜,分别测量这些离子通过碳膜后各种产物的产额. 得到了不同能量的H+通过碳膜后中性原子H和负离子H-的产额随入射质子速度的变化关系;分别得到能量为1.2MeV,1.8MeV的H+2,H+3团簇离子通过不同厚度碳膜的透射产额及其与团簇离子在碳膜中驻留时间的关系;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团簇离子 电荷交换  相似文献   
30.
用1.468 0 MeV 4HeD+在超薄无衬碳膜中的Coulomb爆炸,获得4HeD+的键长实测值为(0.097±0.003)nm.讨论了4HeD+的形成机理.介绍了 4HeD+原始束中D+3污染的降低,及产物4He++和D+高分辨能谱测量中的粒子鉴别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