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9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鱼中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应用热解石墨管测定鱼中砷含量的实验方法。选择HNO_3-H_2O_2试测进行前处理,于样品消解前加入镍为基体改进剂,使鱼中砷的加标回收率达97%,检出下限为4μg/kg。  相似文献   
182.
钡与DBC—偶氮羧的配合吸附波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3.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作为高效C-C偶联反应多相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催化的C-C均相偶联反应,如Suzuki,Heck和Sonogashira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均相催化剂具有难分离和不易循环利用的缺点,因而其应用有所受限.因此,开发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活性以及可循环性的Pd负载的多相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多孔有机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多级孔结构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因而为制备新型的多相催化剂提供了可能.本文将乙烯基修饰的1,10-菲罗啉有机配体与二乙烯基苯共聚得到了菲罗啉功能化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CP-Phen),负载Pd(OAC)2后所制催化剂(Pd/PCP-Phen)在Suzuki,Heck和Sonogashira等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固体核磁和红外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具有1,10-菲罗啉有机配体;热重分析显示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N2吸附测试表明该多孔有机聚合物及其钯负载物均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11.2和7.3 nm)和大的比表面积;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确也证实了它们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结果表明,Pd/POP-Phen催化剂中Pd 3d5/2和Pd 3d3/2的结合能分别为337.6和343.1 eV,略低于Pd(OAc)2的(338.6和343.8 eV).同时,该催化剂的N 1s结合能为400.0 eV,高于POP-Phen的399.3 eV.由此可见,该催化剂中菲罗啉有机配体与Pd物种有很强的配位作用.将得到的Pd/POP-Phen催化剂用于Suzuki,Sonogashira以及Heck反应.对于Suzuki反应,当以溴苯和苯硼酸为底物,乙醇和水(2∶3)为溶剂时,反应30 min联苯的产率高于99%;而在菲罗啉和醋酸钯(Pd/Phen)混合均相催化剂作用下,同样条件下转化率仅为1.7%.可见,Pd/POP-Phen多相催化剂在Suzuki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高于均相催化剂.更为重要的是,该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五次后并未见明显的失活,且在反应液中也未检测到Pd,说明反应中金属物种基本上没有流失,与Pd/POP-Phen 多相催化剂的高稳定性一致.当将反应物扩展到多种不同底物时,Pd/POP-Phen催化剂均显示出非常优异的催化性能.在Sonogashira和Heck反应中,该多相催化剂也有非常好的催化性能.在碘苯和苯乙炔为反应物的Sonogashira反应中,于120℃进行30 min后,转化率即可达99%以上,高于Pd/Phen均相催化剂(93%);且该反应在没有CuI参与下也可以进行,从而避免了副产物二苯炔的形成.在碘苯和丙烯酸甲酯为底物的Heck反应中,于130℃只需反应20 min转化率可达到>99%,也优于相应的均相催化剂.循环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Pd/POP-Phen多相催化剂表现出高于均相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原因归于催化剂孔道中相对较高的反应物浓度.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因为其丰富的多孔结构对反应物具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从而使得多相催化剂里的反应物浓度大大高于均相催化剂.例如,在Suzuki反应中,溴苯在多相催化剂中的浓度是均相催化体系的14倍.  相似文献   
184.
研究了羰基和砜基共交联聚酰亚胺膜M1C和M2C的膜溶胀和质子传导的各向异性,以及在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燃料电池的发电和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1C和M2C膜厚方向溶胀比砜基交联质子交换膜(R1C)的小,且无显著的膜面方向尺寸变化.M1C和M2C的膜厚方向质子传导率明显大于R1C.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燃料电池的性能.在相同条件下,M1C的燃料电池发电性能优于R1C.90℃时,较高的相对湿度(RH)82%下,M1C和R1C具有与Nafion相近的发电性能;随着相对湿度降低到27%,M1C的电池性能显著降低,但仍高于R1C.随着操作温度从90℃提高到110℃,所有质子交换膜的性能都大幅下降.在0.2 MPa及RH为49%时,M1C的最大输出功率比R1C高21%.当电池压力上升至0.3 MPa后,M1C的最大输出功率从0.2 MPa时的0.17 W/cm~2提高到0.38 W/cm~2.M1C在110℃下连续运行330 h后性能未见明显下降,说明羰基和砜基共交联的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高温燃料电池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85.
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菠萝叶中小麦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麦黄素含量进行测定。菠萝叶中小麦黄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m(菠萝叶)∶V(乙酸乙酯)=1.0∶25(g·mL~(-1)),提取时间90min,超声提取温度75℃,超声功率192W,小麦黄素的平均收率可达0.494%(n=3)。当小麦黄素进样量在0.006~0.12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86%(n=5),相对标准偏差为3.24%。该方法简便有效,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6.
以乙二醇为溶剂,聚乙二醇-10000为表面活性剂,硝酸锌和醋酸钠为原料,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氧化锌空心微球。 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硝酸锌用量、聚乙二醇-10000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氧化锌空心微球形貌和大小的影响。 考察了氧化锌空心微球催化分解高氯酸铵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氧化锌空心微球的加入,高氯酸铵的分解温度由442 ℃降低至280 ℃左右。  相似文献   
187.
聚氯硅烷和甲基氯硅烷是合成三氯氢硅中的两类重要化合物。目前对这两类化合物的研究仅限于理论方面,通过实验数据进行的研究较少。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三氯氢硅合成中的聚氯硅烷形态进行了解析,确认六氯二硅烷是主要聚氯硅烷,其次是六氯二硅氧烷和五氯二硅烷;通过间接测试的方法实现了甲基氯硅烷与三氯氢硅、四氯化硅在HP-5ms色谱柱上的完全分离;并对合成氯硅烷中甲基氯硅烷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其主要甲基氯硅烷有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  相似文献   
188.
多取代(口山)酮及其糖甙(口山)酮的1H和13C NMR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作者所测定过的多取代(口山)酮及其糖甙类衍生物的1H和13C NMR位移数据,着重就取代基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多取代(口山)酮1位和8位取代情况直接影响着其他位置的化学位移数值,这一现象可以直接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89.
采用固态反应法及改良固态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Y2O3-Eu2O3-SnO2体系中的试样,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了Y2O3-Eu2O3-SnO2三元系固相线下的相关系.结果表明,Y2O3-Eu2O3二元系和Eu2Sn2O7-Y2Sn2O7赝二元系形成连续固溶体.对于(Y1-xEux)2Sn2O7,最强的发光峰位置在590 nm附近,源于Eu3+的5 D0-7 F1的磁偶极跃迁.对于(Y1-xEux)2O3,最强峰的位置在611 nm附近,是由Eu3+的5 D0-7 F2的电偶极跃迁引起的.激发光谱表明,与(Y1-xEux)2O3相比,(Y1-xEux)2Sn2O7的电荷迁移带向低能方向移动.Eu3+在化合物中所处的晶体学位置决定了其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90.
基于最优出力分配的梯级总出力调度图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梯级水库调度管理的科学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了蓄供水判别式法运用于梯级水库调度所存在的三点不足,以梯级调度期总发电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基于梯级总出力调度图优化和时段内最优出力分配的双层嵌套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逐步收索方式和逐步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流程。以我国西南某流域梯级水库为实例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常规方案相比,不仅年发电量有所提高,保证出力和保证率也有较大程度的提升,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