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8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63.
本文应用小角 X-射线散射,参考方介石与硬脂酸结晶结构,为硬脂酸镉盐膜系设计了七种可能的分子链模型,在微机上进行拟合研究.结果指出:链倾角也 A_(ch)~24—27°,与β-硬脂酸结晶相近;碳链键角 A_(cc)~115°,比正四面体模型有所扩张;链端羧酸镉属离子键结构,而非文献习用的共价键结构;堆砌缺陷 d 约0.156nm,小于文献值约0.1nm;酸/皂剂量比 x=0.8—1.0,因制膜条件变化而不同;界面对链堆砌有明显影响.总之,小角 X-射线散射可对超薄 L-B 薄膜(<10 nm)的精细结构进行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La-Cu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质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个La-Cu氧化物催化剂对CO-O_2和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No.1样品的La/Cu原子比为1.0。No.1附品经H_2还原为No.2样品。No.1样品浸渍50ppmPt后,用H_2还原得样品No.3。对CO-O_2和NO-CO反应活性的次序均为NO.3>NO.2>NO.1。NO.1样品的主要组成为La_2CuO_4+CuO。No.2,No.3样品是Cu_2O,CuO,La_2O_3的混台物,并含少量Cu。NO.1,2,3的平均表面铜的氧化数分别为1.7,1.5和1.3。测定了O_2不可逆吸附量、在125℃表面“晶格”氧的反应百分数(A_L)以及“晶格”氧开始参与氧化反应的温度(T_L),讨论了活性氧的反应和补充以及氧化反应时可能存在的CU~+-CU~(2+)氧化还原循环。从TPR等实验结果,提出了微量Pt可能高度分散在表面上,削弱了CU~(2+)-O的键能,而使Cu~(2+)在氧化反应中更易被还原的设想。  相似文献   
65.
本文应用SAXS与微机模型拟合(MCMI)研究了-LB(S为芪唑杰)薄膜与SA-LB(SA为芪唑盐/花生酸镉)薄膜的微观结构与超分子结构, 以及这类LB薄膜凝聚态不稳定的原因。结果指出: 第一, 从π-A曲线可知, S与A的脂肪链可以类似于脂肪酸晶胞形成二维类晶系结构; 第二, 随着分子比R~M=S/A=0到1, S和A之间发生了人分散相至连续相的相逆转; 第三, S在二维类晶系中处于不稳定的近似伸直型的高能态构象,然而, 哑铃形的芪唑基类似于芪趋向于作倾斜状密堆砌, S的两条脂肪链则倾向于转变为稳定的全反式燕尾开的低能态构象, 仅占S分子长约2/3的脂肪链亦降低了S分子间与S-A分子间的凝聚力, 这就导致了S连续相的二维类晶系存在大量晶格缺陷, 故只能形成4~6层不稳定的Y型LB薄膜; 第四, 存放一月后, 这种不稳定的S连续相的层状超分子结构极易存坏和崩塌。  相似文献   
66.
有机分子膜层间相互作用对聚集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材料在分子设计与合成方面具有高度可塑性、灵活性及多样性,易于制成各种功能器件.带有电子给体和受体以及、电子体系的两亲类有机分子具有极高的超分子极化率“‘.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可实现有机材料在纳米尺寸上的分子组装,形成高度有序、非中心对称的LB膜以实现大的宏观二阶非线性极化系数.有机分子在LB膜中常常形成聚集体,而聚集体的存在将显著改变膜的宏观光学特性.根据有机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类型,聚集体可以分为J一型和H一型两种,分别表现为它们的吸收或荧光光谱‘”相对于单体发生红移或蓝移.近年来…  相似文献   
67.
芪类分子掺杂极化聚合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实时测量光学二次谐波产生(SHG)和吸收光谱的方法时芪类有机分子DANS(4’-N,N-dimethylamino-nitrostilbene)及一种新合成的经氰基团修饰的有机分子CNDS(α’-cyano-4’-nitro-4-N,N-dimethylaminostilbene)掺杂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极化聚合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电晕极化条件下,由于聚合膜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急剧增加,实验中发现两种掺杂极化聚合膜的最佳电导极化温度均低于它们的玻转温度Tg.在最佳极化条件下,从极化前和极化后的吸收光谱变化可看出CNDS的有序度较DANS的差.但实时SHG表明,CNDS/PMMA极化掺杂聚合膜的二阶非线性系数X(2)较DANS/PMMA极化聚合膜的大.结合极化前和极化后吸收峰强度的变化,我们得到CNDS分了的非线性极化率β约为140×10-30esu.在撤离极化场后,CNDS/PMMA的SHG强度的弛豫也比DANS/PMMA慢,说明CNDS是一种性能较DANS优越的制备二阶光学非线性的掺杂分子.  相似文献   
68.
土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III: 土贝母苷甲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葫芦科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quet)的鳞茎中分得五个苷类化合物: 土贝母苷甲、乙、丁和戊. 通过对土贝母苷甲及其各选择性水解产物的NMR分析确定了它的结构, 为一新的三萜皂苷.  相似文献   
69.
Fe对CeyFexCo4-xSb12化合物结 构和热电传输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新峰  陈立东  後藤孝  平井  敏雄  袁润章 《物理学报》2000,49(12):2437-2442
用熔融法合成了单相填充式skutterudite化合物CeyFexCo4-x Sb12(x=0—3.0,y=0—0.74).对Ce的填充范围,置换Fe原子对化合物的结 构及热电传输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Ce的填充分数随Fe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Fe含量 大约为3时,Ce的填充分数达到0.74.晶格常量a随F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e的填充使晶格常 量进一步增加.当Ce填充分数达到饱和状态时,Cey 关键词: 填充式skutterudite化合物 晶体结构 热电传输性质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Ce填充分数对富Co组成的填充式skutterudite化合物:CeyFe1.5Co2.5Sb12(y=0—0.46)的热电传输特性的影响.CeyFe1.5Co2.5Sb12有现为p型传导.霍尔系数RH随Ce填充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空穴浓度p和电导率σ随Ce填充分数的增加而减少.泽贝克 系数α随Ce填 关键词: 填充分数 载流子浓度 电导率 泽贝克系数 晶格热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