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化学   195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67篇
物理学   2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We study the response function of the neutron wall for 300 MeV neutrons with GEANT4 simulations. The methods to find the correct neutron incident position and time are discussed, and the neutron emission angle and energy are reconstru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62.
随着抗生素药物(如四环素)的大量使用,近几年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和毒性已经成为人们的研究焦点和热点.我国的地表水、地下水、市政污水、养殖废水等不同水体中都检测到了四环素等抗生素药物,引发的水生态问题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因具有制备来源广泛且易得廉价、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官能团种类较多等优点被学者们重点关注,已有众多文献报道发现不同种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具有优越的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影响以及不同水化条件对四环素对生物炭吸附特征的影响,并阐述了生物炭吸附四环素过程中所涉及的机理.对进一步探究生物炭对四环素吸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言峰  周明  范晓萌  张伟 《光学学报》2008,28(s1):176-180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飞秒激光局域场加强效应的纳米加工技术,通过使用了微焦级别脉宽为130 fs、波长800 nm的飞秒激光照射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针尖,利用其局域场加强效应在金薄膜表面加工出各种纳米图形。对加工参数对加工线宽的影响中,我们发现了随着加工能量的减小和加工速度的不断增大将导致加工线宽不断减小,最终达到了极限线宽(~10 nm)。这项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与各种材料的加工中,尤其适合各种金属薄膜的加工,特别是结合了现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更是可以加工出任意复杂的二维纳米图形。  相似文献   
64.
The L-shell x-ray yields of Zr and Mo bombarded by slow Ar16+ ions are measured. The energy of the Ar^16+ ions ranges from about 150 keV to 350 keV. The L-shell x-ray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of Zr and Mo are extracted from these yields data. The explanation of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adiabatic direct- ionization and the binding energy modified BEA approximation. We consider, in the slow asymmetric collisions such as Ar and Mo/Zr, the transient united atoms (UA) are formed during the ion-surface interaction and the direct-ionization i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the inner-shell vacancy production. Generall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使用位置灵敏技术和飞行时间方法研究中低能低电荷态离子-原子碰撞过程中转移电离与单电子俘获过程.对于确定的入射离子电荷态,通过理论分析及与实验数据对比给出了转移电离与单电子俘获截面比RTS随着入射离子速度VP的变化规律和转移电离过程中电离的电子主要来自靶原子的最外亚壳层. 关键词: 转移电离 逃离半径 电离半径 俘获半径  相似文献   
66.
We reported a chalcogenide glass-based rib waveguide fabricated using photolithography and dry etching method. A commercial software(COMSOL Multiphysics)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waveguide 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undamental modes in the waveguide based on the complete vector finite component. We further employed thermal annealing to optimize the surface and sidewalls of the rib waveguid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al annealing temperature for Ge As Se S films is 220℃, and the roughness of the film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annealing. The zero-dispersion wavelength(ZDW) could be shifted to a short wavelength around ~2.1 μm via waveguid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which promotes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with a short wavelength pump laser source. The insertion loss of the waveguides with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4.0 μm×3.5 μm and 6.0 μm×3.5 μm was measured using lens fiber and the cut-back method. The propagation loss of the 220℃ annealed waveguides could be as low as 1.9 d B/cm at 1550 nm.  相似文献   
67.
68.
69.
耳蜗是人体最为精密的力学元器件,能处理频率从几十到几万赫兹的声信号.实验研究表明,声波进入耳蜗后,沿着基底膜传播,基底膜能够将不同频率的声信号分散到不同的位置,并为位于基底膜上的毛细胞所感知,就像一个天然的Fourier(傅里叶)滤波器.在von Békésy行波理论框架体系下,基于Manoussaki等的三维螺旋基底膜流固耦合耳蜗模型,考虑耳蜗导管高度和基底膜刚度均为纵向梯度变化,推导出基底膜声波传播的频散方程,分别分析了基底膜刚度和耳蜗导管高度对频散特性的影响.发现耳蜗内淋巴液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耳蜗对低频信号的处理能力,且捕获频率随基底膜刚度和耳蜗导管高度的减小而降低,两者梯度变化在声信号调制中起协同作用.最后,以人、沙鼠和豚鼠的具体耳蜗参数为例,得到3种生物耳蜗频率-点位图,并验证了低频段模型预测的正确性,比较分析了耳蜗频散功能与生物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离子液体催化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氢烯基化和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和催化剂,实现了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氢烯基化反应和富电子芳烃参与的氢烷基化反应,取得了优秀的产率和选择性,其产率最高可达到97%,底物适应性比较好,易于放大到克量级,为反式1,3-二芳基1-丁烯化合物和1,1-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绿色合成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法能以85%的产率高效合成抗蛋白凝聚药物3i,表现出了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