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7篇
  免费   2091篇
  国内免费   2446篇
化学   4090篇
晶体学   225篇
力学   822篇
综合类   250篇
数学   1529篇
物理学   4598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0篇
  1965年   14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3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文用本征通道量子亏损理论方法(EQDT方法)计算了氖等电子序列2p^5nl(l=s,d)系列的高激发态结构。得到基本结构参量(EQDT参量)随净电荷数Zc增大的变化规律,并从静电相互作用下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之间的竞争角度给出确切的物理解释。以NeI为实例,给出其高激发态结构的具体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952.
953.
系列柱形薄壁腔靶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实验上深入研究超热电子产生规律,从而减少或抑制超热电子对惯性约束聚变(ICF)的危害,我们制备了一系列薄壁腔靶,以供实验研究。本文详细地描述了柱形薄壁腔靶的制备工艺。利用NG-104型精密单向纵切车床,采用金刚石刀具车削,提高心轴质量,表表粗糙度可达0.1μm。采用电镀和磁控溅射二种方法镀膜,为了使腔靶壁厚均匀,在镀膜时,必须使心轴匀速旋转。利用磁控溅射在腔靶外表面再涂上1μm左右厚的二氧化硅,以提高超薄壁腔靶的强度和自立能力。在腐蚀心轴时,必须仔细控制酸的浓度,防止在腐蚀时因产生气泡太多,太快而使腔靶破裂。用X射线照相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腔靶的几何参数。制备系列柱形薄壁腔靶达到指标为:壁厚范围2~30μm,壁厚均匀性小于10%,表面粗糙度0.2~0.3μm。最后介绍了在“神光Ⅰ”上打靶结果。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54.
本文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直接测定99.95%氧化铈中14种稀土杂质的方法。讨论了基体线和光带对分析线的干扰及扣除、并加入70%乙醇提高灵敏度,方法简单,再现性好,准确度高,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5.
956.
本文在给定的精度要求下,利用多项式及Fourier级数,给出了求热传导方程Cauchy问题在某处的近似解的方法,并把此方法推广成为求解任一有界域上满足给定精度要求的近似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7.
实验研究表明:石英玻璃的非线性热极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极化的温度和静电场(或直流电场),并有一温度阈值。对于光纤非线性极化的激光预处理,对应的是一个平均功率来度阈值。对两者作了适当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58.
959.
文克尔地基上阶梯式单向矩形薄板的振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奇异函数建立文克尔地基上阶梯式单向矩形薄板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并求得其通解,用W算子给出主振型函数的表达式及常见支承条件下板的频率方程,用广义函数讨论板在不同形式载荷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960.
Based upon the effect of land-sea interaction on the paleomonsoon variation and the time series of climatic proxy-indicators, the historical Asian monsoon variation over the last 130,000 and 18,000 years has been reconstruct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The monsoon-climatic cycles and associated model of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are proposed and the mechanism of paleomonsoon variation of China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The variation of East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regional result of both solar-radiation changes and the global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The episodic uplifting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since the late Miocene has to a large extent controlled the forming and evolution of the paleomonsoon circul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