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水滑石选择性催化合成三乙二醇单丁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e hydrotalcite (n(Mg)/n(Al)=3) calcined at 500 ℃, containing a great number of fine pores (d<3 5 nm, 34% of the all pore volume) and increased BET surface area by about three times (from 75 to 205 m 2/g),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elective ethoxylation reaction of a mixture of alcoho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cined hydrotalcite is an efficient solid base catalyst for synthesis of BuO(EO) 3H with high selectivity of over 90%.  相似文献   
32.
采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时空结构四边形斑图的等离子体参量。实验发现,在低气压区和高气压区,四边形斑图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结构。利用N2分子第二正带系的六条谱线强度计算了分子振动温度;利用第一负带系N+2(391.4 nm)与第二正带系N2(394.1 nm)谱线强度比,研究了电子能量的变化;利用Ar原子696.54 nm谱线的展宽和频移来反映电子密度;利用Ar原子特征谱线强度比法计算了电子激发温度。结果表明:低气压区四边形斑图的分子振动温度、电子激发温度和电子平均能量均大于高气压区四边形斑图,而电子密度小于高气压区四边形的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33.
利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氩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首次观察到了由点和线组成的八边形结构。采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八边形结构中的点和线的等离子体温度随压强的变化关系。利用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ΠuB3Πg)的发射谱线,计算了点和线的分子振动温度;通过氮分子离子391.4 nm和氮分子394.1 nm两条发射谱线的相对强度比,研究了点和线的电子平均能量大小变化;利用氩原子763.26 nm(2P6→1S5)和772.13 nm(2P2→1S3)两条谱线强度比法,得到了点和线的电子激发温度。实验发现:在同一压强条件下,线比点的分子振动温度、电子平均能量以及电子激发温度均高;随着气体压强从40 kPa增大到60 kPa,点和线的分子振动温度、电子平均能量以及电子激发温度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