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9Sn和23Na核磁共振研究了Na4Sn9-乙二胺体系中加入M(acacen)(M=Cu2+,Ni2+)和Ln(fod)3(Ln=Pr3+,Yb3+,Eu3+)后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结果表明,假接触和体积磁化率的变化是引起化学位移变化的主要原因,而Fermi接触的贡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2.
为了应用配位体离子交换树脂拆分外消旋混合物,由氯甲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经苯胺树脂中间体或相转移催化剂与各种光学活性的α-氨基酸进行胺缩合反应,可以得到含有α-氨基酸功能基的不对称离子交换树脂。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这类树脂的结构。这类胺缩合反应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例如溶剂的性质,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合成的含L-脯氨酸功能基的不对称树脂的Cu(Ⅱ)络合物对DL-脯氨酸进行了拆分。  相似文献   
83.
采用脉冲微反色谱研究了噻吩在不同方法制备的四种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上的催化转化,并利用色质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定性.结果表明,在370℃下,噻吩在各种催化剂上除了脱硫生成硫化氢以外,还生成少量2-甲基噻吩、3-甲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等新的硫化物.噻吩转化率和脱硫率受反应气氛和催化剂酸度影响很大.氢气气氛比氮气气氛有利于提高噻吩转化率和脱硫率.临氢作用的实质是气相中的分子氢被催化剂上的L酸活化向噻吩裂化脱硫反应供氢.通过改性适当降低催化剂上的B酸中心数量和强度,增加L酸的比例,有利于发挥临氢作用.  相似文献   
84.
钠快离子导体Na1+xZr2-yTiySixP3-xO12系统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Na_3PO_4、ZrP_2O_7、SiO_2、ZrO_2、TiO_2为反应原料,在1173K—1473K的高温下进行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_(1 x)Zr_(2-y)Ti_ySi_xP_(3-x)O_(12)系统中x=1、y=0—2.0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它们的相变关系;测定了两个单纯相—211相和202相的电导率和电导激活能。 室温时,211相的电导率σ_(RT)=1.52×10~(-4)(Ω·cm)~(-1),202相的σ_(TR)=0.53×10~(-4)(Ω·cm)~(-1);623K时,211相的电导率σ_(623)=1.21×10~(-1)(Ω·cm)~(-1),202相的σ_(623)=0.88×10~(-2)(Ω·cm)~(-1)。 在523K~673K温区里,211相的电导激活能E_a为31.87kJ/mole,202相的E_a为33.16kJ/mole。  相似文献   
85.
阿托伐他汀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20年来利用消旋体拆分法、非对映选择性醇醛缩合法、Paal-Knorr反应、环加成法、双羰基不对称还原法等,完成阿托伐他汀全合成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条路线的关键步骤,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86.
假橐吾中四对新的倍半萜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坤  王文蜀  贾忠建 《化学学报》2003,61(7):1065-1070
从假橐吾全草中分离得到四对新的(1/2,3/4,5/6,7/8)和一对已知的(9/10) 8,9-开环艾里莫芬内酯型倍半萜,每一对均为C-8位差向异构体。它们的结构通 过波谱方法阐明并通过酰化或酯化分离后得到证实。活性筛选实验表明,1/2和3 /4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7.
通过三异丙氧基钕直接掺入MMA单体 ,迅速形成凝胶后进行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得三异丙氧基钕 /PMMA杂化材料 ,采用IR、TG、WAXD、DMTA、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三异丙氧基钕与MMA中的羰基因配位并导致交联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的杂化材料 .与PMMA相比 ,这种杂化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溶剂性 ,高贮能模量 ,同时 ,该制备方法克服了稀土离子易缔合的缺点 ,获得了高稀土含量且均匀分布的三异丙氧基钕 /PMMA杂化材料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一种基于自组装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模型。首先利用Martin理论和Auld的摄动方法分析金膜对于声表面波的扰动效应,然后将其扩展至覆盖于金膜上的聚合物膜对于声波的扰动分析。以剪切模量的实部为参量,可以将聚合物分为三种状态,即玻璃状膜、玻璃状-橡胶态膜和橡胶态膜。最后模拟分析了聚合物膜对于气体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由于聚合物膜的粘弹特性,传感器响应与其工作频率并不完全呈线性。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膜厚的采用新型成膜方法的聚合物对SAW的扰动效应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相对不考虑活性表面金膜的Martin理论,对于衰减扰动的分析与实验结果更加一致。但是对速度的扰动与实验结果有一定偏差。另外还模拟了基于新型成膜方式的气体传感器聚合物敏感膜对于气体的吸附效应,结果显示对于玻璃状膜,传感器的响应随着敏感膜厚的增加而递增,并与气体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特性,但是对于橡胶态膜,传感器灵敏度与膜厚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89.
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微波波形在医学成像、高速通信和高精度测量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长时域合成技术的微波光子波形产生方案,该方案主要采用两个激光器、两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一个波分复用器和一个可调光延时线.理论分析了方案中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波形的时域合成原理,并通过实验成功产生了2.5 GHz重复频率的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波形.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验证了该波形产生方案的可行性.并且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调谐特性,通过改变微波源的调制频率,可以实现输出微波光子波形的重复频率调谐.实验也成功产生了5 GHz重复频率的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波形.  相似文献   
90.
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声转换的高灵敏声表面波(SAW)电压传感机制并开展实验验证。从传热角度以及微扰理论出发建立了基于热声转换机制的SAW电压传感理论模型,探索了结构参数以及环境因素对SAW电压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规律。为了验证理论模型,在Y切石英基底上同芯片集成设计MEMS微型加热器与200 MHz声表面波器件以制备SAW电压传感器件,并搭建电压测试平台对传感器件开展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AW传感器件电压与频率响应之间具有二次线性关系且在室温(20℃)下具有与理论相近的电压灵敏度(22.4 kHz/V),此外实验获得的环境温度对电压灵敏度的影响规律与理论相符。基于热声转换机制的SAW电压传感器能够显著的提高电压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