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化学   2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2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满足ITER国际组对CTB盒体冷屏的技术要求,论文对其结构型式和传热性能分别进行了设计、选型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设计后的冷屏结构进行ANSYS分析,选择了冷屏为3mm厚的3003铝合金材料,确定了冷却管为22mm×22mm-φ18mm外方内圆截面的结构型式,并选择由卡子实现冷却管与冷屏面板的连接固定。最后,利用FLUENT软件针对设计后的冷屏结构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获取了冷屏面板上总体温度的分布情况,验证了论文中选取和设计的冷屏结构型式能够满足ITER国际组设计技术要求,为下一步CTB盒的设计研制提供了技术保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了确定S弯结构在降温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基于卡氏定理对其一端建立温差位移和广义支反力之间的方程组,根据计算出的广义支反力求解该结构上各处的轴向应变.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计算出的最大应变和最小应变进行校核,两者非常吻合.可以认为:运用该方法计算类似结构的应变分布是可行的,计算出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3.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EAST装置外杜瓦结构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设计的地震响应谱作为输入条件,对EAST装置外杜瓦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动作用下EAST装置外杜瓦的位移和应力响应比较小。依据评判标准,EAST装置外杜瓦结构设计在地震动作用下能满足抗震设计强度要求,能保证装置的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34.
中国珠算协会一九九一年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珠脑速算教育,充分发挥珠算对少年儿童启智健脑的功能,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这是会长朱希安先生经过在吉林省各地认真考察后,总结了吉林普及珠脑速算的经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35.
气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混合工质组元浓度分析方法。针对氢氟烃二元混合物的特点,本文搭建了气相色谱法混合工质组分分析实验台,测定了9种氢氟烃二元混合物组元质量分数与峰面积百分比的对应关系。讨论了气相色谱法混合工质组分分析的理论方法,比较了2种标准曲线函数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再现精度,本文提出的校正因子为变量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再现性较好,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25%,满足热物性研究对混合物组元成分分析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36.
根据能量方法原理,通过单位力法和卡氏定理分析方法,理论计算得出了给定位移变形条件下沿S弯的弯矩、应力分布.分析表明,沿S弯结构的应力主要由热收缩变形产生,但重力影响也不可忽略,考虑重力影响后沿S弯最大应力较不考虑重力时增大了10%.根据该理论原理编程计算发现,在S弯高度受限的条件下,圆弧段半径越小,结构最大应力越小,实际没计中可根据强度要求结合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圆弧半径.该分析方法为有效优化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7.
对TF线圈馈线系统做了地震响应分析。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一个TF线圈馈线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与响应谱分析,得到了在地震载荷下的峰值响应(应力和位移)。最后,根据 ITER 磁体结构设计标准,对系统的最大Tresca应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TF线圈馈线系统满足SC1抗震等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39.
土壤样品经硝酸、氢氟酸和过氧化氢加热消解,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铅和镉的含量。以磷酸铵作为基体改进剂,铅和镉的灰化温度分别为400℃,250℃,原子化温度分别为2 100℃,1 800℃。铅和镉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50~50.0,0.10~2.5μ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依次为6.5,0.4pg。应用此法分析了4个土壤标准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1.5%~6.3%和2.3%~5.1%之间。铅、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5.4%~103.2%,91.5%~102.3%之间。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