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16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变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热导率是材料的重要热物理性质,因此,其测量就成为传热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测量方法也在不断发展[1-4]。很多物质的热导率与温度有关。Ecker[5]分析了温度对物质热导率的影响,指出一些物质的热导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而另外一些物质则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复杂的关系。杨世铭[6]则以图的形式表示了类似的关系。使用稳态法测量物质的热导率时,得到的是在所测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热导率[7]。对于热导率小的物质(如污垢层和保温材料),可能两侧的温差很大,因此,所得的热导率是在很大的温度范围的平均值。而平均热导率常常并不能满…  相似文献   
142.
通过数值求解含时、二维(速度空间)、非线性的Fokker-Planck方程,计算了HT-6M托克马克在中性束注入加热条件下的离子温度、分布函数随时间的演化.随着中性束的注入,离子温度稳步增加,分布函数出现高能平台和非同向分布,计算结果和现有的实验符合较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3.
应用程函近似的连续扭曲波方法研究He^2 离子与氢原子的碰撞电离过程,计算了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总截面、出射电子随角度和速度变化的一阶、二阶微分截面。计算结果展示了软碰撞、电子转移到入射离子连续态、两体相遇碰撞等电离机制。  相似文献   
144.
利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H^+离子与里德堡态的Li(5d)原子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5d电子转移到氢原子各个次壳层的态选择截面及总截面.研究了态选择截面随俘获电子主量子数及角量子数变化的规律,并尝试给出了解析的标度关系;探讨了标度规律随入射粒子能量的变化,分析了高激发态电子电荷转移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5.
Neutralization and Detachment in H^+-H^- Collis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玲  王建国 《中国物理快报》2007,24(11):3115-3118
The cross sections for neutralization and detachment in H^+-H^- collisions in the energy range from 1.0 to lOO keV/u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two-centre atomic orbital close-coupling (TC-AOCC) metho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neutralization cross section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by Schon et al. [3. Phys. B 20 (1987) L759] and Melchert et al., [J. Phys. B 32 (1999) L139] especially at low energies. However, for the detachment process, our calculated cross section li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by Melchert et al. and by Peart et al. [J. Phys. B 9 (1976) 3047] for the energy below 15keV/u. Above this energy, our result is smaller than the two experimental data. It is worth pointing out that there exists a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experimental data and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ich data is more accurate. Therefore, a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for detachment cross sections is expected to resolve this discrepancy and to test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146.
A fully relativistic distorted-wave progra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rasp92 and Ratip packages to calculate electron impact excitation (EIE) cross sections. As a first application of the program, the EIE cross sections of Be-like C^α+ ions from the metastable 1s^22s2p^3 p to 1s^22p^2 ^3 p excitation and the inner-shell excitations are calculated systematically. Meanwhile, the correlation effects of target states are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eff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w energy EIE cross sections. An excellent agreement is found when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calculations and recent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47.
应用双中心的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理想等离子体环境中的He^2+-H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不同德拜半径下随入射粒子能量变化的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总截面及态选择截面.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德拜半径的变化,等离子体中原子的电子波函数及其能量本征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随着屏蔽效应的增加,发生电荷转移过程的反应通道的个数逐渐减少,因此导致总的单电子俘获截面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8.
利用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我们研究了基态的O^3+(2s^22p^2P)与氚分子和氢分子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方位角为45°,能量分别为0.1eV/u,1.0eV/u,100eV/u,500eV/u的单电子俘获的振动分辨的态选择截面及总截面.分子轨道强耦合计算中采用了自旋耦合价带理论计算的三原子分子势能面和径向耦合矩阵元,对体系的电子运动同H2(T2)或H2^+(T2^+)的转动和振动之间的耦合,根据能量的不同,分别采用了无限阶的冲量近似或振动冲量近似.结果发现,低能O^3+与H2碰撞电子俘获过程中靶的同位素效应显著:对不同的同位素靶,单电子俘获的总截面以及振动分辨态选择截面的分布明显不同;入射离子能量越低,同位素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9.
Banach空间二阶脉冲积-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仕硕  王建国 《数学学报》2003,46(6):1189-119
本文研究了Banach空间中两类具有一端点值固定边界条件的二阶脉冲积- 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并且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先验估计.  相似文献   
150.
悬索桥线形分析的悬链线单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悬链线方程出发,以节点坐标和无应力索长作为未知量,推导了增量型索单元的刚度方程,提出了悬索桥在恒载作用下初始线形和无应力索长的计算公式及基于Newton-Raphson的求解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