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1篇 |
免费 | 137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02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29篇 |
综合类 | 13篇 |
数学 | 173篇 |
物理学 | 2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食品中三唑酮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制备人血清白蛋白和三唑酮的结合物作为免疫原,免疫兔子获得了抗三唑酮的抗体,并建立了三唑酮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此方法被成功的应用于黄瓜、梨等食品中三唑酮的分析,最低检出限为40ng/g样品,回收率为92.44%~98.18%。并与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12.
利用三苯基氯化锡和对苯二甲酸二钠、哌嗪荒酸二钠在甲醇中反应,合成了双 核有机锡(IV)配合物[Ph_3Sn(CH_3OH)O_2CC_6H_4CO_2(CH_3OH)SnPh_3]· 2CH_3OH和[Ph_3SnS_2CN(CH_2CH_2)_2NCS_2SnPh_3]·2CH_3OH(2)。通过元素分 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测定了这两个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质1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a = 1.5199(5) nm, b = 0.9000(3) nm,c = 1.8206(6) nm,β=113.970(5)°,Z = 2,V = 2.2755 (13) nm~3,D_c = 1.413 g/cm~3,μ = 1.146 mm~(-1),F(000) = 980,R_1 = 0.0353,wR_2 = 0.0606。化合物2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a = 1.5066(5) nm,b = 1.0875(4) nm,c = 1.3542(5) nm,β=91.614(5)°,Z = 2,V = 2. 2178(14) nm~3,D_c = 1.498 g/cm~3,μ=1.351 mm~(-1),F(000) = 1008,R_1 = 0.0401,wR_2 = 0.1148。在1和2的晶体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配合物1由未配位的甲醇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613.
614.
本文首先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Si和Al2O3陶瓷衬底上分别依次沉积厚度为600 nm的Cu和Cu55Ni45薄膜,然后使用微加工技术在10 mm×10 mm的衬底区域内制备了200对串联的热电偶组成薄膜热电堆结构,最后采用反应溅射联合硬掩膜沉积了不同厚度的氧化铝热阻层,使串联的热电偶分别产生冷端和热端。根据Seebeck效应,在热流的作用下薄膜热电堆冷热两端的温差使传感器输出热电信号,实现对热流密度的测量。通过对薄膜热电堆的表征与标定,结果表明:沉积在Si衬底与Al2O3陶瓷衬底上的Cu/Cu55Ni45热电堆中,Cu膜粗糙度分别为20和60 nm, Cu55Ni45膜粗糙度分别为15和20 nm,电阻分别为38.2Ω和2.83 kΩ,灵敏度分别为0.069 45和0.026 97 mV/(kW·m-2)。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单晶Si衬底与Al2O3陶瓷衬底会影响在其表面沉积的Cu/Cu55Ni45热电堆表面粗糙度,进而导致薄膜热电... 相似文献
615.
616.
Two-dimensional (2D) MoS2 is used as a catalyst or support and has received increased research interest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ulk structures. In this article, we illustrate the active sites of 2D MoS2 and various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its intrinsic catalytic activity.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use of 2D MoS2-based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rmocatalysis, electrocatalysis, and photocatalysis are discussed. We also discuss the fu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2D MoS2-based materials, in bot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17.
618.
高考填空题中的创新题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 ,填空题是每年高考得分率偏低的题型 ,主要原因是填空题要求结果绝对精确 ,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近四年来 ,高考命题者又把填空题当作创新改革题型的“试验田”,相继推出一些题意新颖 ,构思精巧 ,具有相当深度和明确导向的创新题型 ,使高考数学卷充满活力 .与此同时 ,越发加大了填空题的难度 ,致使部分学生谈“空”色变 .下面笔者从近年高考题、各省市高考模拟题中精选出一些填空类的创新题并加以深刻剖析 ,旨在探索题型规律 ,总结解题方法 .1 多选填空题给出多个命题 ,要答题者对每个备选命题判断其真伪性 ,填写全满足要求的命题… 相似文献
619.
620.
约10 nm大小的ZnWO4纳米微粒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方法成功合成出来, 将其应用于催化苯甲腈[3+2]环加成合成5-苯基-1H-四氮唑的反应。结果表明, 0.2 mmol的ZnWO4纳米微粒110℃催化反应10 h,合成产物的产率达到81%;非晶态、纳米棒ZnWO4作为催化剂的产率分别为43%和65%.显然, 催化剂用量少, 反应时间短, 反应条件温和, 催化效率高。这或许归因于ZnWO4纳米微粒的小尺寸和高分散性, 导致其比表面积大, 活性位点多。ZnWO4纳米微粒表面的不饱和W原子与腈基作用, 活化了腈基从而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