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化学   12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建立薄板分析的一种离散条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满足边界条件的正交形函数,将目前用于梁,杆等一维结构的系统的离散元法扩展应用于薄板的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72.
合成配合物[NiL2]·CH3OH·0.5H2O(1)和[Cd(HL)Cl2](2)(HL=3-甲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Ni(Ⅱ)离子与2个拥有N2O电子供体的阴离子配体L-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八面体。而配合物2中,Cd(Ⅱ)离子与1个中性三齿配体HL和2个氯离子配位,拥有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73.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M(nbqa)(NO3)(H2O)2]NO3(M=Ni,1;Zn,2;nbqa=N-苄基-2-(8-喹啉氧基)乙酰胺)。在配合物1和2中,金属离子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来自配体nbqa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来自硝酸根的1个氧原子及来自2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和中心金属离子配位。乙腈溶液中配合物2在430 nm有强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74.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3个配合物[CuLCl2]·CH3CN (1),[CuLBr2]·CH3CN (2)和[ZnL(NO32]·CH3CN (3)(L=2-(5-氯-8-喹啉氧基)-1-(吡咯烷-1-基)乙酮)。在配合物12中,五配位的铜离子采取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与来自配体L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及2个卤离子配位。而在配合物3中,锌离子与1个三齿配位的配体L,1个单齿配位的硝酸根和1个双齿配位的硝酸根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八面体。乙腈溶液中,配合物12在410 nm处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与配体L的相似,强度有所降低。而配合物3由于配体到锌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最大荧光发射峰红移至430 nm。  相似文献   
75.
合成了配合物{[Cu(L)(OAc)]·MeOH}n1)和[Zn(L)(OAc)]n2)(HL为喹啉-8-甲醛缩异烟肼),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除了结晶溶剂不同,2个配合物结构类似。每个配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与来自烯醇化脱质子配体L-的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1个单齿配位的醋酸根和相邻配体4-吡啶N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结构。但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分别为扭曲的四方锥和三角双锥。在360 nm紫外光激发下,甲醇溶液中配合物2在510 nm左右有很强的荧光发射,这是由锌离子配位荧光增强效应所导致。  相似文献   
76.
合成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Cu(HL)Cl2]·H2O(1)和[ZnL2](2)的结构(HL为3-乙基-2-乙酰吡嗪缩肼基甲酸甲酯)。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Cu(Ⅱ)离子拥有四方锥配位构型,与一个中性配体HL和2个氯离子配位。配合物2中,Zn(Ⅱ)离子与来自2个阴离子配体L-的N2O 电子供体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八面体。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2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77.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OAc)](1)和[Co(L)2]Cl·4CH3OH(2)的结构(HL为2-乙酰-3-甲基吡嗪-N-(4-氟苯基)缩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Ni(Ⅱ)离子中心与缩氨基硫脲配体中的NNS供体和1个单齿醋酸根配位,形成扭曲的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在配合物2中,Co(Ⅲ)离子中心与2个三齿缩氨基硫脲配体配位,拥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此外,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2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78.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2个稀土配合物[LnL2(NO3)(H2O)2](NO3)2·nH2O(L=N-苯基-2-(8-喹啉氧基)乙酰胺,Ln=La(Ⅲ),n=0,1;Pr(Ⅲ),n=1,2)。在每个配合物中,十配位的稀土离子采取扭曲的双帽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来自1个双齿配位硝酸根的2个氧原子及来自2个配位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乙腈溶液中,配合物发射强荧光。  相似文献   
79.
华罗庚谈学习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罗庚谈学习方法王元59.学习方法介绍华罗庚回国后,很希望把他的才智尽量地贡献给中华民族,他花了不少时间撰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体会介绍给广大的干部与青年,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学有所长进.大凡做学问有成就者,对做学问之道多少有“英雄所见略...  相似文献   
80.
王元夔  郭顺生 《数学学报》1991,34(4):462-469
本文讨论了Feller算子对p阶有界变差函数的逼近.得到了两个逼近定理.它们包括了许多著名算子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