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25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98篇 |
晶体学 | 8篇 |
力学 | 27篇 |
综合类 | 10篇 |
数学 | 68篇 |
物理学 | 1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化合物{[Cu2(Hpimdc)(4,4′-bpy)]·H2O}n(1)和[Mn3(pimdc)2·6H2O]n(2)(H3pimdc=2-丙基-4,5-咪唑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发现化合物1之中的H3pimdc和4,4′-bpy交替与铜(Ⅰ)配位形成一维链线性铜(Ⅰ)配合物。沿a轴和(100)面去观察,2个一维链分子通过游离水连接而形成1个"U"型拓扑结构。而化合物2通过2-丙基-4,5-咪唑二甲酸链与锰(Ⅱ)连接为三维的网状结构。沿b轴方向,三维结构中存在交替的左/右手螺旋状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102.
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NTf2]-)为阴离子,合成阳离子烷基取代不同(C1、C2和C4)的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以其为固定相制备气相色谱填充柱。 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强极性固定相;阳离子结构影响固定相的热稳定性、极性和分离性能。 在这些离子液体固定相中,1-丁基-3-[(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PBIM]NTf2)对Grob试剂分离性能较好。 利用溶剂化作用参数模型,评价[PBIM]NTf2固定相特性,研究固定相-组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同时考察[PBIM]NTf2色谱柱对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性能。 结果表明,[PBIM]NTf2固定相主要作用力是氢键碱性和偶极作用,对烷烃、醇、酯和胺等不同类型的样品组分表现出良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咪唑鎓主体分子对客体分子识别性能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Sato等首次报道了咪唑鎓主体分子对于卤阴离子的识别[1];Howarth等研究了以二茂铁咪唑鎓化合物对于Cl-,Br-,I-,NO3-以及HSO4-离子的识别和手性咪唑鎓化合物对于R-和S-2-丙氨酸钠的对映选择性识别[2];本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咪唑鎓环番,采用1H NMR和紫外光谱分析的手段,研究了它们对于卤阴离子的识别[3];Kim等报道了带有吸电基的三咪唑鎓化合物对于阴离子的识别[4]. 相似文献
104.
1-(5-萘酚-7-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溴化十六烷基吡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新试剂1 (5 萘酚 7 磺酸) 3 [4 (苯基偶氮)苯基] 三氮烯(NASA PAPT)。研究了在三乙醇铵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NASAPAPT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的显色反应。NASAPAPT与AS形成1∶3的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8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04~1.14×104L·mol-1·cm-1。研究检测AS的新方法应用于废水分析,测定结果与经典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5.
0IntroductionAs the active sites of several mononuclear en-zymes are five-or six-coordinate manganese speciescontaining coordinated carboxylate groups,water andnitrogen-donor molecules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compounds of manganese with such coligands hasgrown[1,2].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interest in man-ganese chemistry due to the involvement of manganesein many biosystems and magnetic materials[3 ̄5].Theisophthalate as a potential bidentate ligand seemsquite suitable for self-assembly s… 相似文献
106.
三环己基氢氧化锡与R-扁桃酸按物质的量比1:1在苯溶剂中反应合成了三环己基锡R-扁桃酸酯。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配合物属斜方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121, 晶体学参数a=0.806 41(4) nm, b=1.768 68(9) nm, c=1.834 79(8) nm, V=2.616 9(2) nm3, Z=4, Dc=1.318 g·cm-3, (Mo Ka)=9.98 cm-1, F(000)=1 080, R1=0.039 0, wR2=0.103 9。中心锡原子与环己基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畸型四面体。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质和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7.
在甲醇中三苯基氢氧化锡与9-蒽甲酸反应,合成了有机锡配合物[Ph3Sn(O2CC14H9)(MeOH)]2·MeOH,经IR、1H和13C-NM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晶体中,配合物分子的羰基氧与近邻的甲醇氧、两相邻的甲醇氧间分别形成O-H…O氢键,组成一维S形链;经链内蒽环H与另一蒽环的C-H…π作用,进一步连接成梯状结构。两相邻梯状链间,通过配位甲醇的甲基H与另链苯环发生C-H…π作用扩展成二维网状。室温下,配合物在460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λex=360nm)。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在240℃以下能稳定存在。利用量子化学G03W软件,在LANL2DZ基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及能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直接在GO表面沉积银纳米粒子(AgNPs)得到性能稳定的AgNPs/GO纳米复合材料;基于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的2, 4, 6-三硝基苯酚(TNP)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交流阻抗(EIS)等多种方法对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TNP在复合薄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AgNPs/GO对TNP有较强的电催化活性, 在复合薄膜修饰电极出现一灵敏的氧化峰和3个还原峰;利用氧化峰可对TNP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整个电极过程明显不可逆, 电极反应受到吸附步骤控制;复合膜电极表面覆盖度为5.617×10-8 mol·cm-2, 在所研究电位下的速率常数为9.745×10-5 cm·s-1。在pH 6.8的磷酸缓冲液中, 当富集电位为-0.70 V, 富集时间为60 s;TNP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9~1.0×10-7 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0.995 8, 检出限可达1.0×10-9 mol·L-1。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稳定性和选择性较好;用于实际水样中TNP的现场快速检测, 加标回收率在 97.6%~103.9%之间。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吡啶-3-甲酸与Cy3SnOH反应合成了[(C5H4N)COOSnCy3]n,经元素分析、1H NMR、IR和X-射线衍射表征分子结构。在该配合物的结构中,中心Sn原子呈现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并通过分子间的N→Sn配位形成一维链状线型聚合物,分子链间的C-H…O氢键作用将配合物分子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利用量子化学G03W软件,在LANL2DZ基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及能量进行研究。热重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在273℃开始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在HCl介质中,CTMAB的存在对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Ge(Ⅳ)与MHPF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锗量在0~0.48 mg/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铅锌矿渣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