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化学   262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正常的低温相转移催化(PTC)和反滴碱溶液PTC法分别合成了含硫双烯MESDMA和单烯MEPSMA.1H NMR分析证明MES中的杂质主要是由原料TDG引入的.对含单个巯基的MEPS的正常PTC酯化接枝双键,因存在巯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加成反应而导致失败.作者最终得到了折光指数在1625以上的MESDMA/MEPSMA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纤维辐射接枝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聚丙烯纤维的辐射接枝方法、特征和机理、以及其研究进展和表征进行了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2-(2′-取代乙烯基)-5-联苯基噁唑的合成及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甲基-5-联苯基噁唑分别与苯甲醛、取代苯甲醛和呋喃甲醛缩合,合成了十五种2-(2’-取代乙烯基)-5-联苯基噁唑。测定了它们的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和激光转换效率.并借助红外谱图、核磁谱图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阴离子聚合,由于其聚合反应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长期以来,在各种引发剂、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关窄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成方面的研究甚少。Anderson等用  相似文献   
15.
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巯基乙酸作稳定剂的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6±4 nm的纳米银颗粒(Ag NP), 紫外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粒子的形成. 用EDAC引发羧基-氨基缩合反应, 制备了表面缔合去甲万古霉素的纳米银复合微球(记为Ag@NVan),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实粒子表面去甲万古霉素分子的存在. 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细菌培养实验表明, Ag@NVan微球有很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GNB)活性, 在Ag@NVan微球作用下, E.coli呈现出扁“S”形的生长曲线; 37℃培养17 h后, 菌密度值达到最大, 但比在纯去甲万古霉素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的菌密度低89.9%, 比纯纳米银溶液样品中的菌密度低52.3%. 单个细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 Ag@NVan微球大量进入到E.coli的荚膜中, 与细胞壁发生了紧密黏附. 推测其机理是纳米银在穿透细胞壁的过程中, 多个去甲万古霉素分子同时抓合到了细胞膜表面的靶点——肽聚糖肽尾末端的D-Ala-D-Ala结构, 从而将整个复合微球体系固定在细胞壁上, 增强了抗菌活性. 这种生物缔合纳米粒子的模型对生物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型热反应大分子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溶液法合成了一些低分子量的羟端基低聚苯醚砜,并由相转移催化剂将之转为热反应大分子单体——α,ω-双甲基丙烯酸聚苯醚砜酯;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GPC、VPO对其分子量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用DSC、DTA对聚苯醚砜双烯大分子单体的转变温度、热反应过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工业与高分子科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已有一百年的历史.H·Staudinger建立大分子的概念,不仅奠定了高分子科学的基础,也开创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的新纪元。Carothers对聚酰胺合成过程的研究产生了合成纤维工业。加聚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烯类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工业生产。五十年代Ziegl-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电流变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水珠  沈家瑞 《高分子通报》1995,(3):170-173,151
本文概述了电流变体的发展概况,电流变机理、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因素及聚合物电流变体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电流变化的组成春在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关于用电镜、电子拉力机、粘弹谱仪研究以多氯代硅烷为偶联剂,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的具有臂长相同支化度不同的一组星形SIS热塑性弹性体样品的形态、力学性能与聚合物几何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S聚集区尺寸随支化度增加而增大,抗张强度、杨氏模量也随文化度显著增加。根据交联橡胶和Kerner方程推导了星形聚合物的模量方程E=[E_(1,0) φ(1-2/f)][(1 15(1-v_1))/(8-10v_1)·φ_2φ_1]  相似文献   
20.
以高密度梳状PEG(CPEG)作为表面改性材料, 将PEG末端羟基转化为醛基, 将梳状PEG和线形PEG固定在氨基化的PET膜表面, 并利用表面的反应性醛基进一步固定了氨基酸和整合素配体多肽片段RGD多肽. 红外光谱、 接触角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结果表明, 该法可有效地固定氨基酸和多肽, 获得模拟细胞膜中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的特异性功能表面. 对两种不同结构的PEG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CPEG比线形PEG(LPEG)具有更好的抗非特异粘附性. 此外, CPEG比LPEG具有更多的活性反应基团, 用PEG末端活性的醛基固定整合素配体多肽片段RGD, 可有效地诱导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化, 改善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