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化学   29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66篇
物理学   2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arge scale travel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LSTIDs)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an HF Doppler array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The data observed in a high solar activity year (year 1989) are analyzed to obtain the main propagation parameters of LSTIDs such as period, horizontal phase velocity and propagating direction. Results are outlined as follows: Most of the LSTIDs propagate southward; others tend to propagate northward, mostly in summer; dispersion of most LSTIDs is matched with that of Lamb pseudomode, while others have the dispersion of long period gravity wave mode. The horizontal phase velocities of these two modes are about 220 and 450 m/s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LSTIDs are strongly pertinent to solar activity and space magnetic storms; thus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research of ionospheric weather in mid-low latitude region.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高速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可忽略许多灾难在逐步逼近我们,本文总结了人类可能面临的十种灾难,并对其发生的概率和应对的措施有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强流四脉冲电子束源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行强流多电子束源研究,对现有2MeV LIA 注入器进行了四脉冲改造,二极管脉冲电压约500kV。实验研究了天鹅绒阴极在四脉冲条件下的发射能力、传导电流负载效应以及阴极等离子体运动对阴极电子发射和束能量的影响。利用空间电荷限制流模型推算出阴极等离子体膨胀速率在1 ~4cm/μs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牛胰岛素A链的S-磺酸盐(Ⅰ)的合成以及自Ⅰ和天然B链S-磺酸盐(Ⅱ)组合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十二肽酸Ⅴ脱N-保护基后,与九肽酰肼Ⅳ经迭氮化物法缩合得带保护基的A链(Ⅵ),粗产物经钠-液氨处理去保护基后,用乙酸缓冲液调至pH 3.8以除去部分杂质,然后进行S-磺酸化。经纸层析纯化的S-磺酸盐Ⅰ,其旋光率、纸电泳和纸层析的行为、氨基酸组成以及末端分析数据均与天然牛胰岛素A链S-磺酸盐的相符。产物Ⅰ与天然胰岛素B链S-磺酸盐经巯基乙酸还原和空气氧化后,得到的粗产物的生物活力相当于天然牛胰岛素活力的5—10%,经仲丁醇-乙酸柚提后,活力可提高5—10倍,抽提物再经含乙酸锌的丙酮-柠檬酸缓冲液纯化,可得结晶产物Ⅲ,其晶形与天然牛胰岛素相同,其活力(20—23国际单位/毫克)与后者相仿。上述结果及其他证据都证明我们已合成了牛胰岛素A链和所获得的半合成结晶产物就是结晶牛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带保护基的牛胰岛素A链氨端九肽酯■和相应的九肽酰肼■与九肽酸■的合成.苄氧羰基甘氨酰-异亮氨酰-缬氨酰-γ-叔丁酯谷氨酸乙酯(III)分别由已知的苄氧羰基缬氨酰-γ-叔丁酯谷氨酸乙酯经催化氢解法脱去N-保护基后与苄氧羰基甘氨酰-异亮氨酰肼(VIII)按迭氮化合物法缩合,以及由已知的苄氧羰基甘氨酰-异亮氨酰-缬氨酸(VIII)与γ-叔丁酯谷氨酸乙酯按碳二亚胺法合成.III经肼解或皂化分别得四肽酰肼■和四肽酸■.苄氧羰基谷氨酰胺酰-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丙氨酰-O-乙酰丝氨酸甲酯(V)分别由已知的苄氧羰基-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丙氨酰-丝氨酸甲酯XII_a或苄氧羰基-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丙氨酰-O-乙酰基丝氨酸甲酯XII以溴化氢-乙酸脱去N-保护基后与苄氧羰基谷氨酰胺对硝基苯酯(XIII)按活化酯法缩合而得.如以溴化氢-三氟乙酸脱去XIIa的N-保护基后与XIII按活化酯法缩合则得Va,合成Va的另一方法是将已知的苄氧羰基谷氨酰胺酰-S-苄基半胱氨酰-S-苄基半胱氨酰肼XIV通过迭氮化物法与丙氨酰-丝氨酸甲酯(X)缩合而得.五肽V经溴化氢-乙酸脱去N-保护基后与四肽酰肼IV或四肽酸IV_a分别通过迭氮化物法和碳二亚胺法缩合得到同一的九肽甲酯(I).化合物I用三氟乙酸脱去叔丁酯后肼解得九肽肼(II).化合物I经皂化得相应的九肽酸IIa.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钼硫原子簇新化合物(NH_4)_4[Mo_3(NO)_4S_(13)]·3H_2O,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C_i~1—P_1~-,晶胞参数:a=9.535(2)A,b=9.740(2)A,C=15.795(4)A,a=89.85(2)°,β=91.80(2)°,r=99.37(1)°,V=1446.6A~3,Z=2.1903个衍射点参与修正,最终偏差因子R=0.075,R_ω=0.074.此化合物中硫和钼的结合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中心两个硫原子分别和三个钼成键,构成三角双锥.除了过硫配位基S_2~(-2)外,还有三个硫原子组成的多硫链.钼原子的配位数为7,采用稍有畸变的五角双锥构型.和钼配位的三个NO基,Mo—N—O是直线型的;和多硫链结合的NO基,S—N—O是弯曲型的。  相似文献   
7.
硫代钼酸钼与半胱氨酸铜盐或蛋氨酸铜盐反应产物,经吡啶重结晶,都得到以吡啶为配体的钼锢硫原子簇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h)~6—C2/C。晶胞参数:α=14.084(3),b=12.683(6),c=14.081(3),β=97.24(2)°,V=2495.1,Z=4。1170个衍射点参与修正,最终偏差因子R=0.079。Cu—Mo—Cu在二重轴上成一直线。Mo与两个Cu原子通过两个硫桥相连,四个吡啶通过N原子与Cu配位,Mo处于四个硫原子形成的四面体中,Cu处于S,N形成的畸变的四面体中,Mo—Cu平均距离为2.655。本文还对硫代钼酸铵与氨基酸铜盐的反应机理,以及铜钼对抗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The title compound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α-dithionaphthoic acidwith AgNO_3 in an organic solvent. The single crystals were obtained by recrystallizingfrom pyridine. We obtained two kinds of crystal with different colours (A and B), usingdifferent ratios of silver nitrate and α-dithionaphthoic acid (1:2,1:4) in the reactions. The structures of the two kinds of crystal were determined by a single-crystal X-ray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A)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_(2h)~5-P2_1/a withunit cell parameters: a = 22.822(4) A, b = 12.803 (4) A, c = 24.444 (7) A, β = 103.90 (2)°V = 6933.14 A~3, Z = 4. The crystal (B)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_(2h)~6-C2/c witha = 29.150 (2) A, b = 12.799 (3) A, c = 24.413 (2) A, β = 130.56 (4)°, V = 6914.38 A~3,Z = 4. Both crystals (A) and (B) have the same molecular configuration, but they havedifferent symmetry. In crystal (B), the molecule possesses a C_2 symmetry. This paperreports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parameters o  相似文献   
9.
感应脉冲加速器的磁芯通常为铁氧体或非晶材料,而感应腔磁芯在工作脉冲下的磁性能是决定感应加速脉冲波形好坏的重要因素。搭建了低压多脉冲实验平台对铁氧体和非晶小磁环分别进行MHz重复频率的多脉冲励磁,对励磁线圈上的电压电流波形进行监测,绘制了多脉冲励磁下磁环的磁化曲线,并结合含磁芯线圈动态电感量的递推公式计算出磁环在多脉冲励磁过程中磁导率的变化曲线;在高压三脉冲实验平台上对铁氧体磁芯和非晶磁芯实验感应腔进行了高压三脉冲实验,得到的磁芯多脉冲磁化规律与低压实验的结果一致。最后对两种磁环在多脉冲励磁下的磁性能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现有2MeV直线感应注入器,通过改造,将其次级功率源和8个感应腔分成2组,使之交替工作,建立了一台双脉冲电子束源。二极管电压脉冲幅度达到1MeV,电子束脉冲持续时间为120ns,脉冲间隔可以根据需要在100~500ns间进行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双脉冲电子束源可以产生双脉冲电子束,其电压幅度差值小于2%,束流可达3kA,并且工作稳定,利用该装置可以进行多脉冲二极管物理和天鹅绒多脉冲发射特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