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3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31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20篇 |
晶体学 | 16篇 |
力学 | 91篇 |
综合类 | 27篇 |
数学 | 177篇 |
物理学 | 4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麦类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麦类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4 16,体积比)提取,多功能柱净化,C18色谱柱(4.6 mm×250 mm,5um)分离,水-乙腈-甲醇(46 46 8,体积比)混合溶液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玉米赤霉烯酮的质量浓度在20.0~5 000 ug·L-1范围内,峰面积与玉米赤霉烯酮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样品在50.0,100.0,1 000.0 ng·g-1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4.6%,75.5%,73.5%,相对标准偏差为9.7%~11.5%(n=8)之间,方法的测定限(10S/N)为50.0 ng·g-1. 相似文献
992.
气化炉内固体颗粒微观结构特性对气流床气化过程中熔渣、粗渣和细渣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实验,对典型工况(O/C原子比为1.0)下气化炉轴向不同位置的固体颗粒进行取样,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颗粒孔隙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化炉内固体颗粒典型形态为不规则多孔状和规则球状,喷嘴平面有少量致密性不规则颗粒和中空颗粒。从喷嘴平面沿气化炉轴向向下,随着气化反应的进行,颗粒表面愈加粗糙,孔隙结构愈加发达。颗粒吸附曲线属于II型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3型回线,表明颗粒具有大量裂缝形孔和较连续的完整孔系统。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随着与喷嘴平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而平均孔径逐渐减小,在喷嘴平面附近变化幅度较大。孔结构以孔径小于10 nm的孔为主,随着气化反应的进行颗粒中小于10 nm的孔逐渐增多,而大于10 nm的孔分布状态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3.
994.
X射线成像板的成像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存储荧光粉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水热制备方法,以BaCl2、EuBr2、NaBF4为反应原料,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辅助剂制备了Ba7F12Cl2:Eu2+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损失谱(EDS)、拉曼光谱(Raman)、荧光光谱(PL)等对制备的Ba7F12Cl2:Eu2+进行了表征。根据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初步提出了产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EDTA用量对产物物相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制备的Ba7F12Cl2:Eu2+荧光粉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995.
996.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10种极性农药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绿茶、乌龙茶、红茶和普洱茶中8种氨基甲酸酯和2种烟碱类农药等10种极性农药残留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茶叶样品经水润湿15 min后,乙腈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净化,乙腈-甲苯(3:1V/V)淋洗。UPLC-MS/MS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方法在7.5,15,30μg/kg添加水平上回收率达到72.2%~92.5%,RSD≤9.2%。10种农药的基质效应因不同农药和不同种类茶叶基质存在较大差异,且均表现为基质抑制效应,因此校正工作液需采用相似茶叶空白基质配制。方法的定量限(LOQ)均达到7.5μg/kg. 相似文献
997.
998.
微量进样—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牧草样品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增样-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了牧草样品中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和钴。实验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度、精密度高,选择性好,试剂消耗量小,快速、经济等优点。本法测定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和钴的回收率均在91.5%~104.6%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1%。 相似文献
999.
董庆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1993,11(2):76-81
用半导体粒子作光催化剂早已有报道,但在Fujishima用半导体作光电极分解水及Bard将光电化学理论扩展到半导体微粒光催化剂的报道发表之后,半导体光催化才有很大的发展。从太阳能利用的观点来看,半导体光催化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以UIO-66为载体, 经过FeCl3化学气相沉积、 原位碳化和磷化及HF刻蚀等步骤制备了多孔FeP@PC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仪、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气体吸附仪等对催化剂的结构、 形貌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 同时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等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FeP@PC保持了原UIO-66的八面体多孔结构, 比表面积为83 m 2/g; 仅需要过电位156 mV即可驱动电流密度10 mA/cm 2, 塔菲尔斜率为84 mV/dec, 电荷转移电阻为44 Ω, 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为13.9 mF/cm 2; 在持续电解12 h和循环1000次后, 催化剂的活性几乎没有衰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