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化学   36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2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81篇
物理学   2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建新  郑勇  郑瑛  魏可镁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10):1778-1782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蔗糖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草酸为TEOS水解的催化剂,制备均相碳化硅前驱体,在氩气氛和高温条件下(1 350~1 600 ℃)将碳化硅先驱体进行碳热还原,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SiC。考察了水/TEOS物质的量的比、碳/硅物质的量的比及镍盐等因素对碳化硅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water/nTEOS=7.5,nC/nSi=4时,适宜的镍催化剂(nNi/nTEOS=0.005),凝胶形成的时间最短,镍盐的加入可使碳热还原温度降低200 ℃。  相似文献   
12.
预处理条件对Ni-Ce-P非晶态合金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保宁  闵恩泽  朱永山 《化学学报》1991,49(11):1056-1061
采用真空骤冷技术制备了Ni82Ce0.31P17.7和Ni82P18非晶态合金。通过高压氢气中热处理, 使其粉化。DSC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e使Ni-P非晶态合金晶化温度提高160℃。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氧化温度和氢还原温度对Ni-De-P非晶态合金本乙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并对比了Ni-P和Ni-Ce-P的加氢活性, 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 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使Ni-Ce-P加氢活性显著增加, 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240℃氧化1h, 300℃氢气还原2h; Ni-Ce-P加氢活性是Ni-P加氢活性的3-4倍, 用AES和XPS研究了氧化、还原过程中,Ni-Ce-P表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的络合物被广泛用做催化剂,这是因为它们具有未被占有的d-轨道。从理论上推测,一个原子中能成键的轨道越多,它便有起更多反应的可能性。过渡金属只有5个d-轨道,而锕系和镧系金属则有7个f-轨道,应该有可能催化更多的反应。近年来,美国许多大学竞相开展锕系和镧系金属和有机配位体形成的络合物的研究。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它们具有特殊的性能,并可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用于催化。例如氯化双五甲环戊二烯基铀[Bis(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Uranium monochloride]是乙烯聚合的有效催化剂,二甲基双五甲环戊二烯基铀和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MMA-St在氧化还原引发剂KPS-CuSO_4-Na_2SO_3存在下的快速无皂乳液聚合.当[MMA]=0.51mol/L、[St]=0.49 mol/L、70℃对,在[KPS]=2.77×10~(-3)mol/L、[CuSO_4]=1.50×10~(-5)mol/L、[Na_2SO_3]=2.77×10~(-3) mol/L条件下反应100min,转化率大于90%;讨论了胶乳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求出了聚合反应活化能E_a=81.6 kJ/mol和聚合反应速率常数k_p=321.9 L/mol·s.  相似文献   
15.
氨基甲酸酯农药合成新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现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可以抑制神经突触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酶,使乙酰胆碱不能正常代谢,神经持续兴奋导致昆虫死亡的毒杀机制确定之后,被开发为杀虫剂。由于它们具有高效、低残留特点,加之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而符合当前世界农药开发的新导向。  相似文献   
16.
用萃取法合成反式-[(μ-Cl)2Pd2(DEHSO)2Cl2](DEHSO系二(2-乙基已基)亚砜的简写),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分析、摩尔电导、差热-热重、紫外、红外测试,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用鈷催化劑的一氧化碳添氫合成動力燃料的工業,於1935年在德國即巳建立,而用鐵催化劑的合成的大規模工業化直到近期才成為可能。以鐵為基礎的催化劑的研究在1930年至1940年的十年中很少進展,而且直到1944年,還不能認為在鐵催化劑上合成是可能的,因為與鈷催化劑比較,在產品收率與穩定性方面均較差。然而,由於在研究的過程中,逐漸發現鐵催化劑具有許多為鈷催化劑所沒有的優點,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在最近十年來,關於鐵催化劑及合成工藝流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顯著的進展。而自1943年以後,在鈷劑方面則未見有更多的新發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个可用于实验教学的高分子合成新实验。利用基团转移聚合技术,在室温下进行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活性聚合,可迅速得到平均分子量5000~30000、多分散性指数<1.5的聚合产物。产物用GPC进行表征,整个实验约6小时。  相似文献   
19.
三磷酸腺苷(ATP)是许多酶催化反应所需要的供应能量的辅助因子(Cofactor)。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G.M.Whitesides博士领导的研究组宣布他们研究成功了一种能大量生产ATP的方法,即将丙酮热解生成乙烯酮,再与磷酸进行加成而得乙酰磷酸,后者在腺苷激酶、腺苷酸激酶和乙酸激酶等三种酶共同作用下将腺苷进行磷酸化而成一磷酸腺苷(AMP)、二磷酸  相似文献   
20.
弱酸树脂D113对S-腺苷-L-蛋氨酸的交换行为及分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S-腺苷-L-蛋氨酸 (S-adenosyl-L-methionine, SAM) 在弱酸树脂争光D113上的静态吸附及分离行为,利用Langmuir等温式对平衡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实验表明,随着pH的提高,平衡交换量增加,提高温度和SAM的初始浓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内扩散过程,利用D113树脂在f 1.7×30.0cm小型柱上从酵母提取液中分离SAM的得率为90%以上,纯度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