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11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1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李鹏  范镝  高颉  李斌  韩光喜 《发光学报》2014,(12):1480-1486
合成了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ATPP),并成功将其以共价嫁接的形式固载于介孔二氧化硅薄膜。基于卟啉化合物对酸碱的特异性响应,实现了对RS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模拟。卟啉化合物被共价固载于介孔薄膜材料使得该分子逻辑器件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周期性排布的均一孔道结构以及高的光透过性等介孔薄膜材料的优异性质。这种混合多孔结构不但有利于嫁接于介孔材料中的卟啉与酸碱的更有效相互作用,而且还使酸碱输入能够被更加彻底地清除。  相似文献   
7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正在开展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FEL-THz)的研究。介绍了中物院FEL-THz束线的设计,通过PARMELA和TRANSPORT等程序优化了束线参数,并通过IMPACT-T和ELEGANT程序核对了模拟结果。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在摇摆器入口处能量7~8MeV、平均电流5mA、横向归一化发射度小于10mm·mrad,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3.
方亮  赵建林  甘雪涛  李鹏  张晓娟 《光子学报》2014,39(11):1921-1927
 通过数值模拟飞秒脉冲在具有双零色散波长的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传输过程,详细分析了超连续谱的产生和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中心波长处于反常色散区的泵浦脉冲在高阶非线性和高阶色散等作用的调制下,将演化为基孤子和正常色散区的两个色散波|该色散波进而经与之相位匹配的基孤子相干加强而使频谱展宽形成超连续谱,同时两个色散波上出现了干涉引起的振荡现象.进一步对比三种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特点,定量分析了两色散波对超连续谱的限制作用,阐述了结构参量对超连续谱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结合对色散波的中心波长与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曲线、结构参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来控制超连续谱的方法.作为例证,通过优化光子晶体光纤结构理论上实现了频谱分量覆盖可见光区的平坦超连续谱.  相似文献   
74.
1.06μm激光大气后向散射强度仿真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激光大气后向散射信号对激光导引头制导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激光大气后向散射的形成,利用MATLAB语言对1.06μm激光大气后向散射信号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同时设计开发了一套模拟计算软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软件计算激光大气后向散射信号强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5.
化学镀Ni -Cu -P 镀层在3 种腐蚀介质中冲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冲蚀介质的种类与浓度、冲蚀介质流速、冲蚀时间、冲蚀攻角等,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的耐冲蚀性能.结果表明:在(wt%)2%的氢氧化钠介质中,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耐冲蚀性能最佳;在稀盐酸中冲蚀有以下规律: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冲蚀失重逐渐增加;随着冲蚀速度的增大,试样的冲蚀失重逐渐增加,二者之间符合指数关系,冲蚀失重的变化有一临界液体流速;在攻角为45°时冲蚀失重最大.相比化学镀Ni-P镀层,化学镀N i-Cu-P镀层具有更好的耐冲蚀性能.  相似文献   
76.
叶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温度下的pH 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人血清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使人血清白蛋白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机制。通过计算得到人血清蛋白与叶酸在17和37 ℃下静态猝灭的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7.396 6×104和7.2652×104 L·mol-1、结合常数分别为7.50×104和1.98×105 L·mol-1、结合位点数均为1。根据Fö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出给体(HSA)与受体(叶酸)间的作用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分别为1.77和0.052 65 nm,并结合热力学参数说明了叶酸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以疏水作用为主,同时也存在静电引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人血清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中HSA的构象变化,发现色氨酸残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降低,说明叶酸分子进入了人血清白蛋白的疏水腔中。  相似文献   
77.
耦合FE/WB法在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伟才  何锃  李鹏 《计算物理》2009,26(3):396-402
简要描叙FE法(finite element method)和WB法(wave based method)的理论背景以及耦合FE/WB法的数学基础.耦合FE/WB法利用两者的优势——FE法的广泛应用和WB法的高收敛特性,将FE模型中较大且几何简单的部分采用WB法代替.耦合模型具有相对较少的自由度.对于较高的频率还可以进行细分得到更高的计算精度,并利用模态缩减法进一步减少自由度数.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有潜力覆盖中频段的声分析.  相似文献   
78.
采用改进型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优化了二进制树搜索路径、仲裁中断信道传输及高效随机数产生器的设计,用Verilog HDL语言在RTL级对全算法模块进行了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及时序验证,在Stratix EP1S10F484C5器件上进行防碰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综合,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兼容基于位碰撞及非基于位碰撞两种识别机制的硬件设计得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执行效率接近50%,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时分多址(TDMA)信号利用率及平均识别效率,能满足多标签的快速准确识别,起到良好的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79.
胡侠  肖光  潘炜  毛希琴  李鹏 《色谱》2010,28(6):590-595
建立了辣椒粉及辣椒油中7种罗丹明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或甲醇-水(体积比为1:1)溶液提取后,经固相萃取(SPE)柱净化,采用SB-C18柱分离,以乙腈和水(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质谱检测,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测定。7种罗丹明类染料在0.0005~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1~51 μg/kg(辣椒粉)和0.19~25 μg/kg(辣椒油);方法的回收率为85.0%~106.0%,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辣椒粉和辣椒油中7种罗丹明染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0.
A novel immonium type coupling reagent, 5-(1H-benzotria-zol-1-yloxy )-3,4-dihydro-1-methyl 2H-pyrrolium hexachlo-roantimonate (BDMP) has been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u-tilized to synthesize oligopeptides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oth in solution and solid phase with satisfactory yield, low racemization and fast reaction rate. The estimation of racem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reaction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by HPLC method using the model reaction: Z-Gly-Phe-OH Val-OMe·HCl→Z-Gly-D/L-Phe-Val-OMe. It was shown that the reactivity of BDMP was much higher and the racemization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HOBt-based 'onium' reagents, even though its analogues BOMI. To further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BDMP, Leu-enkephalin was synthesized both in solution and solid phase using BDMP as coupling reagen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was also specu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