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22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08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建的张集铁路(张家口 集宁段)旧堡隧道是全线关键性控制工程,位于河北省万全县旧堡乡与尚义县土夭村之间,隧道穿越由晚太古代马市口组(Arm)麻粒岩和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组成的一套高级变质岩建造,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岩体破碎。原设计Ⅱ、Ⅲ级围岩洞段占隧道线路总长的71.8%,而已施工揭露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全部变更为Ⅲ级加强及Ⅳ、Ⅴ级围岩,变更率高达80.3%。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挤压大变形、塌方、突涌水等施工地质灾害,共处理大塌方段8处小塌方21处计130m,处理大变形18段计550m。本文分析了DK30+520~910洞段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地下水等隧道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从结构面和工程地质岩组的物理力学特性出发,研究了该洞段特殊的岩体结构,指出该隧道围岩岩体结构特征主要受与隧道轴线小角度相交的构造挤压破碎带及软硬交替产出的岩组控制,隧道围岩变形破坏受岩体结构控制作用明显,并总结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几种岩体结构。该研究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区隧道工程围岩分类、支护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HIRFL-CSR电子冷却束流位置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率的电子冷却过程, 要求电子束与离子束位置平行且重叠。 为了同时测量电子束与离子束的位置, 在HIRFL CSR电子冷却装置上研发了以容性圆筒形极板为感应电极的束流位置探测系统。 系统测量束流通过探针时产生的脉冲感应信号, 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信号, 分析4个不同电极上频谱信号强度获取束流的位置信息。 测量结果表明, 该束流位置探测系统测量准确, 为定量研究储存环离子累积和电子冷却过程与两种束流相对位置及角度的依赖关系提供了条件。 The efficient electron cooling requires that the ion beam and electron beam are parallel and overlapp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positions of ion beam and electron beam simultaneously, a beam position monitor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the HIRFL-CSR electron cooler device, which probe consists of four capacitive cylinder linear cut poles. One can get the both beam positions from the picking up signals of four poles by using Fourier transform(FFT) metho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m position monitor system is accurate. This system is suitable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ctron cooling processing and the angle of ion beam and electron beam.  相似文献   
63.
混凝土静力与动力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杰  任晓丹 《力学进展》2010,40(3):284-298
对混凝土材料在静力和动力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本构关系模型进行了评述.梳理了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和逻辑脉络;归纳总结了在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意义、并且对重大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的若干混凝土静力和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对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及随机性的理解和诠释,阐述了混凝土静力和动力本构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随机过程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发展了随机过程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的新方法。以独立获取的各随机过程样本作为随机过程的代表性时程,通过求解广义密度演化方程,获得了随机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及其均值与标准差过程。以脉动风速随机过程的统计为例,进行了风速时程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为认识随机过程的概率结构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5.
席夫碱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结构的化合物.本文使用二苯甲胺和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1,3-二苯基-2-亚丁烯基)二苯甲胺席夫碱,并进行了光催化选择性双键转移的研究.结果 表明,当苯乙酮与二苯甲胺投料比为3∶1,先在135C反应4h,然后升温到165C继续反应3h,可选择性合成(1,3-二苯基-2-亚丁烯基)二苯甲胺席夫碱.该席...  相似文献   
66.
令{Xm;1≤i≤n,n≥1}是行NA的随机变量三角阵列.利用NA随机变量序列的一个矩不等式,讨论了行NA的随机变量三角阵列在被随机变量X弱平均控制的条件下的完全收敛性.所得到的结果推广了行独立的随机变量三角阵列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度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鸣  何涛  李杰 《实验力学》2005,20(1):23-29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灵敏度高、耐腐蚀、抗电磁干扰、传输频带较宽、易于进行分布式测量等诸多其他传感器所不具备的优点,更适用于现场的长期健康监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问题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混凝土开裂。利用温度计、热电耦等作为传感器的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大大的制约了数据的准确性与精度。寻求一种高精度温度检测手段已经成为用于现场结构监测的前提。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基础混凝土温度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监测系统的组成,传感器的构造和标定,并利用实测温度预测基础混凝土底板中温度应力,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开裂。  相似文献   
68.
嵌段共聚物;生物可降解性;左炔诺孕酮;载药性;生物可降解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69.
以壳聚糖(CS)与海藻酸钠(SA)为基体,以四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与聚乙烯亚胺(PEI)为改性试剂,制备了富含氨基与羧基的新型生物质基复合水凝胶球珠MCS/SA@PEI,并系统深入研究其吸附去除Ni-EDTA络合物的特性与机制.FT-IR、XPS等表征结果均证明氨基与羧基被成功引入.该体系的最优化条件为:pH3,...  相似文献   
70.
地下核爆炸后会在地表产生下陷弹坑、塌陷带等不可逆变形爆炸后效应,利用地表形变信息对地下核试验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考虑重力影响的地下强爆炸塌陷成坑相似理论,利用陆军工程大学自主研制的地下爆炸效应真空室模拟试验装置,对2017年9月3日朝鲜地下核试验诱发的地表不可逆变形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表塌陷带半径为257 m,下陷弹坑的半径为154 m,与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已有的地下核试验经验公式的数据结果基本相当,并且符合天基雷达TS-InSar卫星监测数据的估算结果,验证了地下爆炸真空室模型试验在地下强爆炸诱发地表不可逆变形区域模拟和评估的可行性,成为有效补充地震波和卫星监测地下强爆炸的一种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