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化学   173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以无氯Cu/AC催化剂中活性炭载体为研究对象,对活性炭上DMC水解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并通过Boehm滴定法和XPS对活性炭上DMC水解活性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和水含量的增加对DMC水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较高的压力和CO2气氛对DMC水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甲醇量和CO、O2、N2气氛对DMC水解影响较小。不同条件处理的活性炭表面基团种类、数量均有较大变化,HNO3处理使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下降,羧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总酸量最高可达1.88 mmol·g-1;先HNO3后NaOH处理的活性炭上酸性基团含量大量减少,表面碱性基团含量则有较大提高,总碱量最高可达1.69 mmol·g-1。特别地,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是催化DMC水解的活性位点,在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由0.16增加到1.69 mmol·g-1的过程中,DMC水解程度由2.5%增加到了31.7%,而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含量,抑制其催化DMC的水解性能。  相似文献   
82.
碱溶液处理NaY分子筛形成的介孔有利于反应物及产物分子的扩散,调节碱溶液浓度可控制Y分子筛中的介孔结构,通过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CuY催化剂,研究了NaY分子筛介孔结构调变对CuY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通过BET、29Si-NMR、XRD、NH3/CO-TPD、H2-TPR和TEM等表征及催化活性分析表明,在碱溶液处理过程中,NaY分子筛骨架中的Si(0Al)和Si(1Al)原子被优先脱除,且笼结构坍塌使得临近超笼连接,逐步形成直径为3.47~3.66 nm,孔容介于0.142~0.226 cm3·g-1的介孔,在提高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扩散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活性物种的可接近性。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CuY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碱液浓度为0.2 mol·L-1时,NaY分子筛介孔直径为3.47 nm,孔容达到最大(0.226 cm3·g-1),相应CuY催化剂DMC的时空收率、选择性和甲醇转化率分别达到204.0 mg·g-1·h-1、67.8%和14.0%,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83.
孟凡钊  周芮旭  李忠朋  连欢 《力学学报》2022,54(6):1533-1547
高保真度空天发动机数值模拟通常基于快速化学反应火焰面假设,即超声速燃烧反应的特征尺度小于湍流Kolmgorov尺度,该模型方法对于氢气燃料仿真计算结果较好,但对于乙烯等碳氢燃料仍需进一步研究.受限于极端环境特种非接触测量技术,目前尚未见超声速燃烧火焰分区判别的实验研究,导致目前超声速燃烧火焰面模型适用性以及分区燃烧物理模型认识不清,进而也制约了数值发动机技术发展.本工作基于自主研发的MHz发动机内窥光纤传感器,针对单边扩张双模态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火焰分区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化学自发光信号的最小香农熵定义超声速燃烧的特征时间τsc,根据理论方法和来流工况估算了超声速燃烧的流动特征时间,结合分区燃烧理论分析了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碳氢燃料燃烧的分区情况.通过燃烧分区情况以及与泰勒尺度的比较结果,验证了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典型飞行条件下燃烧室内超声速燃烧处于旋涡小火焰区域(Re?50 000; Da∈1.80~2.60, B区),多尺度湍流涡结构发挥重要作用,并随着相对于泰勒尺度的不同大小,分别对应了不同尺度的涡结构主导该过程.同时给出了当量比、通量比以及来流马赫数对燃烧特征时间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4.
中烟工业公司为云南烟草“十一五”时期烟草工业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指导方针,数字烟草作为实施云南烟草品牌差异化发展的六个重点领域之一,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烟草的数字性不能仅仅停留在企业的IT设备上,应该成为一种企业思维,形成企业的一种大局面观,这是数字烟草内涵的表现。烟  相似文献   
85.
北京数学会成立于 1 93 3年 .回顾北京数学会 70年 ,我们可以从一个小的侧面看到我国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的历程 ,看到几代老一辈数学家为把我国数学事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所作的不懈努力 .大家知道 ,我们中华民族在古代数学上有着辉煌的成就 ,数学是中华民族所擅长的学科 .我们在近几百年落伍了 .西方的现代数学是在 1 9世纪开始传入中国 . 1 9世纪末 ,我国开始兴办了的大学 .比如 ,1 898年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 . 1 91 3年《京师大学堂》的‘数学门’(数学系 )正式招生 .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数学系之一 .清华…  相似文献   
86.
合成了离子液体氯化1-(2-羟乙基)-3-乙基-咪唑([HeEIM]Cl), 并利用FTIR和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NaOH、微波和高压等处理方式对棉纤维的结晶度、聚合度(DP)和溶解率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的溶解温度在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条件下对棉纤维的溶解率和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的影响. 利用FTIR, XRD, TGA和SEM等方法分别对溶解后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变化、热稳定性和表观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合成的离子液体对棉纤维表现出很好的溶解能力, 且在溶解和再生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 棉纤维在高压条件下经质量分数为30%的NaOH预处理后, 溶解性能最佳. 微波加热法的溶解效果远远优于传统加热法,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 溶解率逐渐增大. 溶解后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的结晶度变小, 聚合度下降, 热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87.
浆态床合成甲醇CuO/ZnO/Al2O3催化剂的表面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  郑华艳  谢克昌 《催化学报》2008,29(5):431-435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Zn摩尔比的CuO/Zn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其浆态床CO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性能.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体相和表面高分散两种不同还原性质的CuO,表面CuO的含量及其与ZnO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活性增大.当催化剂中Cu/Zn≤1时,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表面高分散的CuO量增加,CuO和ZnO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催化剂的活性也随之增大;当催化剂Cu/Zn>1时,增加的铜量主要体现为体相CuO含量的增加,且ZnO结晶度提高,CuO和ZnO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催化剂的活性随铜含量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8.
通过过量浸渍Cu(NO_3)_2溶液于Y分子筛载体上,制备出Cu负载量为6.4%的CuY催化剂,考察了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随Y分子筛载体H+含量的增加,可使更多Cu物种落位于分子筛微孔笼结构中,且高度分散,而笼内未交换的Na+能进一步促进铜物种更多落位于载体超笼结构中,形成更多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的Cu+活性中心。同时随铜物种引入,催化剂中产生了明显的中强酸,酸量随落位于载体笼结构中的Cu物种的增加而增加,催化剂总酸量随之增加,导致甲醇氧化羰基化产物分布发生改变,碳酸二甲酯(DMC)选择性明显降低。对比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92.3%的高DMC选择性CuY催化剂,以不含H+的NaY分子筛为载体,过量浸渍法制备的CuY催化剂酸量少、Cu物种活性中心多,在保持82.4%的高DMC选择性时,其DMC的时空收率(STY)也高达109.1mg·g~(-1)·h-1。  相似文献   
89.
A novel hyperbranched polymer (3) was prepared by copolymerization of tri-aldehyde moieties with azo chromophores having two active methelene groups, from "A2+B3" approach based on simple Kneovenagel reaction. For comparison, its analogue linear polymer (5) was also synthesized. The two polymers are 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and exhibit good thermal stability. Interestingly, the hyperbranched polymer demonstrates dramatically enhanced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y with comparison to its linear analogue.  相似文献   
90.
在80℃水浴条件下,对ZSM-5分子筛进行酸碱处理改性;重点考察了碱处理溶液浓度对酸预处理脱铝后ZSM-5分子筛微观结构及其催化甲醇制汽油(MTG)性能的影响。通过BET、XRD、FT-IR、NH3-TPD和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单独酸处理没有改变分子筛孔结构,单独碱处理产生了并不明显的介孔。酸预处理后再碱处理可促进介孔的产生,产生更为显著的介孔结构;而且随着碱处理强度的增加,分子筛样品的介孔/微孔比表面积比例和孔体积均先增大后降低。酸浓度2mol·L-1,碱浓度0.4mol·L-1条件处理得到的分子筛,介孔比表面积比例和孔容均达到最大,酸量和酸强度最低。在400℃,0.1MPa,WHSV=2.1h-1条件下,甲醇制汽油反应性能最佳:汽油收率由未改性时的30wt%提高到34wt%,寿命更是由16h延长到135h,芳烃含量由原来的73wt%降至20w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