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25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飞秒激光制备彩色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飞秒脉冲激光在空气条件下扫描处理镍片表面,制备了彩色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拉曼光谱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显示,彩色镍表面出现了纳米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结构周期为480~510 n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表明,彩色镍对波长为200~2 200 nm的光的反射率大大降低;拉曼谱表明样品表面形成了一定含量的氧化镍。  相似文献   
152.
针对低信噪比灰度图像中弱小目标检测的难题,分析了红外弱小目标成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结构元素形态滤波与自适应阈值分割相结合的目标检测算法.利用目标运动的连续性、规律性和噪音产生的随机性,结合数学形态学结构元素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多结构元素形态滤波的管道滤波方法,通过流水线管道检测目标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复...  相似文献   
153.
采用脉宽为35~65fs,中心波长为800nm的飞秒脉冲激光对经抛光的镍片进行表面扫描处理,并在金属表面上制备了彩色镍图案;设置不同的激光扫描速度和能量密度扫描处理不锈钢表面,亦制备了彩色图案。介绍了实验过程,分析了实验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分析显示,经过飞秒激光扫描处理的金属表面出现了纳米量级的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NC—LIPSS),在镍上形成的结构周期约为480—510nm,在不锈钢上形成的结构周期约为480~540nm。  相似文献   
154.
针对低信噪比灰度图像中弱小目标检测的难题,分析了红外弱小目标成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结构元素形态滤波与自适应阈值分割相结合的目标检测算法.利用目标运动的连续性、规律性和噪音产生的随机性,结合数学形态学结构元素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多结构元素形态滤波的管道滤波方法,通过流水线管道检测目标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红外弱小目标图像能够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并且目标检测概率高,速度快,虚警率低.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了一个新的光学势虚部的经验公式,将它连同已有的经验公式同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发现在很大的能量和温度范围内和数值计算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6.
从有限温度有限核的扩展Skprme力自由能密度,嫡密度和内能密度出发,计算了对称核物质和非对称核物质的一系列热力学性质,包括每核子内能、嫡、核物质状态方程及不可压缩系数.  相似文献   
157.
作为光电化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光电极应该具有较好的光电流响应,以及在水溶液中稳定的特性。分别以醋酸镍、钛酸四丁酯作为NiO、TiO2溶胶的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质p型NiO及p-n结型复合光阴极NiO-TiO2。复合光阴极的SEM截面形貌显示NiO层和TiO2层的厚度分别为200,130nm。光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NiO-TiO2复合光阴极的阴极光电流优于单质NiO电极的阴极光电流,并且其平带电势与单质NiO电极相比发生正向移动,这些现象都是由p-n结的内建电场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8.
通过测量EAST装置水冷系统的出入口冷却水的温差和流量,搭建了第一壁热负荷测量系统,实现了第一壁热负荷的分布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上单零偏滤器位形放电实验中,该系统测量的热负荷约占总注入能量的80%,其中,接近50%的热负荷沉积在上偏滤器区域。高的加热功率会使得第一壁热负荷更快上升。通过冷却水降温曲线拟合计算得出EAST装置上钨偏滤器水冷系统的热衰减时间约为下石墨偏滤器水冷系统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