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89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交联聚苯乙烯氨基树脂的结构与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交联度、致孔剂以及胺化试剂合成了一系列大孔氨基吸附树脂。详细研究了树脂孔结构、功能基结构与树脂脱色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首先给出了有限域上逻辑函数的Chrestenson线性谱的新定义(不同于文献[1]所给出的),如同Chrestenson循环谱一样,重新定义的Chrestenson线性谱也是有限域Fq到复数域的映射,且证明了它们之间在实质意义下可以相互线性表出;最后我们还用重新定义的Chrestenson线性谱给出了有限域上逻辑函数的反演公式.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分析以“停走生成器”为基本构件的多种钟控生成器的共同特征,建立了“一般停走生成器的概率模型”和“一般步进生成器的概率模型”,考查了它们输出序列的分布特性及其大数性质,还考查了输出序列与原序列的符合率等,有关结论可需求设计其它钟控生成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4.
HL—1装置逃逸电子扰动及硬X射线发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HL-1装置逃逸电子扰动,硬X射线锯齿振荡和软X射线锯齿振荡关联,内破裂后硬X射线发射强度到其峰值的延迟时间,被解释为逃逸电子从q=1面附近输运到等离子体边缘时间。当有电子回旋共振预电离时,硬X射线显著减少;相反,电子回旋共振加热时,硬X射线明显地增加。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解决了有限交换群上复合函数的特征谱的计算问题,定义了有限交换群上函数的相关 系数的概念,并解决了有限域上复合函数与线性映射的相关系数的计算问题,从而建立了对密码算 法中的复合变换进行线性逼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NT)改性聚N,N-二甲基苯胺(PDMA)膜,制备了新型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并用SEM、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无论MWNT是以掺杂还是先滴涂MWNT再聚合DMA多层修饰方式,均会改变PDMA膜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复合膜修饰电极比单一PDMA膜修饰电极大幅度提高了比表面积和电活化面积,同时使PDMA和MWNT更好地协同发挥其优良的电化学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层层修饰制备的聚N,N-二甲基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对香草醛的电化学响应远大于基体电极和其它方法制备的修饰电极,电催化作用显著提高,其过电位降低了148 mV,氧化峰电流约增加了6倍;其电极反应是吸附控制的不可逆氧化过程,转移电子数n为2,质子数m为1,传递系数α为0.4062,吸附量为Γ=3.527×10-9 mol/cm2;检出下限为8.0×10-7 mol/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87%。  相似文献   
107.
Rothaus在其文章《On Bent Functions》中指出代数次数为3的6元Bent函数只有3个等价类.本文则推导出代数次数为3的6元Bent函数各等价类中函数的具体结构形式,并由此给出了以任意一个代数次数是3的6元Bent函数为分量的多维Bent函数的构造法.  相似文献   
108.
二氢吲哚类染料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敏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四种二氢吲哚染料进行研究, 从中筛选出相对优秀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敏剂. 对前线分子轨道的计算表明, 二氢吲哚染料的前线分子轨道结构非常有利于染料激发态向TiO2电极的电子注入. 对真空中的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的计算表明, 二氢吲哚染料的吸收光谱与太阳辐射光谱匹配较好. 对染料分子的能级计算表明, 二氢吲哚染料的能级结构比较适合于I-/I-3作电解液的TiO2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剂. 二氢吲哚染料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 能级均比TiO2晶体导带边能级高, 能够保证激发态染料分子高效地向TiO2电极转移电子. 二氢吲哚染料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的能级比I-/I-3能级低, 保证了失去电子的染料分子能够顺利地从电解液中得到电子. 与实验数据比较, 得出在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方面, 对染料的关键要求是LUMO能级的位置. 染料分子的稳定性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化学键键长的比较表明, 二氢吲哚染料的分子稳定性基本相同.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 二氢吲哚染料1(ID1)的LUMO能级最高, 分子稳定性最好, 在酒精溶液中的吸收光谱与太阳辐射光谱匹配很好, 在同类染料中是较好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敏剂.  相似文献   
109.
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间二硝基苯催化加氢的反应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P神经网络对间二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胺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首先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结果,采用LM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再利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各种实验因素水平组合条件下间二硝基苯的转化率和间苯二胺的收率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采用苯作溶剂时,间二硝基苯的转化率较高; 采用乙醇作溶剂时,间苯二胺的收率较高; 当采用乙醇为溶剂,催化剂用量为20%,反应温度和压力分别为365 K和2.9 MPa时反应效果较好,间苯二胺的收率高达95.8%. 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表明,用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0.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ZrRh的晶体结构、弹性性质和电子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计算的B2、B19'和ZrIr结构的平衡晶格常数与相应的实验参数符合很好.从形成焓和态密度的角度来看,ZrRh的相稳定顺序是ZrIrFe BB19'B2,ZrIr结构是最稳定的.ZrIr结构的形成焓最小,说明ZrIr结构最容易生成.利用应力-应变的方法计算了ZrRh的弹性常数,表明B2、FeB和ZrIr结构是力学稳定的.B/G和泊松比均表明ZrRh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对ZrRh的态密度研究发现,增强的Rh4d态与Zr4d态杂化作用是ZrIr结构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