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化学   18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94篇
物理学   13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双边带调制的双扫频干涉测距技术,利用电-光双边带调制产生的-1和+1阶边带分别作为扫描方向相反的两个扫频信号,在接收端各获得一个频率与相对距离相关的拍频信号,通过将这两个拍频信号相乘的方式来减小由光路中扰动引起的测量误差.利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由于光路中扰动产生的测量误差.设计了实验验证系统,在光路中引入小幅振动作为扰动时,该方法对扰动的抑制比超过14dB,有效地提升了测距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2.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肉豆蔻酰基谷氨酸钠(C14GluA-Na)为模板剂,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为辅助结构导向剂, 合成了介孔材料AMS-8-NH2, 并结合XRD分析、N2吸附/脱附技术及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等技术手段对纳米孔洞材料AMS-8-NH2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AMS-8-NH2是高度有序的纳米孔洞材料, 其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3.2 nm和706 m2/g; 有机胺基团通过化学键连接在材料内表面, 这些基团的覆盖度达到25%. 以AMS-8-NH2为载体, 寡核苷酸(ODN)为模型生物分子研究在不同条件下AMS-8-NH2对ODN的吸附和释放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当ODN浓度一定时, 溶液的pH值越低, 对ODN的吸附量越大, pH=4.7时对ODN的最大负载量可达214 mg/g; 在释放过程中, 材料对ODN具有较高的缓释能力, 随环境pH值增加, 释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3.
在EAST上通过分析剩余环电压与低杂波功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了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采用归一化功率,即功率对等离子体电流、电子密度、等离子体大半径以及有效电荷数归一化,将所有数据绘制在同一曲线中,这样可以得到不同等离子体参数下的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实验得到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η0=(0.5~1.3)×1019 A.m-2.W-1,在等离子体电流Ip=277kA、低杂波功率PLH=681kW条件下,实验得到长达3s的低杂波全波驱动。  相似文献   
174.
利用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发荧光色彩转换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采用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主体掺杂高效蓝色荧光染料N-(4-((E)-2-(6-((E)-4-(diphenylamino)styryl)naphthalen-2-yl)vinyl)phenyl)-N-phenylbenzenamine (N-BDAVBi)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色彩转换膜是将有机荧光颜料VQ-D25和无机荧光粉掺铈钇铝石榴石(YAG∶Ce3+)按一定的重量比均匀分散到-[CH3CH2COOCH3]n-(PMMA)中来制备。获得了色稳定性较高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驱动电压由6升至14 V时,器件光谱非常稳定且CIE色坐标仅从(0.354,0.304)变化到(0.357,0.312),其最高电流效率约为5.8 cd·A-1(4.35 mA·cm-2),最高亮度为16 800 cd·m-2(14 V)。  相似文献   
175.
两层流体中水波在垂直薄板上的反射与透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在两层流体中表面波模态和内波模态的波浪与半潜式刚性垂直薄板 相互作用的问题. 基于特征函数展开理论,建立了两种模态入射波作用下,半潜式刚性垂直 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的计算方法,证明了对每一种模态的入射波,另一种模态波浪的反射 与透射能量是相等的. 对水面漂浮和座底半潜式薄板的反射与透射能量,以及作用在其上的 水平波浪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表明在某个频率范围内,流体的分层效应对这些水动力 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特别地,当薄板的一端位于两层流体的内界面上时,两种模态波浪 的能量转化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76.
齐晓飞  刘万传  侯春德 《色谱》1989,7(4):247-248
三氯硝基甲烷又名氯化苦,常作为合成某些染料的原料和灭鼠杀虫剂。它有较强的毒性,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6.1×10~(-6)mol/m~3。氯化苦挥发气能强烈的刺激角膜,有催泪窒息作用,浓度较高时可致人死亡。大气中痕量氯化苦的分析方法一直采用经典方法。该法操作复杂,分析周期长,误差大,并对采样人员有害。我们采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直接检测大气中氯化苦。本法采样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最小检测量可达1.8×10~(-5)mol/m~3。  相似文献   
177.
化学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许多重要理论、经验公式等都是对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整理之后抽象出来的。因此,在普通化学教学中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引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8.
果蔬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NY/T 761-2004法测定果蔬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提取溶剂量取体积不确定度、分取液体积不确定度、定容体积不确定度、标准溶液不确定度、峰面积不确定度。以甲胺磷的测量为例,对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计算,当甲胺磷检测浓度为1.091μg/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6μg/g。  相似文献   
179.
基于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了磷、氯类毒剂模拟剂甲基膦酸二甲酯(Dimethyl methylphosphonate, DMMP)、马拉硫磷和三氯甲烷的特征谱线/谱带,建立了磷、氯类毒剂模拟剂的检测方法。其中,DMMP特征光谱为P原子谱线(213.62、 214.91 nm)、 PO基团谱带(254.04、 255.50 nm)和C原子谱线(247.86 nm);马拉硫磷特征光谱与DMMP相同,但PO基团谱带与C原子谱线相对强度有明显差异,可用于二者判别;三氯甲烷特征光谱为Cl原子谱线(725.66、 754.71、 837.59、 858.60、 894.81 nm等)。针对微波功率对检测效果的影响,以DMMP为例,其特征光谱强度与微波功率在40~110 W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对于光谱收集区域的影响,实验表明,微波等离子体头部待测物特征光谱强度最高,中间和尾部依次降低。在微波功率为70 W的条件下,收集等离子体头部特征光谱,分别获得了不同毒剂模拟剂的检出限,其中,DMMP的检出限低至0.05 mg/m3,马拉硫磷的检出限为3.3 mg/m3  相似文献   
180.
郝稚传 《数学季刊》2002,17(3):78-83
本文得到两个组合数集的毕达哥斯定理的推广。(ⅰ )当n为奇数时∑[(n+ 3 ) / 2 ]t=0n +3-tt2 - ∑[(n+ 1) / 2 ]t=0n +1-tt2 2 +2 ∑[n/ 2 ]t=0n -tt · ∑[(n+ 4 ) / 2 ]t=0n +4-tt2 +4∑[(n+ 2 ) / 2 ]t=0n +2 -tt2= ∑[(n+ 1) /2 ]t=0n+ 1 -tt2 + ∑[(n+ 3) /2 ]t=0n+ 3-tt2 2 。(ⅱ )当n为偶数时∑[(n+ 4 ) / 2 ]t=0n+4-tt2 - ∑[n/ 2 ]t=0n-tt2 2 +2 ∑[(n+ 1) / 2 ]t=0n+1-tt · ∑[(n+ 3 ) / 2 ]t=0n+3-tt2 +4∑[(n+ 2 ) / 2 ]t=0n+2 -tt2= ∑[n/2 ]t=0n -tt2 + ∑[(n+ 4) /2 ]t=0n + 4 -tt2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