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董雪  曹鸿  徐雷  王志鹏  陈靖  徐超 《化学学报》2021,79(12):1415-1424
镎(Np)和钚(Pu)是核能领域两种重要的锕系元素, 其在水溶液中的配位化学对于了解和控制其在水环境中的种态分布和迁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Review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Np和Pu与环境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重点阐述了不同价态Np/Pu离子与OH、 $CO_3^{2-}$、 $SO_4^{2-}$、Cl、 $NO_3^-$、F、 $PO_4^{3-}$等阴离子之间形成的配位物种和配位热力学信息, 并对该领域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2.
在ADC(2)水平上通过轨线面跳跃方法模拟了硝酸甲酯的非绝热动力学. 结果证实该体系存在快速的非绝热动力学过程,导致了体系回到电子基态. 当动力学从S1和S2电子态开始时,光解产物是CH3O+NO2,这个发现与实验研究的结果以及更高精度的XMS-CASPT2水平上模拟出的结果一致. 在ADC(2)水平上,当动力学从S3态开始时,光解产物依然是CH3O+NO2. 该研究表明:ADC(2)方法可用于研究硝酸甲酯在长波下的光解机理,然而无法用于理解其在短波段下的光解动力学. 本文为在ADC(2)水平上处理类似化合物的光诱导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矿井传感器所收集数据的传输效率差、实时性低、丢包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矿井自主巡航解决方法,以有效收集物联网节点数据。该方法以无人机作为传输中介,根据矿井物联网节点数据生成周期性的不同差值,利用强化学习TD3(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algorithm)算法实现无人机最优路径规划。同时算法考虑并设计了符合矿井实际场景的环境、奖励值、状态信息等。提出了一种预测等待的方法,预测待采集数据产生时间并确定目标节点,无人机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前往目标节点提前等待,以实时获取矿井传感器的生成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能够自主决策实现最优路径规划,并收集节点数据;在训练回合为700时,奖励值达到峰值,算法达到收敛并具备优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84.
陈俊  徐颖  徐超  范伟雪  于俊婷  谭华 《发光学报》2022,(8):1217-1226
将烷基芴(Fluorene,FL)基团通过柔性烷基链连接到吡啶甲酸(Picolinic acid,pic)上,合成了辅助配体功能化的供体-受体(D-A)型铱配合物近红外电致发光材料(CH_(3)OTPA-BTz-Iq)_(2)Ir(pic-FL)(TPA:Triphenylamine为三苯胺,BTz:Benzotriazole为苯并三唑,Iq:Isoquinoline为异喹啉)。通过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发现,由于主配体中强D-A作用的CH_(3)OTPA-BTz结构,配合物具有强分子内电荷转移跃迁(Charge transfer transition,ICT)吸收峰和720 nm左右的光致发光峰。与此同时,(CH_(3)OTPA-BTz-Iq)_(2)Ir(pic-FL)分子中柔性烷基链和高荧光量子效率芴基团的引入,可以提高材料光致发光效率,改善材料的溶解性能和器件成膜性能,提高电致发光效率。以配合物为发光掺杂剂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最大发射峰位于722 nm左右的近红外区域,最大外量子效率(EQE_(max))为0.92%,是其母体配合物(CH_(3)OTPA-BTz-Iq)_(2)-Irpic器件效率的2.24倍(EQE_(max)为0.41%@723 nm)。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引流条对磁流体湍流的影响,采用自主开发的低磁雷诺数流固耦合磁流体相干结构模型大涡模拟求解器,对均匀磁场作用下平行层内带引流条导电矩形管和标准导电矩形管中液态金属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外加垂直流动方向的均匀磁场与流动的导电流体相互作用产生与流动方向相反的洛伦兹力,能够抑制磁流体的湍流脉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哈特曼数增大而增强。在弱导电率条件下,当Re=16350、Ha=212 时,两种管道中的流动均转换为层流流动状态。管道内壁面摩擦系数随着哈特曼数的增大而增大。引流条能在其近壁局部区域增强横向速度,有效激发湍流,但在弱壁面导电率条件下,带引流条导电矩形管壁面摩擦系数较标准矩形管大。  相似文献   
86.
87.
为探究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在对467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4因子结构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4因子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含四个因子,分别为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人力资本;2)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和人力资本对残疾大学生就业结果中的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和人力资本对残疾大学生就业结果中的月收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8.
运用软件模拟的方法优化了炉体的温场结构,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出了直径达到370 mm的高质量CaF_2晶体,晶体完整无开裂;通过精密退火处理后,晶体总体应力双折射小于10 nm/cm。  相似文献   
89.
欧阳瑒  迟磊  徐超  赵欣捷  崔振泽 《色谱》2021,39(3):281-290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容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药定喘汤用于RSV感染的治疗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由于中药体系的复杂性,其治疗机制和主要药效成分还不够明确。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中药药效,可以为传统中药治疗提供现代科学论证。该研究对大鼠各干预组分别采用中药定喘汤全方,宣、降、清分解剂以及利巴韦林灌胃治疗,正常组大鼠和RSV模型组大鼠均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取大鼠在第0、3、7天的眼底血浆进行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以研究RSV感染引起的代谢组改变、定喘汤对RSV感染相关代谢物的调控及定喘汤的主要药效来源。对检测的代谢物离子进行多变量分析,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在RSV感染及治疗进程中,中药定喘汤组与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对RSV感染大鼠产生的总体代谢调控效果类似。在3种定喘汤分解剂中,组成成分为麻黄和白果的宣法分解剂对代谢组的调控作用与定喘汤更为接近,可能为定喘汤的主要药效来源。基于配对t检验发现大鼠在感染RSV后有83种代谢物发生了显著性改变,表明RSV感染可造成大鼠多条代谢通路紊乱。第3天时中药定喘汤对包括胆汁酸、氨基酸、有机酸、脂质等在内的代谢物有治疗效果。3种分解剂中,宣法分解剂对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与定喘汤类似,而降法分解剂和清法分解剂对大鼠因感染RSV引起的酰基肉碱的异常升高有明显下调作用。各组都有维持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稳定的药效。该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价定喘汤的药效,发现了定喘汤治疗后改变的代谢物的种类及变化规律,为定喘汤的治疗机理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0.
以自制的氨基乙酸螯合树脂(NDC-AA)为吸附剂,分别研究其对Ni(II)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 H=5时,NDC-AA对Ni(II)的吸附量达到0.654mmol/g。静态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过程可采用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通过研究共存盐体系下NDC-AA树脂对Ni(II)的吸附规律,发现NDC-AA相比于商用树脂Amberlite 747和D001具有更好的耐盐性。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DC-AA树脂在处理实际废水时优选2BV/h的吸附流速。采用质量分数为4%的盐酸对吸附后树脂进行再生,多次再生后树脂吸附效果稳定。可见,NDC-AA树脂可应用于高盐重金属离子废水的高效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