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9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2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 YBa_2Cu_(3-x)M_xO_y(M=Al,Sn)系列样品正电子湮没辐射一维角关联谱的测量,系统地研究了 Cu 位替代对正电子湮没谱的影响.实验表明,Y-Ba-Cu-O 超导体的一维角关联谱由两个高斯成分组成,分别是正电子在链区和 Cu-O 平面采样湮没的反映,未能观察到相应于 Fermi 电子气湮没的抛物线部分存在.正电子湮没谱对 Cu 位元素的替代,特别是链区的替代是敏感的.正电子湮没技术可能为判断 Y-Ba-Cu-O 超导体中元素替代位置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2.
Bi系氧化物超导体的微结构与超导电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系统地研究总结了Bi系氧化物超导体的微结构特征及其与超导电性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指出CuO2面的准二维特征是铜氧化物产生超导电性的必要条件,超导电性的出现与否以及Tc的高低是由CuO2面的结构畸变程度的大小所决定的。对于Bi系氧化物,CuO2面的结构畸变与非公度调制结构的特征是相关的,随着调制波长的缩短,CuO2面的畸变加剧,反之则减弱。对于非公度调制的起因,我们的结果表明它来自于BiO层和  相似文献   
8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顺磁性金属玻璃 Zr_xCo_(100-x)(x=78,72,66.8)和 Zr_(66.7)M_(33.3)(M=Fe,Ni,Cu)的低温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σ(T)发现,在很宽的温区内,σ(T)与弱局域化理论相符.随着温度的降低,σ(T)∝T~(1/2),此规律来源于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效应,在超导临界温度Tc 附近,σ(T)∝ε~(-1/2);这是 Aslamusou-Larkin 项(AL 项)对超导涨落效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84.
袁松柳 《中国物理》1995,4(10):766-773
Based on the scaling rule: R(T, H, θ) = R(T, h), where h = H(sin2θ+cos2θ/γ2)1/2 and θ is field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ab-plane, the scaling approach i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c-axis resistances of single crystalline La1.86Sr0.14CuO4 as functions of field and its orient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anisotropy parameter γ of the system is extracted from the scaling approach, but shows an unusual temperature-dependent behavior, which is not expected by conventional theory. A phenomenological explanation of this temperature dependence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85.
实验上研究了BiSrCaCu_2O_y高T_c超导体在超导转变前不同温度下的电子顺磁共振(EPR),发现有两个具有不同的随温度变化规律的 EPR 信号存在于该样品中,其中一信号随温度升高逐渐向高场移动,相应的朗德因子 g 值从115K 时的2.78减少到310K 时的2.24,而另一信号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相应的朗德因子 g 值接近于自由电子的 g_e 值(~2.003),文中就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曹效文  张裕恒 《物理学报》1983,32(9):1191-1195
本文研究了低温凝聚InSb膜的相变和超导电性,获得了以下新的实验结果:(1)第一次电导跃变是自发的,与InSb凝聚温度无关;(2)第二次跃变发生并达到峰值后,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电导迅速减小,并伴随着结晶半导体相的形成。但实验证明它是一个亚稳结晶相,当退火温度再升高时,发生第三次跃变,形成的相也是一个金属相,但直到1.5K未出现超导电性;(3)第一次电导跃变后形成的金属相是超导的,其Tc随底板温度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7.
张裕恒  陈赓华 《物理学报》1982,31(6):749-757
本文指出如果Josephson结处在Q值足够高的谐振腔内,当Josephson频率ω=(2eV0)/h与谐振腔的本征频率ωr发生谐振时,谐振的电磁场对Josephson结自身的反馈作用将导致超流电流在一个磁通量子内随磁场的小周期振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8.
陈赓华  张裕恒 《物理学报》1982,31(7):932-938
本文指出处在高Q值谐振腔中的单结超导环,当Josephson电流的n次倍频与外腔发生谐振时,由于在腔内形成的驻波电磁场对单结超导环自身的反馈作用,将导致在原来的以φ0为周期的超流电流锯齿波振荡上迭加一个周期为φ0/n,振幅为锯齿波振幅的2/nπ的正弦形小振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9.
屈哲  皮雳  樊济宇  谭舜  张贝  张锰  张裕恒 《中国物理》2007,16(1):258-265
The double-doped La2/3+4x/3Sr1/3-4x/3Mn1-xMgxO3 samples with fixed Mn^3+/Mn^4+ ratio equal to 2/1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agnetism and transport measurements. Phase separation is observed at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T^onset c for x = 0.10 and 0.15. For x = 0.10, rather strong phase separation induces drastic magnetic random potential and result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carriers. Thus, the varlable-range hopping process dominates. For other samples, there is no or only weak phase separation above T^onset c. Thus, thermal activation mechanis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transport behaviour. For x = 0.20 and 0.25, unexpected AFM behaviour is observed at low temperature. All these results are well understood by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role of the "double-doping".  相似文献   
90.
本文主要介绍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a离子掺杂的双层钙钛矿锰基氧化物La4/3(Sr1-xBax)5/3Mn2O7(00.4范围内,低温电阻值随烧结温度增加而减小.出现这种反常行为的结果可能是由于随着Sr逐步被Ba离子取代而引起的失配效应造成结构相分离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