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以乙二醇、环氧氯丙烷、三甲胺、三乙胺、三乙醇胺、H4SiW12O40、H3PW12O40为起始原料,经开环聚合、季铵化、分子自组装,构建了系列羟基官能化聚醚杂多酸聚离子液体HPIL-1~HPIL-6。聚离子液体兼具两亲活性、酸催化活性和氧化催化活性,以其为非均相催化剂,实现了油酸连续酯化、环氧化合成环氧油酸甲酯。当原料比n(甲醇)∶n(H2O2)∶n(油酸)∶n(聚离子液体)=500∶120∶40∶1,室温下酯化反应2.5h, 65℃下环氧化反应4h,环氧油酸甲酯产率92%。聚离子液体经离心分离、溶剂洗涤、真空干燥即可再生循环使用,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张晓玲  王炳玲  陆晓梅  张琦  张正东 《色谱》2012,30(12):1241-1245
建立了室内灰尘样品中8种常见多溴联苯醚(PBDEs: 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BDE-183和BDE-209)的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GC-NCI/MS)分析方法。样品经吸尘器采集、正己烷超声萃取、浓缩后,采用GC-NCI/MS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53.2%~107.6%,日内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16.5%,日间测定的RSD为6.4%~22.6%。除了BDE-209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15 ng/g外,其他多溴联苯醚的检出限为0.003~0.015 ng/g。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简便快速,溶剂消耗量少,适用于灰尘中三溴~十溴联苯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骨水泥中甲基丙烯酸甲酯释放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以乙酸乙酯为内标测定骨水泥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释放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进行了试验并对顶空条件予以优化.在0.3~15.0 mg·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绘制标准曲线,同时加入1.05 mg·L-1内标溶液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3S/N)为94.5 μg·L-1.样品中加入1.05 mg·L-1甲基丙烯酸甲酯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平行测定5次,所得回收率为97.6%~101.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在模拟手术条件下,骨水泥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在20 min以后释放总量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4.
张晓玲  司乐飞  孟庆端  吕衍秋  司俊杰 《物理学报》2017,66(1):16102-016102
液氮冲击中In Sb面阵探测器的易碎裂特性制约着探测器的成品率,建立适用于面阵探测器全工艺流程的结构模型是分析、优化探测器结构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用底充胶体积收缩率来描述底充胶在恒温固化中的体积收缩现象,同时忽略固化中底充胶弹性模量的变化来建立底充胶固化模型,给出了底充胶在恒温固化中生成的热应力/应变上限值.借鉴前期提出的等效建模思路,结合底充胶固化后的自然冷却过程和随后的液氮冲击实验,建立了适用于In Sb面阵探测器全工艺流程的结构分析模型.探测器历经底充胶固化、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的模拟结果与室温下拍摄的探测器形变分布照片高度符合.随后模拟液氮冲击实验,得到面阵探测器中累积的热应力/应变随温度的演变规律,热应力/应变值极值出现的温度区间与液氮冲击实验结果相符合.这表明所建模型适用于预测不同工艺阶段中面阵探测器的形变分布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Ni-Cu/La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u质量分数的Ni Cu/La2O3双金属催化剂,考察了金属浸渍顺序和Cu质量分数对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BET、XRD、TPR和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Cu助剂的添加对Ni/La2O3催化剂的活性有一定的改进作用,其中浸渍顺序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共浸渍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相对较好;Cu质量分数为5%~7%时催化剂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XRD等测试表明,Cu和Ni金属由于相同的晶型结构及离子半径在制备过程中形成了双金属固溶体,提高了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减少了Ni晶粒的烧结聚集长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控制理论与仿真技术对一个简单的制造/再制造物流系统建模。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因为这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着重分析了回收率以及再制造过程生产提前期对该混合系统的牛鞭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回收率与再制造生产提前期不影响该系统的稳定性;回收率越高。牛鞭效应则越小。这表明回收产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吸收客户需求的波动性,特别的是,该混合系统的牛鞭效应总是小于单纯制造系统;而越长的再制造提前期对牛鞭效应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7.
作为HIV侵染细胞的蛋白质机器,包膜蛋白gp120利用序列变异和结构柔性等策略逃避宿主免疫识别,是病毒呈现出不同中和表型的主要原因.尽管HIV中和表型的分子机制已被初步探索,但其热力学相关的分子基础仍待进一步阐明.本研究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极端中和表型HIV毒株(中和抵抗毒株H061.14与中和敏感毒株R2)的gp120结构模型,在逐渐升高的温度梯度下进行了高温分子动力学模拟,以研究二者在结构稳定性、解折叠和构象柔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HIV中和表型与gp120的热力学性质呈正相关,与解折叠程度无必然关联.各温度下gp120的结构偏差、天然接触含量、构象群体分布,以及单残基柔性的比较清楚地说明,中和敏感比中和抵抗gp120表现出更大的结构偏差、更多的构象状态和更高的构象柔性,但两者具有相似的解折叠程度.由极端中和表型HIV包膜蛋白gp120显著不同的热力学性质可以推断,HIV很可能利用gp120的热力学性质来调节其构象,进而平衡病毒侵染和免疫逃避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极端中和表型HIV包膜蛋白gp120的在构象柔性和结构稳定性上的差异,同时还从高温解折叠热力学的角度明确了...  相似文献   
18.
液氮冲击中锑化铟焦平面探测器形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晓玲  孟庆端  张立文  耿东峰  吕衍秋 《物理学报》2014,63(15):156101-156101
液氮冲击中锑化铟红外焦平面探测器(InSb IRFPAs)的形变研究对理解探测器结构设计可靠性、预测探测器耐冲击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液氮冲击结束时模拟得到的InSb IRFPAs形变分布与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降温过程中累积热应变完全弛豫的设想,升至室温后的模拟结果重现了室温下拍摄的InSb IRFPAs典型形变分布特征.经分析认为室温下拍摄的InSb IRFPAs表面屈曲变形源于底充胶固化中引入的残余应力应变,变形幅度随降温过程逐步减弱,至77 K时完全消失,升温过程则依据弹性变形规律复现典型棋盘格屈曲模式.这为后续InSb IRFPAs结构设计、优化及耐冲击寿命预测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测定室内灰尘样品中39种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吸尘器采集、正己烷-二氯甲烷(1:1,v/v)超声萃取、浓缩后,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GC-MS/MS)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测定。结果表明,39种PCBs在30 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在0.1~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10~0.999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57.2%~120.3%,日内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24.7%,日间测定的RSD为0.6%~29.9%,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003~0.2080 ng/g。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简便快速,溶剂消耗量少,适用于灰尘中多种多氯联苯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以Ar+10%H2(体积分数)H2及N2为载气,采用射频PCVD技术在40Cr钢表面制备了BN膜,对沉积BN膜进行了FTIR,TEM和SEM等分析,并对不同载气下膜与基体的结合力,膜层残余应力,硬度及耐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N膜中,c-BN含量分别为58.1%,27.7%和27.4%,膜厚分别为4.6μm,2.0μm和3.3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