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30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Ca3B2N4为触媒,在高温高压下对六角氮化硼进行处理,在六角氮化硼与触媒的交界处得到了被金属膜包覆的立方氮化硼晶体。这表明六角氮化硼到立方氮化硼的转变与人造金刚石的膜生长机制类似:立方氮化硼晶体在触媒与六角氮化硼接触处择优成核,在生长着的立方氮化硼与六角氮化硼之间存在着金属薄膜,该膜对立方氮化硼“基元”有输运作用。随着该金属膜向六角氮化硼区的推进,在其后留下生长的立方氮化硼晶体。  相似文献   
22.
Lys-Lys诱导的金纳米粒子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利用赖氨酸分子作为连接剂将金纳米粒子组装成有序的纳米结构.首先通 过赖氨酸的氨基与金纳米粒子的作用将其固定在粒子表面,然后通过氨基酸的缩合 将金纳米粒子连接成有序的纳米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形成的纳米粒子网 络结构中,相邻粒子之间的距离约为1.5m,与由两个赖氨酸缩合而成的二肽(Lys- Lys)长度相符.  相似文献   
23.
Self-assembly of a pair of complementary molecular components, 5-(4-dodecyloxyben-zylidene)-(1H,3H)-2,4,6-pyrimidinetrione (PB12) and 4-amino-2,6-didodecylamino-1, 3, 5-triazine (M12)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ogram,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TIR and X-ray diffraction. It is found that after mixing equimolar amount of PB12 and M12 at room temperature, not only triply complementary hydrogen bonds are formed between PB12 and M12 but also further self-assembly of the supermolecules based on network of hydrogen bonds occurs via π-π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self-assembly of the supermolecules, π-π interactions are induced by delocaliz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HOMO of M12 and the LUMO of PB12,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supramolecular nanotube with a layered structure bearing a d value of 0.41 nm and PB12 and M12are arranged alternatively between adjacent supermolecules.  相似文献   
24.
普小云  王骏 《计算物理》1999,16(2):135-140
建立了用于表面单分子膜研究的垂悬液滴球体模型,所此模型,计算了表面活性剂荧光分子的偶极矩强度分布,分子密度分布以及荧光强强度分布。计算结果和罗丹明B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实验图像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5.
Two complemental 2′-phosphorothioate oligo-DNA compounds were used as linker molecule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symmetry-breaking mechanism to direct the assembly of 13 nm Au nanoparticles into aggregates with anisotropic opt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6.
前言     
<正>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汽车技术经历着燃料多元化、动力电气化等重大技术变革.发展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共同努力的目标.然而,电动汽车用关键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目前存在能量密度低、一次充放电运行距离短等缺点,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应用.世界各国政府、各大公司和各种组织机构,在规划、资金、技术等方面相互联合,加快动力电源的发展,以实现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变.为了加速发展"更加不依赖资源,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我国已公布了《节能与新能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α-蒎烯与二氯卡宾的加成物3为原料,合成了马鞭草烯醇的类似物2,7,7-三甲基三环[4.1.1.0^2,^4]-5-辛醇及其酯类和醚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28.
胡家骏  李先胤 《大学物理》1994,13(10):29-31
本文介绍了几种导泡利矩阵的方法。从传动和角动量关系出发,而不直接应用自旋算符和轨道角动量类比,从而更一般地导出泡利算符对易关系和矩阵表示,更有普遍意义,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29.
本文用衍射理论研究了薄介质情况下的Z-scan法,分析了通常用Z-scan法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对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使用Z-scan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对介南中五阶非线性效应较强情况下及介质在饱和非线性折射率情况下的Z-scan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非线性性折射率及其它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0.
压电智能结构拓扑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电材料因其变形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易于制作成小型化元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精密驱动、振动控制、精确定位等领域。改变压电智能结构中压电元器件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参数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力学性能,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和研究。拓扑优化作为有效的优化工具,已经成功应用于压电智能结构的优化设计中。本文首先阐述了压电智能结构拓扑优化的背景和意义,简要回顾了压电智能结构主动控制及分析方法,并综述了面向结构静变形控制的压电智能结构优化、面向振动控制的压电智能结构优化、压电俘能器的设计与优化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简单归纳压电智能结构拓扑优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