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438篇
化学   752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97篇
物理学   5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利用第一性原理,设计并研究了一类基于单臂碳纳米管的分子封装的分子体系.计算表明,半环葫芦脲类化合物可有效封装碳纳米管,引入微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碳纳米管的电子态能级结构分布 仅带来微弱影响.半环葫芦脲分子与碳纳米管在管径方向的一维电子态波函数充分耦合,进而有效改变了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波函数在管径两头的分布以及相应的电子布居浓度.基于电子输运的模拟,发现半环葫芦脲分子在碳纳米管一维方向滑动时的某个电压下的电导变化可准确反映电子态波函数在相应分子导电通道上的一维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XMg O·YMg(OH)2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含氟水p H值、温度、含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宽的p H(3.4~8.4)值和水温(22~51℃)范围内,XMg O·YMg(OH)2对水中氟离子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室温下0.4g XMg O·YMg(OH)2可将100m L浓度为30mg F-1·L-1含氟水处理为符合含氟标准的饮用水。氟离子在XMg O·YMg(OH)2上的吸附速率较大,30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在50min内达到饱和吸附,室温下饱和吸附量为13.46mg·g-1。净化水呈微碱性,含有5.68~15.07mg·L-1Mg2+,有益于人体健康。吸附饱和后的XMg O·YMg(OH)2经焙烧再生,除氟率可达81%。  相似文献   
83.
利用XANES技术研究了酸处理对义马煤的比表面积、体相及表面硫形态分布和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酸处理过程中部分镶嵌于有机质中的矿物质被脱除导致部分闭合孔打开,煤的比表面积有所增大。HCl-HF和HCl-HF-HNO_3处理脱除了煤中大部分矿物质和无机硫,由于HNO_3的强氧化性,YMN中亚砜和砜硫化物的相对含量均高于YMR和YMD。相比煤样体相,酸处理过程对表面形态硫的分布产生了更为明显的影响。酸处理煤样热解含硫气体释放量减少,但由于大部分碱性矿物质的脱除和煤中易分解形态硫相对含量的增加,含硫气体释放率增加。不同形态硫之间的内部转化使得酸处理煤焦中主要形态硫的分布更为均匀。通过HCl-HF-HNO_3处理可以有效地脱除煤中矿物质及无机硫,并改变煤中形态硫分布,从而为高灰分、富含黄铁矿的高硫煤的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4.
徐众  吴恩辉  李军  侯静  黄平  蒲权文 《化学通报》2020,83(5):453-458
用活性炭(AC)作为支撑材料,石蜡(PW)、十六酸(PA)和硬脂酸(SA)作为相变主材,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AC/PW、AC/PA和AC/SA复合相变材料,并考察了其热-电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时有机质均不会泄漏;复合材料充-放热过程中温度场分布都比较均匀,热循环会使材料导热性能略有下降;此外,三种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均随压力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5.
张宇  王世兴  杨蕊  戴腾远  张楠  席聘贤  严纯华 《化学学报》2020,78(12):1455-1460
利用前驱物形貌导向法,成功制备了Co9S8/MoS2异质结构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碱性析氢反应(HE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其在10 mA·cm-2处的过电势仅为84 mV.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自旋共振(ES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同步辐射(XAFS)等表征,证明了CoS2/MoS2在H2氛围下煅烧形成Co9S8/MoS2的过程中,CoS2中Co的配位模式从部分八面体向Co9S8中的四面体转变,这种转变可活化MoS2的惰性平面,从而使其更有利于吸附H*.除此之外,接触角数据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有利于电解液渗透及气体分子的迅速扩散,从而促进HER反应速率.由于异质结构间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该催化剂可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本工作基于Co9S8/MoS2异质结构的成功构筑及对其HER催化机理的充分探讨,为后续硫化物异质结及其在电催化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6.
为满足微量固体粉末荧光检测要求,采用薄层制样法,改变黏结剂种类、黏结剂的用量、涂层厚度以及后处理方法来进行其制样工艺优化。 结果表明:以聚乙烯醇做黏结剂、1∶5的固液比、在50 ℃烘干30 min、涂片次数3层的薄层制样优化工艺可满足荧光固体测样的要求。采用t检验比较固体样品池装样和薄层制样法的荧光检测结果发现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薄层制样优化工艺的需样量较样品池减少90%。  相似文献   
87.
使用MCVD法结合溶液掺杂技术制作了铒铋镓共掺的石英基光纤.根据光纤吸收谱,得出其中铒离子浓度是5.24×1025/m3.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透射率测定掺铒光纤的团簇率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相比于以前的方法更简单有效.利用该方法,测得了自制铒铋镓共掺光纤中团簇率.通过与前人的结果相比较,充分说明铋和镓的掺入大大提高了铒离子在石英基光纤中的溶解度,抑制了铒离子形成团簇.  相似文献   
88.
尚志远  梁昭燕 《物理》1992,21(3):139-143
本文较全面的介绍了声致生物效应的研究内容,包括超声生物效应,次声生物效应以及噪声生物效应,并综述了近年来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地分析了其作用机理与一些疾病的关系.文章最后阐述了声致生物效应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各种CAI课件、软件或资料大量涌现,关于CAI的论文或报导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看来在课堂中使用CAI已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0.
本文观察并比较了杜仲茎部剥皮后,完全暴露的与立即包以透明和黑色塑料薄膜的,再生树皮的组织分化过程。结果在暴露的和包以透明塑料薄膜的树干上,新的维管形成层都在较深层的未成熟木质部中发生,而包黑塑料薄膜的,则在愈伤组织与木质部交界处的未成熟木质部或愈伤组织中发生。这种新形成层的早期分化很象原形成层,向内分化出螺纹管胞和导管,向外形成筛胞状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