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438篇
化学   752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97篇
物理学   5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太阳远紫外辐射是临近空间能量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临近空间环境对太阳爆发活动的响应是有待深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对太阳远紫外在中高层大气的辐射特性进行研究,是研究临近空间大气成分与密度变化、光化学反应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基础。利用FISM2耀斑模型计算的远紫外数据和MSIS-E-00模型提供的地球中高层大气数据,将120~190 nm的太阳远紫外辐射分为7段,使用基于Lambert-Beer定律的大气辐射传输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11年间的150组耀斑数据,利用时间滞后互相关(TLCC)评估了太阳远紫外辐射和软X射线的耀斑峰值时间差,使用最小二乘法(LS)计算了二者的耀斑峰值流量关系,然后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方法计算了耀斑爆发时太阳远紫外在临近空间(20~100 km)的光谱特性、流量变化以及加热率变化,最后计算了太阳远紫外辐射在地球大气中的沉积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太阳耀斑爆发过程中,远紫外辐射的流量出现明显变化,流量峰值比软X射线提前240 s左右;远紫外辐射与软X射线的流量峰值近似线性相关,大于140 nm波段的系数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大;在20~100 ...  相似文献   
122.
Na3PO4作为化学蓄热材料具有蓄热温度低、蓄热密度高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太阳能低温蓄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纯材料易潮解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以活性炭作为多孔基体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w)分别为0.3、0.5、0.8的活性炭基Na3PO4(R-AC@Na3PO4)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和蓄热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30?C以及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加入能够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水合速率,在Na3PO4负载量为0.3、0.5、0.8时,复合材料达到水合平衡时间仅为纯材料的30%、35%、40%;复合材料的蓄热密度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而上升,在0.8的负载量时,可达到675 J·g-1最大蓄热密度,为纯材料的70%。研究为低温化学蓄热材料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3.
通过二维粒子模拟(particle-in-cell)方法研究了强激光与亚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近前向光子加速机制.该机制利用强激光在亚临界密度气体传输过程中的电离效应产生在纵向和横向上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电子等离子体.在纵向上,入射激光电离氦气产生一个陡峭的电子密度前沿分布.在密度前沿处,入射激光与电子等离子体波作用发生近前向散射.散射光频率较激光频率增大,在频谱中产生了第一个特征峰.在横向上,密度不均匀造成电子等离子体波具有不同的相速度并与入射激光相互作用,使入射激光发生近前向散射,在频谱中产生了第2个特征峰.由于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较电子等离子体波的密度扰动大得多,因此基于微扰理论的散射模型和色散关系,如受激拉曼散射,无法解释频谱中两个特征峰的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下,入射激光、电子等离子体波和散射光三者之间仍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的三波耦合关系.这能够解释两个特征峰对应的频率和强度增长过程.该研究对于强激光在亚临界密度气体传输过程中的频谱演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利用激光同轴全息技术诊断冲击加载下金属材料微喷场的过程中,材料喷射密度过大或喷射面积过大等因素导致激光无法穿透微喷场,从而影响微喷粒子的全息图记录和再现等情况,提出了2种密度控制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装置,在实验中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铅、锡等材料微喷粒子场的全息图,通过再现处理给出了微喷粒子的空间分布、大小、数量等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125.
朱新远 《高分子科学》2015,33(5):680-687
It is found that the fluorescence of aliphatic poly(amido amine)s including linear and hyperbranched ones can be dramatically enhanced by simple aggregation of polymer chains, at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variety of intra- and interchain clusters with shared lone-pair electrons and the restriction of intramolecular motions. Thanks to the combination of strong solid fluorescence and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these non-conjugated polymers becom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bioimaging such as bacterial detection. This finding not only extends th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 systems from conjugated compounds to non-conjugated materials, which expands the bioapplication range of AIE systems, bu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exploration of novel unconventional luminogens.  相似文献   
12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分别以蛋白为检测对象和以药物为检测对象,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恩诺沙星(E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两种不同分子作为检测对象均表明EFLX与BSA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作用力类型以疏水作用为主。基于实验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以EFLX为检测对象所得的结合常数远大于以BSA为检测对象的结合常数。这表明以药物为检测对象的荧光光谱法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传达药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信息。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得到了紫外光谱法的验证。此外,考察了离子强度对EFLX-BSA体系的影响,通过EFLX与曙红B(EB)、盐酸柔红霉素(DH)、赫斯特荧光染料(Hoechst)的竞争实验,推测了EFLX与BSA的结合方式为沟槽式。  相似文献   
127.
合成了一系列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在醛醇缩合反应中.醛醇缩合产物由于极好的溶剂性质等被广泛用作溶剂和试剂.离子液体[BSmim][OTf]在甲醛和乙二醇缩合生成1,3-二氧五环的反应中表现出了极好的催化活性,甲醛转化率和主产物1,3-二氧五环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96.1%和92.4%.对影响离子液体催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并对催化反应中的离子液体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料比进行了考察.通过Hammett酸度函数法测定了所用到离子液体的酸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酸性与其在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顺序完全一致,酸性越强催化性能越好.结合实验给出了离子液体[BSmim][OTf]催化甲醛和乙二醇缩合反应的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催化剂体系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反应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实现了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目标,产物易分离,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并将该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进一步应用到其他醛(酮)醇缩合反应中.  相似文献   
128.
周航  崔江维  郑齐文  郭旗  任迪远  余学峰 《物理学报》2015,64(8):86101-086101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 集成小尺寸绝缘体上硅器件的芯片开始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 使得器件在使用中面临了深空辐射环境与自身常规可靠性的双重挑战. 进行小尺寸器件电离辐射环境下的可靠性试验有助于对器件综合可靠性进行评估. 参照国标GB2689.1-81恒定应力寿命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总则进行电应力选取, 对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进行了电离辐射环境下的常规可靠性研究. 通过试验对比, 定性地分析了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对器件敏感参数的影响, 得出了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随着时间参数的变化, 在不同阶段对器件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总剂量效应与电应力的共同作用将加剧器件敏感参数的退化, 二者的共同作用远大于单一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9.
考虑煤中吡啶六元环与其他杂环的结合形式,对四种典型的吡啶型氮杂环结构及其热解中间产物中各键的Mayer键级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比Mayer键级的大小判断热解时最易发生断裂的键,进而对吡啶型氮热解时氮的逸出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吡啶型氮热解产生的含氮污染物主要是HCN;由于吡啶环与其他环结合方式的不同,氮的逸出过程也有差异。利用高频炉快速热解装置对吡啶和吖啶两种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以验证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吡啶和吖啶热解时虽有少量NH3生成,但含氮污染物仍以HCN为主,实验结果可为计算所得的结论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30.
生物质焦油模拟物重整制取富氢气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化床作为反应器,进行生物质焦油模拟物(苯)催化重整制取富氢气体的实验研究,主要探究实验温度(780℃~900℃)、水蒸气/焦油模拟物质量比S/T (3.0~6.0)、床高(5.0cm~20.0cm)和床料(催化剂)对焦油模拟物重整制取富氢气体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焦油模拟物重整制取富氢气体的理想操作工况分别是温度为860℃~900℃,S/T 值为5.0,床层高度为15.0cm~20.0cm;通过比较,在上述理想操作条件下,合成的碱土金属催化剂(20CaAl)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而其改性后的SCaFeNiAl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活性。在SCaFeNiAl作用下,焦油模拟物重整过程的活化能为58.87kJ/mol,指前因子为1.36×107h-1,且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H2体积分数为67.28%,H2产率为303.50g/kg-tar,焦油模拟物转化率为95.93%,总气体产率为5.05m3/kg-t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