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20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We study the colour-locked twin-noisy-field correlation effects in the fifth-order nonlinear susceptibility of ultrafast polarization beats in a cascade four-level system. More importantly, the fifth-order phase-sensitive heterodyne detection of ultrafast polarization beats has been exploited. The fifth-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can be controlled and modified through the colour-locked correlation of twin noisy fields. Thus, this method with the phase dispersion information is a good way to measure the real and imaginary parts of the fifth-order nonlinear susceptibility.  相似文献   
182.
Based on both very obvious isospin effect of the neutron-proton number ratio of nucleon emissions (n/p)nud on symmetry potential and (n/p)nucl's sensitive dependence on symmetry potential in the nuclear reactions induced by halo-neutron projectiles, compared to the same mass stable projectile, probing symmetry potential i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isospin-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with isospin and momentum-dependent interactions for different symmetry potentials U;ym and U2^sym. It is found that the neutron-halo projectile induces very obvious increase of (n/p)nucl and strengthens the dependence of (n/p) l on the symmetry potential for all the beam energies and impact parameters, compared to the same mass stable projectile under the same incident channel condition. Therefore (n/p)nucl induced by the neutron-halo projectile is a more favourable probe than the normal neutron-rich and neutron-poor projectiles for extracting the symmetry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83.
制备了五种对水稳定性好、带-SO3H官能团的磺酸类BrФnsted酸离子液体,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电喷雾质谱(ESI-MS)、热重分析(TG)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离子液体与预期设计的结构一致,离子液体纯度大于95%;热重分析发现离子液体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液态范围,其分解温度均高于300℃;五种离子液体均存在四种离子存在形式,H 可以单独以离子形式存在,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仅有两种离子存在形式。另外,研究了离子液体在常用溶剂中的溶解性,发现制备的离子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不溶于乙醚、甲苯和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184.
题:当 x=2-3~(1/2),求代数式:(7+43~(1/2))x~2+(2+3~(1/2))x+3~(1/2)的值.解等此题一般是直接把 x 的值代入所求式进行计算.而事实上,只要善于将7+43~(1/2)变形为(2+3~(1/2))~2,这题应用代入法也的确是非常简单的.但如果我们设想把各项系数变化一下,比如把二次项系数7+43~(1/2)改变为11+73~(1/2),把一次项系数改成3+  相似文献   
185.
彭依  张伟  左防震  吕浩莹  洪凯骏 《电化学》2021,27(4):456-464
二硒化钼是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材料,凭借其具有较快的离子迁移率、较弱的范德华力的层状结构,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研究中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在镁离子电池应用中表现出潜在的研究前景。然而,有关二硒化钼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报道多集中在如何提高储锂性能上,对其离子存储机理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在储镁性能和机理上均没有报道。本项工作通过湿化学和高温煅烧两步法合成了二硒化钼纳米球,当二硒化钼纳米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展示了高于100 mAh·g-1的优异高倍率容量;同时,作为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在20 mA·g-1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了120 mAh·g-1的高储镁可逆容量。另外,通过电化学、原位和非原位X射线衍射表征技术,分别揭示了二硒化钼纳米球低平台发生的转化式和高平台发生的类锂硒电池反应并存的储锂机理,以及赝电容式为主,嵌入式为辅的储镁机理。本项工作不仅为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材料的储锂机理提供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新型层状储能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6.
采用固相法、 共沉淀法、 柠檬酸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Al2O4尖晶石, 在浆态床反应器上对其进行一氧化碳加氢反应活性评价, 并对CuAl2O4尖晶石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 不同方法制备的CuAl2O4尖晶石在织构参数、 表面富集程度和分解还原性能上存在明显差异, 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 固相法所制尖晶石的孔径和孔容大, CuAl2O4表面富集程度最高, 致使尖晶石分解不完全, 但是其分解释放的CuO全部被还原, 且Cu+/Cu0占比相当高, 有利于提高产物中C2+OH选择性(达到31.1%). 而表面富集程度相对低的其它3种尖晶石分解完全, 但部分CuO未被还原, 且还原产物中Cu0占比提高, Cu0γ-Al2O3发生协同作用促进二甲醚的生成, 其选择性最高可达72.9%.  相似文献   
187.
通过简便的方法制备了炭负载Pd/Ce双金属催化剂,利用Pd/Ce双金属催化剂的协同效应提高催化剂对Heck反应的催化效率。 以碘苯与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5 h,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和三丁胺(Bu3N)作为碱的条件下,炭负载Pd/Ce双金属催化剂对丙烯酸和碘苯的Heck芳基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产率达到70%以上。 另外,该催化剂属于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剂易与反应溶液分离;也可以重复利用,使用3次反应产率仍达到66.9%,显示了炭负载Pd/Ce双金属催化剂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8.
2-取代的苯氧甲基苯并咪唑、咪唑分别与酰氯在缚酸剂存在下反应,制备了24个新的1-酰基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及1-苯氧乙酰咪唑衍生物.后者容易吸水,转变成相应的铵盐.所制得的化合物中某些经小麦垂直生长法测定表现出一定的促进或抑制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189.
聚丙烯酸凝胶的动态行为及温敏相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酸凝胶的动态行为及温敏相变.以相关长度(ξ)及扩散系数(D)表征动态行为.交联度,聚合物浓度及引发剂用量对ξ和D影响的规律是,随交联度增加,ξ和D分别减小及增大;聚合物浓度高,扩散系数大;引发剂用量增大,ξ向变小的方向发展.温敏相变的规律是,随温度升高,D增加,ξ下降,并且ξ分布范围逐渐变窄;随温度下降,因χ 诱发的微脱水收缩作用而导致相分离,出现浊度;交联度愈高,出现相分离的温度愈高.  相似文献   
190.
本文研究了在三种不同波长的脉冲激光(365 nm, 560 nm和1064 nm)辐照下超声Cl_2分子束与多晶Ta表面的化学反应动态学. 由四极质谱和飞行时间增(TOF)测定了产物的质量分布和速度分布. 该反应的主要产物为TaCl, TaCl_2, TaCl_3及TaCl_4; 它们的TOF谱都可用Maxwell-Boltzmann分布拟合, 所得的平动温度分别在500 K—1500 K范围内. 测定了各种产物相对产率与激光能量密度和入的Cl_2分子平动能的关系. 此外, 对此气-固表面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