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5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统计分析方法在市场调研前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 ,对在众多的区域市场中如何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市场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一个关于在新产品上市的营销策划中如何进行营销试点市场的选取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2.
建立了逐步合成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2-脱氧-2-氨基葡萄糖寡糖链的通用方法。采用邻苯二甲酰基保护氨基、硫代苯基为还原末端的离去基团,以氨基葡萄糖为起始原料,几种保护的几丁寡糖及结构类似物被合成:3-O-乙酰基-4,6-O-亚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1→4)-(3-O-乙酰基-6-O-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甲苷(4)、3-O-乙酰基-4,6-O-亚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1→4)-(3-O-乙酰基-6-O-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1→4)-(3-O-乙酰基-6-O-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甲苷(6)、3-O-乙酰基-4,6-O-亚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1→3)-(4,6-O-亚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甲苷(8)、3-O-乙酰基-4,6-O-亚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1→3)-(4,6-O-亚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b-D-吡喃葡萄糖)- (1→3)-(4,6-O-亚苄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 b-D-吡喃葡萄糖甲苷(10)。所合成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确证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3.
以甘露聚糖肽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1H-NMR法测定多糖产品中的多糖含量。以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内标,考察了弛豫延迟时间和采样次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选定核磁共振参数弛豫延迟时间1 s,采样次数16次。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精密度。在对甘露聚糖肽定性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绝对定量方式测定了甘露聚糖肽实际样品的多糖含量,结果与苯酚-硫酸法一致。该方法专属性高,操作方便,结果准确,不仅可用于甘露聚糖肽中多糖含量的测定,还可用于其它结构明确的多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4.
选取了三种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并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热重分析技术、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探究了这三种瓜环与药物分子地丹诺辛(DDI)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瓜环与DDI之间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DDI与Q[7]、Q[8]发生了主客体作用,地丹诺辛的呋喃环基团进入了瓜环的空腔。而且形成包结配合物后,DDI的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而DDI与TMeQ[6]并没有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55.
苯并咪唑与氯化苄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得到1—苄基苯并咪唑,1—苄基苯并咪唑再与氯化苄进行N—苄基化反应即制得1,3—二苄基苯并咪唑盐,总产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56.
宋桂林  罗艳萍  苏健  周晓辉  常方高* 《物理学报》2013,62(9):97502-097502
采用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BiFeO3和Bi0.95Dy0.05Fe1-xCoxO3 (x=0, 0.05, 0.1, 0.15)陶瓷样品. 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样品的主衍射峰与纯相BiFeO3相符合且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 随着Co3+掺杂量的增大, Bi0.95Dy0.05Fe1-xCoxO3样品的主 衍射峰由双峰(104)与(110)逐渐重叠为单峰(110), 当掺杂量x>0.05时, 样品呈现正方晶系结构; SEM形貌分析可知: Dy3+, Co3+共掺杂使BiFeO3晶粒尺度由原来的3—5 μ减小到约1 μ. 室温下, BiFeO3样品表现出较弱的铁磁性, 随着Dy3+和Co3+掺杂, BiFeO3样品的铁磁性显著提高. 在外加磁场为30 kOe的作用下, Bi0.95Dy0.05Fe1-xCoxO3 (x=0.05, 0.1, 0.15)的Mr分别为0.43, 0.489, 0.973 emu/g; MS分别为0.77, 1.65, 3.08 emu/g. BiFeO3和Bi0.95Dy0.05Fe1-xCoxO3样品磁矩M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Dy掺杂使BiFeO3样品的TN由644 K升高到648 K, 而TC基本没有变化. Dy和Co共掺杂导致BiFeO3样品磁相变温度TC由870 K降低到780 K, 其TC变化主要取决于Fe-O-Fe反铁磁超交换作用的强弱和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关键词: 铁磁电材料 磁滞回线 磁相变温度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15种不同取代基苯酚衍生物在纳米金/玻碳 (Au/GCE) 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测试表明:该电极对15种苯酚衍生物的电化学反应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电催化作用;与GCE和平面金电极相比,苯酚衍生物的氧化峰电流均有所增加,氧化电位受待测物反应活性影响较大;水杨酸在Au/GCE电极上响应迅速,电流灵敏度是GCE电极的1.8倍;该电极可用于多种苯酚衍生物的痕量测定.  相似文献   
58.
史艳萍  陈宝泉  麻静  刘玉明  李彩文 《化学学报》2011,69(21):2561-2566
根据活性基团拼合原理, 用2-氯硒基苯甲酰氯和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缩合合成了10个新的2-(2-取代- 1,3,4-噻二唑-5-基)-苯并异硒唑-3(2H)-酮衍生物(6), 并通过IR, 1H NMR, 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 采用CCK-8法测试了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表明, 化合物6h对人体肺癌细胞A-549, 化合物6a, 6b, 6d, 6e, 6f, 6g, 6h, 6j对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 化合物6a, 6b, 6d, 6e, 6f, 6g对人体肝癌细胞SSMC-7721抑制活性均强于阳性对照药依布硒啉, 且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9.
本文主要是针对网页浏览器在其界面和功能方面的不足,保留了现有Web浏览器所具备的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在Windows平台下,设计并开发出基于IE内核的具有维、哈、柯文特色的Web浏览器。主要内容包括了介绍向浏览器中嵌入维、哈、柯文字库及输入法技术,实现网页地址转换和文种转换等功能,在浏览器上实现汉、维、哈、柯四种语言来支持用户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60.
探讨了宫内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1 38例维汉母子 (维 5 9例 ,汉79例 )血铅测定由上海儿童铅中毒防治中心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NBNA方法做新生儿2 0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表明 ,( 1 ) 1 38例产妇血铅 ( 1 2~ 2 67) μg/L ,新生儿脐血铅 ( 1 0~ 2 5 2 )μg/L ,维、汉母子血铅均呈高度正相关 (r =0 80 4 7,0 7898,P <0 0 1 )。其中维吾尔族孕妇及新生儿脐血铅均高于汉族 (P <0 0 1 ,P <0 0 5 )。血铅≥ 1 0 0 μg/L的孕妇 5 3例 ( 38 4 1 % ) ,新生儿 4 8例 ( 34 78% )。 ( 2 )新生儿脐血铅水平和新生儿神经行为 (NBNA)总评分及行为能力评分呈负相关 (P <0 0 1 ) ,主要影响新生儿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及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 (P <0 0 5 ,P <0 0 1 )。提示本组维汉孕妇及新生儿脐血铅水平可以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功能 ,且新生儿铅中毒在本地区有一定比率 ,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