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362篇
化学   725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89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62篇
物理学   69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壳聚糖抗菌活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70  
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研究了壳聚糖的浓度,脱乙酰化度、分子量、及环境P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抗菌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壳聚糖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浓度和脱乙酰化度的提高,抗菌活性增强;随分子量的增加,抗菌活性出现先增强而后略有减弱的趋势,转折点在9.16*10^4前后;在PH为6.5左右,抗菌活性最优,通过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壳聚糖齐聚物(Mw=8000)与大肠杆菌作用的观察,发现具有抗菌性的壳聚糖齐聚物进行到了细菌细胞的内部,用扫描电镜观察分子量为27.4*10^4的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发现壳聚糖使菌体凹陷变形,并伴有自溶现象。  相似文献   
72.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既多又抽象,没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很难理解和辨析清楚。二维图缺乏空间感;实物模型只做出一个晶胞,其重复规律不直观。VESTA晶体结构软件能够根据需要构建多个三维晶胞,即超胞,可以很直观地显示出晶体结构的特点。本文通过几个教学实例,说明VESTA软件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拓展晶体结构的认知领域,提高学习兴趣与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73.
采用固相-液相两步混合法制备了由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纳米片(GNPs)组成的CNTs-GNPs复合载体。以乙二醇还原法将Pd纳米粒子沉积于复合碳载体上,制得Pd/CNTs-GNPs催化剂。以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催化剂的形貌、组成和结构;以电化学方法考察催化剂的甲醇电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d/CNTs-GNPs(1/4)(GNPs质量分数为1/4)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表面积和较高的甲醇电氧化活性,其甲醇氧化峰电流密度可达Pd/CNTs催化剂的1.97倍。催化剂的高活性得益于CNTs-GNPs载体的一维/二维复合结构使Pd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计时电流实验表明,与单一载体负载Pd催化剂相比,复合载体负载Pd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74.
颜静  耿旺昌  姚东东  闫毅 《化学教育》2020,41(14):32-36
设计了基于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系列实验教学,包括:单体和引发剂精制、RAFT试剂合成、不同单体的RAFT/ATRP聚合、RAFT聚合制备嵌段聚合物、ATRP制备嵌段聚合物等。这些实验环环相扣,互相支撑,又有着明显的对比效果。这种尝试有效改进和扩充了常规高分子合成教学中的自由基聚合部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5.
吴炜星  王莹 《电化学》2023,29(1):2215004-46
由于巨大的潜在市场,乙烯的电化学氧化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目前,主流的电化学氧化法仍以依赖于氧化还原媒介的介导氧化法为主,而这些媒介的使用在电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腐蚀性中间体,使其实际应用受到阻碍。直接电氧化法可有效规避此问题,但又受到低活性和低选择性的限制。在本工作中,我们针对目前最先进的钯催化直接氧化体系,在中性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电化学研究,以对该过程的机理获取更深入的认识。在氮气和乙烯氛围下,钯电极的循环伏安谱图有显著区别。我们发现电解过程中生成的Pd(Ⅱ)物种在乙烯氛围下可绕过原本的电化学还原路径,通过一个化学步还原为Pd(0),因此可能是乙烯氧化的活性位点。Pd(Ⅱ)物种所对应的还原峰也因此可作为乙烯吸附的数量的指标。通过电化学脉冲序列的设计,我们在钯催化剂上识别了两种具有不同吸附强度的乙烯,其强、弱吸附模式所对应的电荷转移比例约为0.3:1。弱吸附的乙烯在钯电极表面表现出可逆的吸脱附行为,而具有强吸附模式的乙烯无法通过物理过程脱附,可能指向到乙烯深度氧化过程。这项工作为进一步设计高性能乙烯直接电氧化催化剂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6.
ZSM-5分子筛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离子交换和绿色化工等领域,但目前其合成主要是以无机化学品为硅铝源,从源头来看是非绿色化的过程.我们以热活化的硅藻土和亚熔盐活化的累托土为全部硅铝源,通过调变两种矿物的加入比例调变合成体系的硅铝比,在水热合成体系中制备ZSM-5分子筛.系统地考察模板剂用量、碱度、投料硅铝比、晶化时间等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并对在最优条件下合成的ZSM-5分子筛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详细地表征,结果表明:以天然矿物为全部硅铝源可以合成出具有较高结晶度、晶粒尺寸约为4 μm的六面体挛晶形貌的ZSM-5分子筛,该分子筛比商业ZSM-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更优的加氢异构性能.  相似文献   
77.
文献报道,使用晶体管振荡电路,由于电极间存在1.5V直流电压,多数金属离子可自发沉积并干扰测定。本文电路可解决这一困难,用于测银,方法简捷,线性响应下限较其它压电法更低(达0.1μM),选择性更好,除Hg~(2+)外,其它金属离子无干扰。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78.
以4类含硫、硒、氮等杂原子基团二取代的杯[4]芳烃五衍生物(1-14)为中 性载体,在H2O-CHCl3-苦味酸体系萃取银和H2O-CHCl3-H2O液膜体系中传输银进行 了对比研究。萃取和传输结果具有一致性,除了苯并噻唑取代的杯[4]芳烃衍生物 (3-6)外,其它10个含硫、硒、氮的杯[4]芳烃衍生物1-14均对软重金属银和汞 有很高的选择性,而吡啶取代的杯[4]芳烃衍生物7-10对铅有一定的萃取选择性, 其中羟基硫醚取代的杯[4]芳烃衍生物11-14对银的萃取率和传输速率最大。并且 就杯[4]芳烃衍生物对银的传输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传输速率随源相中金属离子 浓度和有机相中载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推论这是由金属离子浓度梯度推动下 的传输。  相似文献   
79.
过去几十年里,有关疏水改性聚电解质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通常认为其不同寻常的流变及溶解特性是由疏水基团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产生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壳聚糖及脱氧胆酸、烷基化和棕榈酰改性壳聚糖衍生物自缔合性质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它们在药物释放和转基因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0.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红中芳香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口红中芳香胺类化合物.先将口红涂于玻璃片上,然后用微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液中的芳香胺类化合物.研究了3种市售口红并得到了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结果.考察了微波萃取的条件,并将薄层色谱等萃取分离方法和微波萃取法进行了比较,证明微波萃取法在萃取膏状物和蜡状物中的组分时,具有比其它方法更加方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