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9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048篇
化学   1992篇
晶体学   103篇
力学   412篇
综合类   151篇
数学   762篇
物理学   204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of plasmonic dipolar and quadrupolar modes, a classical analogue of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absorption (EIA) is demonstrated theoretically in a stacked meta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short metal strip (which acts as a bright resonator) and a long metal strip (acting as a dark resonator),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to support th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EIT) effect. The transition from EIA to EIT can be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absorbance spectra via varying the vertical spacing between two resonant oscillators. With the help of the coupled two-oscillator model, the phase shift between the bright and dark resonance modes is calculated by fitting the simulated absorbance spectra, which reveals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behind 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effects in EIT/EIA metamaterials.  相似文献   
992.
表面缺陷基态模孤子的性质在实现全光控制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利用虚时间变换、非线性松弛法以及分步傅里叶算法等数值方法对具有半无限缺陷光格子的克尔型非线性介质中存在的基态模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吸引型半无限缺陷光格子,表面缺陷基态模只能分布于缺陷处,而对于排斥型半无限缺陷光格子,表面缺陷基态模既可以分布于缺陷处,也可以分布于其他格子通道处;每个系统参数存在着一个临界值,当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个系统参数的数值大于或小于其临界值时,表面缺陷基态模将能或不能分布于缺陷处。从物理机制方面看,光格子与光束诱导的非线性折射率之间的竞争导致了这种临界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993.
利用OH-PLIF技术,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射流火焰,在不同出口雷诺数下,不同氮气稀释比例下火焰OH自由基的二维分布以及火焰的前锋面结构特性,以此实现对柔和燃烧的基础特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获得大量氮气稀释后,预混火焰的OH浓度峰值减少了30%以上,并且整个燃烧反应明显延迟,但火焰面面密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发现,改变出口雷诺数对火焰OH浓度影响较小,但是增加出口雷诺数可以扩大燃烧反应区。  相似文献   
994.
石化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分析了某大型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工艺)进出水的荧光光谱特征。污水厂总进水包含四个荧光峰Peak A,Peak B,Peak D,Peak E,分别位于λex/λem=220/300,225/340,270/300,275/340nm附近,荧光物质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水解酸化池出水各荧光峰强度有所降低,位置基本不变,厌氧池出水λex/λem=250/425nm附近出现新荧光峰Peak C,好氧池出水荧光峰Peak C处荧光强度有所增强,二沉池出水Peak A消失,二沉池之后水样荧光谱图变化不大;该处理工艺对荧光有机物的总去除率为92.0%,Peak A,Peak B,Peak D,Peak E附近的荧光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100.0%,91.2%,80.3%,92.0%;污水厂进水IPeak B/IPeak E值波动较大而出水变化不大,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其处理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张晨  胡永红  李平 《应用声学》2014,22(5):1530-1532,1536
针对目前部队大型车辆及地方B照以上大中型车辆桩考无人值守训练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接近式开关采集违规信号、单片机控制及语音告警组成的车载便携式智能桩考训练装置;阐述了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给出了违规信号获取与编码、违规位置自动识别和语音告警等关键技术的具体解决方法;并对系统核心电路控制单元进行验证,输入编码20 H时,软件自动识别后输出6个告警控制脉冲,并判决为右侧违规,与编码设计完全拟合;由此表明该装置设计合理,满足部队训练需求,为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一维Fermi气体的非线性扰动模型.首先构造了相应的泛函,其次选取Lagrange乘子,再利用改进的广义变分迭代方法得到了此模型轨线的近似解析解.列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指出利用改进的广义变分方法得到的轨线有较好的近似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供一种求解非线性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混合型固相萃取及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涂层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血浆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方法。采用季铵化纤维素负载的纳米金复合材料(QC-Au NPs)对毛细管内壁进行动态涂层,以抑制管壁对分析物的吸附,并对缓冲液p H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涂层能改善峰形和分离度,提高分离效率,其中土霉素的柱效提高了17.9倍。在涂层毛细管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吸附被抑制,并在4 min内出峰。在10~200μg/m L范围内,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 6和0.995 2。血浆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8%~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7.7%。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血浆中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8.
周梦  周晓云  朱凯 《物理通报》2022,(6):120-125
利用LabVIEW平台设计了牛顿环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动态直观演示了利用牛顿环实验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的过程,并分析了各参量对干涉现象的影响.提高了可视化效果和测量精度,降低了操作难度.并利用该程序模拟了测量介质溶液的折射率,对课堂实验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999.
陈佳敏  熊永红 《物理通报》2022,(8):77-80+85
以迈克尔孙干涉实验为例,深入挖掘实验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3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设计各个环节,探讨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啤酒样品经硝酸消解后,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测定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所得结果用SPSS 17.0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总方差(52.803%)的贡献来自于代表钴、锶、锰元素的因子1和代表锌、铁、铜元素的因子2,所以这些元素是啤酒中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9种产地的啤酒可以很好地彼此区别,并以此进行啤酒产地的归属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