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1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1200篇
化学   2285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235篇
综合类   139篇
数学   641篇
物理学   16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本文从光物理和光化学的角度出发对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的一些基本过程和问题,如发光层材料的选择和激发,主体化合物分子间的能量迁移,主客体分子间的能量转移以及磷光的发射等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并指出了在设计和制备这类新型的发光器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22.
化学镀镍-高磷合金的微观结构及晶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以SnCl2.2H2O和SnCl2.5H2O为锡源,采用胶溶晶核法,经沉淀和胶溶过程,在液相中一步合成了金红石型TiO2。详细考察了各种胶溶条件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并通过两种锡源实验结果的比较对异相晶核法中两种锡源的成晶机理进行了分析,所合成的金红石型TiO2晶粒度为20-50nm,两种方法获得完全红金石型TiO2所需引入SnO2的最低物质的量的分数分别为10%和8%。  相似文献   
923.
采用非均匀沉淀法制备了Al1P1.30TiaSib(a=0-0.51,b=0-0.90)复合催化剂,研究了邻苯二酚与甲醇在该催化剂上的气相o-甲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组成、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很大影响。其中Al1P1.30Ti0.30si0.17催化剂的愈创木酚收率最高,在反应温度为553K时,邻苯二酚转化率和愈创木酚收率分别为92%和86%。  相似文献   
924.
MCM-22分子筛的静态合成与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添加晶种条件下,MCM-22的静态合成速度大大加快,晶化时间可以缩短为72h.在用XRD、IR、TEM等手段对产品物相进行分析和表征的同时,考察并比较了晶种添加、模板剂用量和碱量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5.
碱对AlMCM-41合成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机碱NaOH和有机碱TEAOH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AlMCM-41介孔分子筛,通过XRD、SEM、TEM、TPDA、吡啶吸附IR和N2等温吸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使用TEAOH适合于合成低硅铝比AlMCM-41,而使用NaOH合成高硅铝比的AlMCM-41,所得产物的有序程度较高.由TEAOH合成AlMCM-41的比表面、孔径、总酸量和Brnsted酸量均略大于由NaOH合成的样品,而且对异丙苯裂解和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活性前者也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26.
轴向配体在决定血红素蛋白结构和性能方面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兴趣[1]. 细胞色素c是一个重要的电子传递蛋白, 在天然状态下轴向配体His 18和Met 80与血红素的Fe原子配位. UV光谱和NMR谱显示氧化态细胞色素c配位的Met 80在pH大于9或强外源配体存在时较易被取代[2]. 人们对外源配体配位引发细胞色素c的构象的研究得到一些重要的结构特征[3,4]. 但对整个蛋白溶液结构完整精确的描述和血红素电子结构的研究还很少. 此外, 细胞色素c在重折叠过程中形成组氨酸配位的中间体, 而咪唑能捕获和阻断中间体的形成. 为此, 本文对咪唑-细胞色素c复合物溶液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27.
佟振合  吴骊珠  张丽萍 《有机化学》2001,21(11):784-797
总结了我们组近几年来对超分子体系中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所做的工作,包括三个部分:(1)微反应器控制的有机光化学反应的选择性,(2)疏水、疏脂作用对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的影响,(3)超分子体系中的电子转移、能量传递和光化学转换。  相似文献   
928.
吸附固定相电色谱和动态改性电色谱的手性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动态改性电色谱手性分离进行了研究。电色谱柱填充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SAX0,添加在流动相中的磺化β-环糊精(S-CD)动态地吸陵于SAX填料表面,形成一层准手性固定相。色氨酸、阿托品和异博定对映体在本体系获得了很好的分离,它们的分离分别为2.06,10.1和1.96,对映体峰的柱效价于85,000塔板数/米和412,000塔板数/米之间。连续运行17次,死时间和色氨酸对映体的电色谱保留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3%,0.62%和0.69%。此外,以吸附于SAX填料的牛血清白蛋白和S-CD为手性固定相进行了电色谱手性分离的研究。在这两种体系下分离色氨酸对映体的分离度分别为3.86和2.97。吸附S-CD柱电色谱和动态改性电谱的重现性进行子比较,发现动态改性电色谱有更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929.
陆峰  张晓芳  刘荔荔  武向锋  吴玉田 《分析化学》2001,29(11):1325-1328
采用褶合光谱法考察紫外线致脱氧核糖核酸(DNA)突变,并以褶合光谱差谱值δ的形式量化地表达DNA细微突变的程度,其灵敏度远高于二阶导数光谱法.DNA中添加二甲亚砜后表现的褶合光谱差谱变化与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结果一致.褶合光谱法分析过程简单快速,可以用于抗紫外线损伤、抗突变药物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930.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盐-甘氨酸配合物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化析及有关文献对比,确定其组成是[Sm2(Gly)6(H2O)4](ClO4)6·5H2O,单晶结构,纯度是99.0%.熔点分析仪分析知其没有固定熔点,在79~370K温区,用高精密全自动绝热量仪对单晶配合物进行了热容测定,发现该配合物在低温段没有反常热容。348.07K附近是该配合物的分解温区,配合物的分解温度、分解熵和分解焓分别是346.89K,44.669kJ/mol和128.77J/K·mol。计算机拟合了热容对温度的多项式方程,在79~318K温区,Cp=1294.56+624.17K-11.893X^2+75.075X^3+23.762X^4.在常压,298.15K下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测定了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值为-8022.405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