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数学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活泼,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公开课利用抢答、评比、媒体的变化等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课堂气氛煞是热闹诚然,热闹总比沉闷好,但倘若一味陶醉于这一氛围,忽视对学生参与的深层次研究,课堂教学就很可能会陷入新的误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参与的层次作一些探讨,欢迎指正1让学生参与练习必要的练习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掌握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我国自古至今也有“熟能生巧”之说.虽然从现代教育的眼光看,组织练…  相似文献   
22.
华志远 《数学通报》2005,44(10):12-1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美国教育家波斯纳在总结教师的发展时曾得出这样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然而,教师工作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就是说,实践情境和经验背景构成了教师建构知识的专业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23.
开放性教学是创新教学的一种模式,其宗旨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兴趣和爱好等得到和谐发展.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设计出系列的探索性问题,让学生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并从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使探究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4.
华志远 《数学通报》2004,10(11):12-14
在我市一次区域性的学生调查中,78.6%的学生认为最难学的科目是数学.究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数学很抽象,但数学如何抽象呢?就连一些老师也难说出个所以然来,数学抽象似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教师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教学中就难以做到高屋建瓴,教学行为便会产生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受到直接影响,数学成绩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25.
华志远 《数学通讯》2001,(14):17-19
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中推出的能力题型之一,而数列中探索常数的存在性,更是频频出现在当今的高考试题之中.究其原因,一方面这类问题常以高中代数的主体内容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为载体,在知识的交汇处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求解这类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作指导,抓住特殊与一般、毛估与精确、有限与无限等关系加以转化,才能获得探索的结果,因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一些例题的分析求解,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若干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6.
1问题提出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特征,表现为建立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而且综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在高科技领域,许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协同作战的结果;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都具有很高的综合性,任何一门传统的单一学科都难以解决.为了应对时代挑战,自20世纪初,逐步兴起了跨学科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华志远 《数学通讯》2012,(18):44-46
2012年高考是江苏省实施高中新课程以后第五次高考,其中数学试卷结构稳定、突出双基、注重能力、控制难度、强调区分,是一份利于选拔、导向正确、内涵丰富、品味高雅、信效度俱佳的试卷.试卷的取材既有源于教材的改编题,又有命题组原创的特色试题,按照题目的复杂程度、能力要求和解题难度合理编排,从而使考生的心理状态平和,有利于各类思维层次学生的临场发挥.本次考试,会让老师  相似文献   
28.
代数推理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国家考试申心的命题专家称之为今后高考命用的方向.这类问鹰,常以高中代缴的主体内容--函数、方程、不挂式、数列及其综合部分为知识背景,并与高等教学知识及思想方法相衔接,立意新颖,抽象程度高.鉴于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感到无所适从,本文从思维角度出发,纵览高考试题,谈谈有关代江推理过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供复习教学中参考。1求@代出推理回的@进过程高考中设计代效推理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根据历日设正的情境,求解代数推理废的思维过程通常分三步;(l)领…  相似文献   
29.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函数模块的学习中,增设了<函数与方程>一节内容,其要求是: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容易看出①为②在知识上作适当铺垫,②的设计安排则把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思想方法凸显出来,并为"算法"的学习提供感性的认识.可见新课标增加这一内容可谓匠心独运,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老师把<2.5函数与方程>(苏教版)第一课时上成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也有一些重点中学的老师则上成了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拓展课,从而失去了教材本应起到的"知识上的准备,思想上的引领"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借班执教了这节课,供本市同行作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0.
华志远 《数学通讯》2022,(6):4-5+35
2019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设置了“探究与发现”栏目,意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解读“探究与发现”的内涵以及其教学价值,有利于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出以素养为本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