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化学   260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99篇
物理学   3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含卤有机化合物作为一类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其加氢脱卤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2.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pure hexagonal aluminium nitride microtubes and nanowires growing along the [0001] direction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directly reacting AlClh-AlN, microtubes, nanowires,h-AlN, microtubes, nanowires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10474078) and the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Education Office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2006-11-23This paper reports that pure hexagonal aluminium nitride microtubes and nanowires growing along the [0001] direction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directly reacting AlCl3 with NaN3 at low temperature (450℃) under condition of non-solvent system. The grey-white powder of reacting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RTEM), which shows that the powder is long straight-wire morphology with outer diameter from 40nm to 300 nm and length up to several micrometres. The results of both electron diffraction (ED)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indicate that the AlN microtubes have a pure hexagonal monocrystal tubular structur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urled AlN nanobelts. Room-temperatur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 of the synthesized sample showed an emission peak,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mall size of the microtubes.  相似文献   
103.
何坚刚  刘震  刘晶  窦鹏  陈洪渊 《色谱》2008,26(4):402-407
本文综述了基因兴奋剂检测的现状和反基因兴奋剂的策略。归纳了可能被运动员滥用的基因兴奋剂,分析了由这些基因表达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人生长激素(hGH)等蛋白的检测进展,讨论了未来检测基因兴奋剂的可能策略。  相似文献   
104.
一种有限元并行计算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研究一种有限元并行计算前处理方法,只需将各子结构的超单元信息发送给各处理机,就可并行自动剖分各子结构和并行优化各子结构单元编号,以达到极小最大波宽和波宽的均主根,算例表明,该方法可大大减少有限元并行计算前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05.
对微结构的制作、微装配系统进行了研究. 采用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微加工技术制作有底座、精细的三维立体“拱形”微结构, 其高250μm、长300μm、厚50μm. 将此微结构与实验室自主搭建的二维微装配平台相结合, 利用自主编程的人机交互界面驱动步进电机, 远程操控微装配设备; 将荧光闪烁陶瓷粉末装配到微结构中, 对装配后的微结构进行荧光光谱表征发现, 纯荧光粉末和微结构中的荧光粉末的发射光谱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 表明荧光粉末的光学性质未发生改变. 利用该装置可以将各类微纳米级材料和微结构进行装配, 形成含有不同材料的微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圆柱形膨胀腔消声器三维建模及声学性能分析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切比雪夫变分原理的耦合声场建模方法, 建立三维圆柱形膨胀腔消声器理论模型并搭建试验台架, 传递损失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将膨胀腔消声器内部声场分解为多个子声场, 基于子声场间压力与质点振速连续性条件, 推导声场耦合变分公式, 构建子声场拉格朗日泛函. 将子声场声压函数展开为切比雪夫-傅里叶级数形式, 通过瑞利-里兹法求解膨胀腔消声器频率、声压响应及传递损失. 计算并对比分析扩张比、扩张腔长度、进出口管偏置对膨胀腔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扩张比增大会有效提高消声器在低频段的消声性能, 进出口管的偏置对消声器消声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o-MOF,然后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Co@C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Co@C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Co-MOF热解温度、反应温度、初始氢压以及反应时间对Co@C催化...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引入离心势和静电屏蔽效应对Gamow-like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将其用于α衰变和质子放射性研究,发现改进的Gamow-like模型能更好地符合实验数据。另外,还利用改进的Gamow-like模型预言了16个丰质子核的质子放射性的半衰期以及7个$Z=120$超重核素($^{296-308}120$)α衰变链上原子核的α衰变的半衰期,为将来在大科学装置上合成和鉴别这些新核素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 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威胁着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太阳光驱动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去除污染物的手段.由于单一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多种缺陷,构建具有可见光响应和强氧化/还原能力的异质结光催化剂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Bi8(CrO4)O11(BCO)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可见光响应半导体,由于较正的价带位,使得其在光催化污染物降解和水氧化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快速的载流子复合抑制了其活性.石墨相氮化碳(g-C3N4,CN)作为不含金属的半导体备受关注,其不仅具有可见光响应、环境友好和电子结构可调等优点,而且二维结构和较负的导带位使得CN更容易与其它半导体形成异质结光催化剂.因此,氧化型的BCO和还原型的CN结合构成异质结,有望形成S型载流子转移,从而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进而提高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本文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CN基异质结CN/BCO.CN/BCO异质结光催化降解诺氟沙星(NOR)和双酚A(BPA)的最优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