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4篇 |
晶体学 | 1篇 |
力学 | 7篇 |
数学 | 11篇 |
物理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物即为目标产物.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量其表面活性并计算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ΔG m—0,ΔH m—0,ΔS m—0).结果表明,25℃时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胶束的形成是自发的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硅胶整体柱的制备工艺及温度、pH对凝胶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四甲氧基硅烷/聚乙二醇比例、不同制也剂浓度对柱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焙烧温度和酸活化处理方法对柱体Si0H含量和线性收缩率的影响,由此确定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硅胶整体柱,无开裂变形现象;不同制备条件,可以产生具有不同微米级鞍形骨架、微米级大孔和纳米级中孔的整体柱,可适合不同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氨基安替比林分子原位烙印柱的制备及其水中结合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扉(AIBN)为引发剂,正十二醇和甲苯为致孔剂直接在液相色谱柱中制备了氨基安替比林分子烙印柱.讨论了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中的色谱行为及作用机理.实验表明,在水相中烙印柱具有很强的保留性能,氨基安替比林的保留因子可达到94.41.结果认为离子作用和疏水作用是使得氨基安替比林及类似物具有很强的保留性的重要原因,为研究模板聚合物的结合特性,采用前流分析法分别测定了氨基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在烙印柱上的吸附等温线.实验表明,分子烙印聚合物对烙印分子表现了较高的选择性,这和通过比较各物质在分子烙印柱和空白柱上保留因子所获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新型的一次性化学离子敏钾、钠测试卡片,是基于离子选择电极(ISE)原理设计制作的一种电化学传感器~[1]。它由测量电池装置、敏感膜、接触衬底(石墨)和盐桥等构件组装而成。采用两点电位测量法。具有一次性使用、简便、快速、精确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对样品不必作预处理,避免了交叉污染,克服了ISE重现性差、固有漂移等缺点,发挥了ISE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根据临床应用和抽样测试结果,钾、钠测试卡片的精密度±SD:钾1.0;钠2.0,C.V%:钾3.0%;钠2.0%;响应时间为30s;漂移:钾0.3mV/min;钠0.5mV/min;回收率为99.5%,均符合临床应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冬虫夏草中的腺苷、腺嘌呤和尿嘧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天然和人工冬虫夏草中腺苷、腺嘌呤和尿嘧啶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15mmol/L硼砂+14mmol/L磷酸二氢钠+5%(V/V)甲醇(pH=9.5)作为缓冲体系,在电压为18kV和检测波长为254nm的条件下,冬虫夏草提取液中的腺苷、腺嘌呤和尿嘧啶实现了基线分离。定量分析表明,3种成分的校正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1)。考察了缓冲溶液的pH值、浓度及有机改性剂对腺苷、腺嘌呤和尿嘧啶迁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循环伏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杨梅酮氧化还原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B-R缓冲溶液中玻碳电极上,杨梅酮的氧化还原表现为两步氧化反应和两步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对应于B环4-′OH和C环3-OH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应于C环4位羰基还原为中间体自由基之后再进一步还原生成羟基.以上各步反应均为单电子单质子电极过程.杨梅酮的氧化还原反应与溶液pH关系密切,但其原因来自于去质子化作用,并导致它的抗氧化能力增强,但其最终氧化产物没有电化学活性,并吸附在电极表面,阻碍了电极过程电子传递.在pH 7.45~12.00范围内,杨梅酮也因去质子化作用导致紫外光谱Ⅰ带和Ⅱ带随pH增加,而发生红移,分解作用加剧.同时分解作用还与放置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