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46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推导出忽略二元弱酸$H_{2}A$第二级离解的判据,设计了虚拟酸A和虚拟酸B并计算了酒石酸、虚拟酸A和虚拟酸B的准确氢离子浓度$[H^{+}]_{T}$和近似氢离子浓度$[H^{+}]_{AV}$。计算结果表明:忽略$H_{2}A$第二级离解的判据与$\frac{K_{a1}}{K_{a2}}$比值相关。从极端二元酸($K_{a1}=K_{a2}$)得到的判据为$\frac{2K_{a2}}{[H^{+}]_{AV}}为推导出忽略二元弱酸H_2A第二级离解的判据,设计了虚拟酸A和虚拟酸B并计算了酒石酸、虚拟酸A和虚拟酸B的准确氢离子浓度[H~+]_T和近似氢离子浓度[H~+]_(AV)。计算结果表明:忽略H_2A第二级离解的判据与■比值相关。从极端二元酸(K_(a1)=K_(a2))得到的判据为■,其中[H~+]_(AV)=■。■≤0.11判据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可以用于所有二元弱酸溶液。新判据除了保证溶液氢离子浓度近似值[H~+]_(AV)的准确度外(误差SymbolqB@5%以内),同时还具有覆盖浓度区间宽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92.
借鉴电镀工业中过电流“烧焦”现象, 在过电流沉积条件下一步制备出等离激元黑金.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等表征结果显示, 该黑金是具有三维分形结构的多晶纳米金, 可以在 400~1800 nm宽波段范围内吸收光. 电催化甲醇结果显示, 黑金在宽波长光照下可以将甲醇的电催化效率提高 15.2%, 其主要贡献来源于等离激元生成的热电子, 而一小部分来自环境热. 在不同的单色光照条件下, 黑金的催化效率差别不大, 表明其对光能的利用没有明显的波长选择性.  相似文献   
93.
VDF-CTFE共聚物在TATB表面吸附链构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MPASS力场和NVT正则系综的动力学计算模拟了偏氟乙烯(PVDF)与三氟氯乙烯(PCTFE)及其共聚物在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表面吸附能和吸附链的构象. 结果表明, 氟聚合物链与TATB表面距离小于0.8 nm时, 产生吸附放热效应. 在TATB表面, PVDF有强吸附作用, 而PCTFE的吸附能力差. 对VDF与CTFE单体摩尔比为1∶1, 1∶2, 1∶3和1∶4的共聚物吸附模拟结果表明, 共聚物的组成和链的序列结构对其在TATB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链构象影响很大. 单体摩尔比为1∶2的交替共聚物链的吸附效果最佳. 随着共聚物链段中PCTFE链节的增加, 聚合物链的刚性增大, 在TATB表面吸附能力逐渐下降、吸附能亦降低, 尾型(tail)或环型(loop)构象数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4.
95.
在高等数学中,常可看到在一点或数点上连续且不可导的函数,但在一个区问连续且处处不可导的函数却鲜见。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这种例子者被认为是德国数学家Weierstrass(1871年),其实早在1830年捷克数学家Bolzano就已经建立了这种例子,从工程问题中也可得到此类函数,其性质也可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96.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La0.5Sr0.5CoO3薄膜及其结构和表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001)取向的LaAlO3(LAO)衬底上实现了La0.5Sr0.5CoO3(LSCO)薄膜的外延生长.主要研究了衬底温度(Ts),激光能量(E1)和氧气压强(Po2)对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在Ts=700—850℃的范围内沉积的LSCO薄膜都具有c轴取向.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出上述3个沉积参数中,氧压对LSCO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最为显著,较低氧压下沉积的薄膜具有较光滑的表面.通过实验,确立了能够制备同时具有c轴取向和光滑表面的薄膜的最佳沉积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97.
98.
99.
通过自关联函数和DFA等方法来分析正常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EEG脑电渡数据,得出了脑电波数据信号在时间上具有长程关联性,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脑电波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0.
钒取代Keggin型杂多酸的多层组装和电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在4-氨基苯甲酸预修饰的玻碳电极上交替沉积过渡金属钒取代的杂多酸H3PW6V6O6-40(简称PW6V6)和联吡啶锇取代的聚乙烯吡啶(QPVP-Os).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和循环伏安(CV)法对多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多层膜的生长均匀,平均厚度为2.88nm.还研究了多层膜对亚硝酸根(NO2-)和溴酸根(BrO3-)的催化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