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7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1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Bessel框架的性质,给出其稳定性和摄动的几个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乳化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乳化剂OP将奶粉乳化成稳定的乳浊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以标准加入法测定锌,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3.
吸光光度法测定河流沉积物中稀土总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乙酰基偶氮氯膦为显色剂,测定环境样品中的稀土总量,选择EDTA为掩蔽剂,体系酸度为0.16mol.L~(-1),显色剂用量为2.0ml时,该体系稀土离子含量在0~10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对于河流沉积物样品,采用连续化学提取的方法得到稀土元素的四种形态,并用该法测定稀土总量,获得满意结果.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4.4%,方法回收率为95%~106%.  相似文献   
4.
刘宇  林祥钦 《应用化学》1998,15(2):44-47
用循环伏安与现场可见紫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氯化4-特丁基苯氧基铁酞菁[(TbPc)Fe(Ⅲ)Cl]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其正电位区经历了两步氧化过程,对应于Fe(Ⅲ)/Fe(Ⅳ)以及Fe(Ⅳ)/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反应,负电位区还原过程经历了Fe(Ⅲ)/Fe(Ⅱ),Fe(Ⅱ)/Fe(Ⅰ)和Fe(Ⅰ)/阴离子自由基生成的3个步骤,阐述了配位效应对氧化还原机理的影响.指出Fe(Ⅳ)不寻常价态的出现,是阴离子Cl-的轴向配位对超常价态起到稳定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极低密度聚乙烯与其它聚乙烯的共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结构角度,用DSC,WAXD,SAXS研究了聚乙烯(PE)家族中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与其它PE的互容性.HDPE/VLDPE是共晶互容的,以其大量无规部分“溶解”了HDPE的结晶缺陷部分,提高了HDPE的Tc,Tm,Xc,结晶峰半高宽变窄,晶胞参数随组成而有最低值.VLDPE与LLDPE结构极为相似,DSC及WAXD证明其共混物是共晶相容体系.LDPE/VLDPE的结晶度符合按组成的计算值,但晶胞参数a,b以及晶粒尺寸增大,DSC上有分别相应于两组份的两个Tm;VLDPE的Tc,Tm峰高之和高于按组份的计算值,LDPE的Tm,Tc则低于计算值.认为是正如LLDPE/LDPE,LDPE向充满整个体积的VLDPE中不断填入,以VLDPE为晶核而结晶,形成相分离的不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这些显像剂通过与多巴胺神经系统不同的靶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反映多巴胺合成、囊泡储存、突触释放和受体结合以及再摄取过程,推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以氨基酸脱羧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囊泡单胺转运体为靶点的11C、18F标记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功能性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树脂P(MA-AM)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考察了树脂对痕量Fe(Ⅲ)的吸附、洗脱行为。结果表明,在pH=3.5时,P(MA-AM)能富集Fe(Ⅲ),吸附30min时,最大吸附率达98.7%;以3.0mol/L的HCl作为洗脱液,Fe(Ⅲ)的回收率为96.2%;富集倍数可达20倍。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0%,回收率范围为93.3%~97.6%。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Fe(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由于原料药2,3-吡嗪二羧酸酐易水解为有关物质2,3-吡嗪二羧酸,不能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基于此,以甲醇衍生化2,3-吡嗪二羧酸酐后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3-吡嗪二羧酸酐中主成分和杂质2,3-吡嗪二羧酸、2-吡嗪甲酸的含量.按照质量体积比(mg∶mL)10∶7加入供试品和甲醇,超声衍生20 min,稀释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YMC Triart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5%(体积分数)三氟乙酸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270 nm处检测.结果显示:2,3-吡嗪二羧酸、2-吡嗪甲酸、2,3-吡嗪二羧酸酐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其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575,0.0548,0.0102 mg·L^(-1);对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连续分析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2,3-吡嗪二羧酸、2-吡嗪甲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2%,98.3%;方法用于3批实际样品的分析,检出的2,3-吡嗪二羧酸酐的质量分数为97.83%~97.93%,2,3-吡嗪二羧酸的质量分数为2.07%~2.17%,而2-吡嗪甲酸未检出.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Ni, Ru掺杂CePO4纳米粒子(NiRu-CePO4). 结合纳米粒子的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的表征结果发现, NiRu-CePO4符合六方相磷酸铈, 纳米粒子长轴尺寸约为20 nm, Ni和Ru均匀分布于纳米CePO4中; 样品的BET表面积高达178.4 m2/g, ζ电势为-18.2 mV. 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作为电子供体和显色剂, 通过分光光度法监测652 nm处的吸光度值对产物浓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NiRu-CePO4催化剂在宽泛的pH范围内表现出类过氧化物酶和类氧化酶活性. 对催化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 发现样品形貌、 元素分散性和表面Ce的价态均未显著变化, 表明NiRu-CePO4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