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光热折变体光栅是在光敏玻璃材料中利用光热折变效应记录的折射率型体全息光栅,具有波长和角度选择性好、衍射效率高、热稳定性好和抗损伤阈值高等特点,在激光器技术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自行制备的光敏玻璃材料中,用325nm波长的紫外光曝光记录透射型体全息光栅,基于变波长读出的原理设计实验,对热显影后的光热折变体光栅在532nm波长的激光照射下的衍射读出特性以及其在恒定光功率密度的激光照射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显影后的光热折变体光栅在激光辐照下具有光致饱和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定量计算出了光热折变体光栅的选择角和描述光致饱和效应的特征时间常数。  相似文献   
62.
1 引言 近来,人们对用过剩其函数来表示信号的处理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原因是基函数类越大所表示出的函数类就越大,人们通常采用小波基和Gabor基,本文的目的是构造一个寻找优化(或最优)基函数的算法,该算法的出发点是从过剩的其函数中选择紧支撑的基向量。  相似文献   
63.
<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军事电子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技术方向.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地、海、空相结合的立体战争,各种情报收集是非常重要的,而情报的收集都将依赖于各种传感器设备.实战中,电磁环境将异常复杂,传感器将受到各种欺骗和干扰,检测目标的数量日益  相似文献   
64.
§1.引言在通讯网络和其它一些网络问题中需要研究保证一定的连通度而造价最低的网络设计问题,极小连通图的理论正是以这类实际问题为背景的.设 G=(V,E)是点集为V、边集为 E 的图,称|V|=n 为 G 的阶.若(?)v∈V,G-v 仍是连通的,则称 G 是2-连通图.一个2-连通图 G 若去掉其中任何一条边就不再是2-连通了,则称 G 是一个极小2-连通图,又称极小块.极小块早于60年代由 Dirac 和 Plummer 所研究,其后很多著作([4],[5])都对它的性质作了论述.Hobbs 于1973年用逐次加点法构造出10阶以下的全部极小块,Read 和 Hu 于1985年用压缩图法计算出12阶以下的全部极小块的数目.下面我们先给出极小块的一些性质和它的压缩图的概念.  相似文献   
65.
66.
大豆乳清废水中异黄酮吸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吸附原料液的溶液体系非常复杂,其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很低,而干扰溶质种类多且含量高,所以在应用大孔树脂时大豆异黄酮的吸附分离中会同时存在多种不利因素.其中的大豆乳清蛋白、大豆低聚糖和大豆皂甙各自由于不同的原因而可能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经实验研究所开发的“两级吸附”工艺充分发挥了大豆异黄酮的吸附优势,得到了纯度高于42%的大豆异黄酮产品,树脂吸附的回收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67.
大孔树脂对大豆乳清废水中异黄酮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比较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乳清中异黄酮的吸附特性发现,弱极性和非极性吸附树脂有利于大豆乳清中异黄酮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D312和AB-8树脂对异黄酮的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可以应用于大豆乳清废水资源化工艺之中.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20℃左右、pH值7.5左右.  相似文献   
68.
一种新的概念性层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重建Cochran-Banne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性层裂模型。这种新模型仅保留Cochran-Banner模型中的强度函数,重新定义损伤,并抛弃了基本假设:一旦微损伤形成,使微损伤演化远远易于使固体进一步体积应变,进而修正了差分微元中固体比容的计算。在新的模型中,一旦拉伸应力达到层裂强度,重新定义的损伤将由强度函数确定的应力松弛方程、计及损伤的能量守恒方程、状态方程以及本构方程等一系列封闭方程组确定。新模型中也仅包含两个参数:层裂强度及临界损伤度,它们的确定能使在一定初、边值条件下的层裂试验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得的靶自由面速度历史或靶-低阻抗界面应力历史以及回收观测的层裂面上的损伤一致。强调指出,选定强度函数或应力松弛方程提供了确定损伤的可能,同时排除了任何外加的损伤演化方程。  相似文献   
69.
定向断裂双孔爆破裂纹扩展的动态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爆炸加载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研究了双炮孔切槽方式下、同时起爆、两炮孔间贯穿裂纹和炮 孔外侧裂纹扩展的动态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贯穿裂纹尖端并未直接相遇,而是一上一下,相遇后继续扩展, 并向异方已有的裂纹方向移近。裂纹扩展速度和加速度均呈现波浪起伏式的涨落变化。同一条裂纹扩展的 速度和加速度的峰值交替出现,加速度先达到峰值,速度再达到峰值。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Ⅰ 由最大值迅速 减小,然后经过反复振荡后,又逐渐增大,并达到第2个峰值,之后开始减小。裂纹扩展的过程中,KⅡ 基本都 小于KⅠ 。贯穿裂纹尖端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大于外侧裂纹的。动态能量释放率由最大值迅速减小,振荡变 化后第2次达到峰值,又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0.
为了降低410t/h电站煤粉锅炉的NOx排放,在实炉上进行了热态试验,在最上层二次风喷口的上方装设了分离式燃尽风(SOFA)喷口.试验结果表明,投入分离式燃尽风SOFA后,炉内形成了良好的空气分级燃烧工况,显著降低了NOx的排放浓度,最高降低了43.4%.二次风缩腰型配风方式相较于宝塔型配风方式,更有利于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