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52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对传统的静态刻蚀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光学元件兆声辅助化学刻蚀新方法,并对传统静态刻蚀与兆声辅助化学刻蚀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考虑刻蚀液的配比、刻蚀时间、添加活性剂种类和功率对光学元件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出最佳的兆声辅助化学刻蚀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兆声清洗对各类杂质的去除效果要明显好于手工擦洗,兆声辅助化学刻蚀比传统的静态刻蚀有更高的刻蚀速率,在兆声的作用下刻蚀液能够进入到传统静态刻蚀难以进入的微裂纹中,对微裂纹等缺陷的刻蚀效果更为明显,能够将熔石英元件激光损伤阈值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2.
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超声化学方法制备了纳米Ni微粒,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纳米Ni微粒的结构和形貌以及纳米复合涂层中Ni微粒的分布;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纳米Ni微粒平均品粒尺寸为10nm;纳米Ni微粒均匀分布在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中,其颗粒尺寸约为50nm;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聚氨酯涂层.  相似文献   
33.
A new cobalt(II) complex [Co(NO2-salen)2]·1.5H2O containing mono acetalization Schiff base ligand(NO2-salen = N-5-nitro-salicylideneamino ethanato) has been prepared through one-pot template condensation, and has been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X-ray diffraction. It is formulated as C18H23CoN6O7.5, crystallizes in the hexagonal system, space group of R-3c with α = 25.895(18), b = 25.895(18), c = 35.075(6), γ = 120o, V = 20368(3) and Z = 36. The ligand of 5-nitrosalicylaldehyde-ethylene-diamine takes unusual mono asymmetry mode. The Co(II) ion exhibits a coordination number of six, and assumes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with a N2O4 donor set. The neutral monomeric units of [Co(NO2-salen)2]·1.5H2O are linked into a one-dimensional(1D) structure via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weak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Cyclic-voltammetry measurement reveals th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processes for the complex are irreversible in nature.  相似文献   
34.
离子缔合富集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碘:Ⅱ.以十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冶保献  王民路 《分析化学》1991,19(8):955-958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生物大分子电化学行为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作了概述,介绍了其研究意义和重要性,主要讨论了血红素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电极表面电子传递过程,目前的研究概况及已经取得了成果,引用参考文献97篇。  相似文献   
36.
赵翠莲  甄聪棉  马丽  潘成福  侯登录 《物理学报》2013,62(3):37502-037502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厚度不同的Ge薄膜, 随着样品厚度的减小, 样品表现出了室温铁磁性. 厚度为12 nm样品经过300 ℃退火后, 由于颗粒细化, 颗粒之间的界面增加, 界面缺陷增加, 样品表现出最大的铁磁性 (50 emu/cm3). 场冷却和零场冷却曲线测试表明居里温度约为350 K. 进行600 ℃退火后, 颗粒团聚, 样品的铁磁性最小. 当样品厚度进一步减小为6 nm时, 沉积态样品表现出铁磁性和顺磁性共存. 对6 nm厚的样品进行300 ℃退火后, 样品只具有铁磁性. 进行600 ℃退火后, 样品却只具有顺磁性. 12 nm 和6 nm 厚的Ge纳米结构薄膜随退火温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磁性规律, 我们认为是由于样品的颗粒大小和颗粒分布不同造成的. 样品越薄, Si基底与Ge薄膜之间的界面缺陷越明显, 界面缺陷以及Ge颗粒之间的界面缺陷为样品提供了未配对电子, 未配对电子的铁磁性耦合强度与样品颗粒的分布以及颗粒之间的结合有一定的关系. 颗粒之间分散或颗粒之间的融合程度大都将会降低样品的铁磁性.  相似文献   
37.
如果图G的一个正常边染色满足任意两个不同点的关联边色集不同, 则称为点可区别边染色(VDEC), 其所用最少颜色数称为点可区别边色数. 利用构造法给出了积图点可区别边染色的一个结论, 得到了关于积图点可区别边色数的若干结果, 并且给出25个具体积图的点可区别边色数, 验证了它们满足点可区别边染色猜想(VDECC).  相似文献   
38.
秋水仙碱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抗癌药物秋水仙碱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HAc NaAc缓冲溶液中,秋水仙碱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不可逆的氧化峰,峰电位为1.22V(vs.SCE)。用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峰电流与秋水仙碱浓度在8.00×10-7~1.00×10-5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00×10-7mol/L。将之应用于模拟血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有机质是土壤质量的重要判定标准,其快速测定可为精准农业的实施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传统有机质测定法,通过野外取样,实验室化学分析,不仅费时费力,还效率低,完全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发展对土壤信息的大量需求。通过光谱仪测定土壤反射率建立有机质估测模型,可快速预测有机质含量,但光谱仪价格较高,对操作环境要求严格,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仅有RGB三波段的可见光传感器,相比光谱仪而言不仅价格便宜,还易于操作,借助其诸多优势,通过定量获取土壤表面颜色信息,解决土壤有机质快速测定问题,不管是从实用性还是经济性角度,都值得去探索研究。为验证可见光下提取数字图像颜色信息能快速预测有机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采用数码相机获取土壤表面颜色,分析土壤表面组成特点,确定最佳取样面积,并比较不同土样制样标准(<1 mm和<0.5 mm) 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同时选取相关性高的颜色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有机质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950 pixel×950 pixel作为取样面积,可以较稳定获取土样表面颜色,并减少边缘效应对取样结果的影响;对比<1 mm和<0.5 mm土样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发现,<1 mm土样的RGB三波段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更高,适合作为土壤颜色获取时的制样标准。在RGB三波段中,Red波段表现了与有机质的最高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70;通过对RGB三波段进行数学变换与超红(ExR)计算,可增加各颜色值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其中ExR指数表现了与有机质最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86。单变量建模过程中,ExR倒数模型获得了最好预测效果;多变量建模时,各颜色标准差参与建模,使颜色信息描述更为全面,明显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获得了最好的建模效果,其R2=0.80,RMSE=0.51,检验结果R2val=0.84,RMSEval=0.54,能较好反应研究区有机质变异特点。通过黑土检验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仅单变量Red波段模型表现出较好预测结果,其检验结果表明红波段是有机质较为敏感波段,在不同土类中具有通用性。虽然研究中所建模型难以扩展到对其他土类的预测,但对同类土壤预测效果表明,数码相机作为颜色定量获取的工具,具有实现快速预测土壤有机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8-AG)在浸蜡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在HAc-NaAc(pH3.6)缓冲溶液中,8-AG在浸蜡石墨电极上产生一受扩散控制的氧化波,峰电位为1.2V(vs.SCE),峰电流与8-AG浓度在8×10-7~1×10-4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10-7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过程,求得了对应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灵敏、快速的8-AG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