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化学   411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半线性抛物方程各向异性最低阶R-T混合元超收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各向异性判别定理验证了最低阶数R-T混合元具有各向异性特征.利用积分恒等式技巧,得到了R-T元对半线性抛物方程的超逼近性质.通过构造新的插值后处理格式,导出了超收敛结果及后验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12.
The latent ion track in α-quartz is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he latent track is created by depositing electron energies into a cylindrical region with a radius of 3nm. In this study, the electron stopping power varies from 3.0keV/nm to 12.0keV/nm, and a continuous latent track is observed for all the simulated values of electron stopping power except 3.0keV/n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hreshold electron stopping power for a continous latent track lies between 3.0keV/nm and 3.7 keV/nm. In addition, the coordination defects produced in the latent track are analyzed for all the simul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nt track in α-quartz consists of an O-rich amorphous phase and Si-rich point defect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nergy deposition model on the latent track in α-quartz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energy deposition models reveal similar latent track properties. However, the values of the threshold electron stopping power and the ion track radius are dependent on the choice of energy deposi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13.
The 1,5-disubstituted thiocarbohydrazide ligands were prepar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thiocarbohydrazide with salicylaldehyde and 5-methylsalicylaldehyde, respectively. The butyltin complexes, [(5-R-2-hydroxy)ArCH=NNH]_2 CS(n-BuSnCl)_2, R = H(T1); R = Me(T2), based on the1,5-disubstituted thiocarbohydrazide were obtained by microwave-assisted solvothermal reaction of n-butyltintrichloride precursor with the ligands in methanol environments, which have been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1 H, ~(13) C) NMR spectra. The crystals belong to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s C2/c(T1) and Pc(T2), respectively. The Sn atom is six-coordinated with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by O, N and S atoms from ligand, C atom of butyl and two Cl atoms. In the crystal, complex T1 forms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mediated b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such as C–H···Cl and π-stacking interactions.Similarly, T2 forms an interesting two-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b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e.g. C–H×××Cl and N–H×××Cl) of one-dimensional band-like chain. These ligands and its butyltin complexes have growth effect on the target plants, such as Portulaca oleracea L.,Amaranthus spinosus L., Cassia tora L.,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utilis Tsen et Lee and Amaranthus tricolor L. The ligand L1 has a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Cassia tora L., and complex T2 has selective inhibition on the growth of Portulaca oleracea L. and Amaranthus tricolor L., which can be used as a candidate compound for Cassia tora L., Portulaca oleracea L.and Amaranthus tricolor L. herbicide.  相似文献   
114.
探索了一种超声促进合成2-磺酰基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以氮杂环氮氧化物和亚磺酸为原料,以三吡咯烷基溴化鏻六氟磷酸盐(Py Bro P)为催化剂,室温下超声反应1.0 h,能够以良好的收率得到2-磺酰基氮杂环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底物适用性好,反应时间短,反应产率高等优点,为高效合成2-磺酰基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5.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比较鱼腥草不同部位(茎、叶)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并综合评价鱼腥草不同部位的质量。建立鱼腥草不同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化学模式识别及熵权TOPSI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研究,并对其质量标志物(槲皮苷)进行含量测定。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中鱼腥草药材及其茎叶均确定了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成分;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鱼腥草叶和茎的质量差异大,叶和药材的质量较接近;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4种成分是造成不同批次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志物;熵权TOPSIS法分析显示同批次鱼腥草药材与其茎叶既有相关性也有差异性,且四川产地的鱼腥草药材质量较佳;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同批次鱼腥草中的槲皮苷含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叶、药材、茎。鱼腥草不同部位HPLC指纹图谱存在显著差异。该方法可反映鱼腥草不同部位质量差异性,为鱼腥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在水醇溶液中合成了配合物[Zn(phen)3]·2Bsesa·4H2O(1,phen=邻菲咯啉,BsesaH=苯磺酰牛磺酸),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表征.1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1 5(3)nm,b=1.415 5(4)nm,c=1.748 6(5)nm,α=80.764(5)°,β=87.237(5)°,γ=88.081(5)°,V=2.711 3(14)nm3,Z=2,Dc=1.478 g·cm-3,μ=0.681 mm-1,F(000)=1 252.1为变形的八面体构型,Zn(Ⅱ)与3个邻菲咯啉配位,未与苯磺酰牛磺酸中的氧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在HCl介质中,CTMAB的存在对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Ge(Ⅳ)与MHPF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锗量在0~0.48 mg/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铅锌矿渣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被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利用储量丰富且廉价的二氧化碳作为 C1资源替代有毒的气体(如一氧化碳和光气等)制备具有广泛应用的环状碳酸酯,不仅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而且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则。迄今为止,大量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剂,包括均相催化剂(如金属卤化物、有机碱、离子液体和金属配合物),多相催化剂(如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有机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碳材料等)被报道。其中金属催化剂占主导地位,大多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然而,目前可供开采的金属矿越来越少,大多数金属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开发新型、廉价、绿色、高效、循环性和稳定性好的非金属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3年以来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非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有机碱、离子液体、固载型催化剂、有机聚合物和碳材料等。概括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的设计思想及其催化反应机理,重点阐述了分子内以及分子间各种功能基团的协同作用对环加成反应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具有“C–N=C”结构的有机碱活性相对较高,氢键给体和亲核物质都能与有机碱协同作用提高其催化活性;传统离子液体的活性一般不理想,氢键给体如羟基和羧基的引入有利于促进环加成反应,且多阳离子和多氢键给体功能化的离子液体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负载型催化剂中,载体和活性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加速环加成反应的进行,多种功能基团负载和以共价键方式多层固载能更好地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利用非烯烃化合物制得的活性组分位于主链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大多高于活性组分位于侧链的烯烃聚合物;碳材料催化剂中,引入不饱和的 N物种(如伯胺和吡啶氮),有利于 CO2的吸附和活化,能促进环加成反应。此外,利用密度泛函的方法,计算模拟催化反应过程,能更好地揭示反应机理,并为设计和制备高效的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
  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是研发可以同时实现二氧化碳捕获和转化的新型、环保和高效非金属催化剂,终极目标是利用多孔催化材料在常温和常压下直接捕获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利用捕获的二氧化碳实现环状碳酸酯的连续生产。基于协同催化的设计思想,利用多种基团功能化的策略合成高效吸附和活化二氧化碳以及开环活化环氧化物的非金属催化剂,有望实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119.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一类集值严格集-压缩映象的一致极限映象.建立了这类一致极限映象的不动点指数理论,证明了某些正不动点定理.我们的定理推广了Fitzpatrick和Petryshyn的某些最近结果.  相似文献   
120.
袁谷  何美玉  贺晓然 《化学学报》1996,54(5):481-486
本文报道了二十个脂肪族双烯-1-醇和乙酸酯EI-质谱的特征, 并提出了相似分析法鉴别这些共轭双烯、孤立双烯的双键位置及几何异构体的质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