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90篇
化学   533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105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267篇
物理学   4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橡胶及其制品中16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粉碎的橡胶样品用正已烷及丙酮(1+1)的混合溶剂萃取,所得萃取液蒸至近干后加入正己烷2 mL溶解残渣,将溶液经硅胶固相萃取柱分离并净化,吸附于柱上的多环芳烃用由正己烷及二氯甲烷(3+2)组成的淋洗液解吸,洗出液蒸至近干加入一定量的内标溶液使之溶解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选用LC-PAH色谱柱作固定相,用乙腈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紫外检测器的测定波长为210 nm,以苝-d12作为内标进行定量测定,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16种多环芳烃可有效分离并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3S/N)、平均回收率及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依次在0.05~0.10 mg·L-1,65.1%~101.7%及1.8%~7.3%之间.  相似文献   
72.
在铝酸盐体系中,利用微等离体氧化脉冲电源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以Al2TiO5为主晶相的陶瓷膜层,然后采用钛酸四丁酯/乙醇和硅酸钠溶液的封孔方法对微弧氧化陶瓷膜进行封孔后处理。通过SEM及高温氧化测试,分析比较了陶瓷膜层在封孔前后的表面形貌以及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封孔后膜层孔洞明显变小。经700℃高温氧化测试,采用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封孔方法不仅没有带来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提高反而下降,而硅酸钠溶液的封孔方法提高了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73.
泡沫铝夹芯双圆管结构的准静态轴向压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泡沫铝夹芯双圆管结构的准静态轴压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该新型结构的比质量吸能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泡沫铝夹芯单管,并接近甚至超过相应的空管结构;其内外管变形模式均与空管不同且受内外管组合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它的变形机理,分析了外管壁厚对其压缩行为的影响,发现增大外管壁厚有利于增大结构的行程利用率,提高结构的比质量能量吸收...  相似文献   
74.
采用旋涂的方法在基底材料表面原位生长BiOX(X=C1、Br、I)薄膜材料.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旋涂法制备的BiOX薄膜是纯净的,无其他杂质,均匀性好.通过对BiOX薄膜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和瞬态表面光电压技术(TPV)进行了研究,发现卤素掺杂的BiOBr0.48I05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其结果表明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可能是BiOBr0.48I0.52薄膜在光照下可以产生更强的光生载流子并具有更长的光生载流子寿命.  相似文献   
75.
胶体自组装是制造大面积胶体晶体的高效方法,对制备各种功能胶体晶体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微纳制造、新材料、能源、医学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胶体自组装过程中涉及的各种作用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归纳了胶体晶体自组装的基本方法.面向制造大面积胶体晶体,阐述了几类代表性的新型胶体晶体自组装方法,包括温度辅助、模板辅助、表面活性剂辅助、旋涂法与界面转移相结合等,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影响因素、优缺点和未来的改良方向,并介绍了在完整单层膜基础上制造三维胶体晶体的工艺方法.为提高胶体晶体制造质量和效率、拓宽胶体自组装技术的应用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76.
铈掺杂对超细LaMnO_(3+λ)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e2(CO3)3,La2O3和Mn(NO3)2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将铈掺入超细LaMnO3+λ气凝胶中。用TG-DTA,XRD,TEM,FT-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用"2CO+2NO=2CO2+N2"反应测试铈掺杂对超细LaMnO3+λ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60℃时,镧铈锰气凝胶为疏松、絮状且具有较好分散性的棕色粉末,由大量直径小于10 nm的球形颗粒组成;850℃热处理后,镧铈锰气凝胶为粒径小于20 nm的类球形颗粒,晶相成分为LaMnO3+λ,La2O3和CeO2;铈掺杂增加LaMnO3+λ晶格的氧空缺数量,改善氧化还原催化的气氛条件,提高超细LaMnO3+λ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7.
对3种不同残奥(RA)含量的马氏体高强钢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研究RA含量对其磨损性能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试验后的磨损表面及横截面显微组织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RA含量越高, 磨损表面越光滑, 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越小, 也即马氏体高强钢的耐磨性越好. 磨损引起的大应变使RA发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导致硬度和硬化层厚度显著增大. RA含量最高的HT3试样的硬度提高了18.3%, 硬化层厚度达70μm. 相比RA含量低的试样, HT3试样表现出很好的耐磨性. 这是因为马氏体相变使硬度逐步增加, 抗裂纹萌生能力提高; 同时由于亚表面良好的韧性, 可延缓和阻止裂纹扩展, 使得点蚀和剥落不易形成. 因此, 要提高马氏体高强钢的耐磨性, 除了硬度要求外, 还需要考虑其亚表面韧性.  相似文献   
78.
基于负超可加相依(简称为NSD)随机序列的性质及其一些不等式,利用随机变量的截断方法建立了NSD随机序列加权和的中心极限定理,从而推广了负相协NA随机序列的相应结论.并将其应用到变系数EV回归模型,得到了未知参数LS估计的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79.
利用格L_i(i=1,2)的性质研究了它们的卡氏积L=L_1×L_2的性质,得到了L的秩函数、Mbius函数和特征多项式,并且由L_i的几何性证明了L的几何性.  相似文献   
80.
SPME-GC-MS分析瀑布毛峰茶叶的赋香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SPME)从瀑布毛峰茶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其组成。从一级和特级茶叶中分别鉴定了相对含量大于0.50%的化合物48个和41个,其中共同组分27个。一级瀑布毛峰茶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壬醛(9.22%),芳樟醇(4.75%),牛儿醇(4.07%),(Z)-3-己烯-1-醇(3.53%),十一醛(3.1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94%),十六烷(2.35%),己醛(2.00%),1-辛醇(1.97%),6-甲基-5-庚烯-2-酮(1.86%)。特级瀑布毛峰茶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壬醛(8.85%),1-辛烯-3-醇(6.37%),十一醛(4.81%),2,5,5-三甲基-1-己烯(2.84%),辛醛(2.73%),1-辛醇(2.63%),6-甲基-5-庚烯-2-酮(2.60%),芳樟醇(2.20%),1-戊醇(2.20%),己醛(2.16%)。两个等级的瀑布毛峰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大致相同,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