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90篇
化学   532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105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266篇
物理学   49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苯硫醚具有与三苯基磷相似的配位化学性能,膦类配体具有比苯硫醚强的络合能力,但毒性较大,热稳定性和抗氧稳定性不如苯硫醚类配体。能否以含有机硫的配体替代膦类配体,这是开发新型催化剂的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聚苯硫醚经发烟硫酸磺化后,可制得水溶性的磺化聚苯硫醚。经XPS测定,磺化度为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α、ω-二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两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甲基丙烯酸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并以此作为反应性低聚物,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亲水性反应稀释剂,通过紫外光固化,合成了一系列聚硅氧烷含量不同的共聚网络。应用红外光谱、凝胶含量测定、热分析、动态力学性能、吸水性实验等方法,对它们的固化程度、亲水疏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存在着两相结构,增加稀释剂的含量,材料的吸水性增加。通过调节疏水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亲水性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含量可改变体系的亲水疏水平衡。  相似文献   
33.
报道了一类新型的离子型稀土乙腈配合物,Ln(CH_3CN)_9(AICl_4)_3·CH_3CN,催化苯乙烯阳离子聚合的结果。研究了聚合溶剂,单体浓度,反应温度以及配合物中稀土离子性质对催化活性和所得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影响。发现稀土元素对聚合活性的影响顺序是La>Tb~Ho>Pr~Gd>Nd>Sm~Yb>Eu。聚合物的分子量明显地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探讨了这类聚合反应的历程。  相似文献   
3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丹参药材中4种丹参酮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测定丹参药材中4种丹参酮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为水(含0.5%三乙胺)-甲醇-四氢呋喃(45/55/5,V/V/V),流速为1mL/min;PDA检测波长254m;4种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的加样回收率在95.1%-101.2%之间,线性范围为0.08-2μg。该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根据该色谱条件,测定了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结果表明:该色谱方法准确检测了生药中4种丹参酮的含量,适合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5.
 用高效尺寸排除色谱以紫外吸收光度计寿检测器,测定了一个以正丁基锂引发的聚苯乙烯齐聚物的链长分布。讨论了端基对实验的紫外吸收响应以及理论的链长分布函数中各个半分散组分重量分数的影响。引进了一个端基改正因子以获得真实的重量链长分布。实验数据可以用两个Poisson分布的叠和精确描述。与单一Poisson分布的偏离相信是由于聚合反应物混合方式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36.
新型大分子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用胺基封端聚四氢呋喃(Mn=862)与水杨醛反应,生成新型席夫碱遥爪配体,再与金属离子(Fe3+, Co2+, Cu2+)反应,得到新型大分子席夫碱配合物。用IR、ESR、UV、循环伏安法、拉伸和动态粘弹谱等表征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证明所得配合物的配位结构与血红蛋白分子的功能片段的配位结构相似,钴配合物具有与血红蛋白分子相近的可逆化学吸附功能。  相似文献   
37.
以取代的3-羧酸活化色酮、靛红与消旋脯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依次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和脱羧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3a~3h),产率68%~87%, 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d,3f, 3g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46.3~69.4 μmol·L-1)。  相似文献   
38.
本文测出丁二烯在La、Nd、Sm、Gd、Dy、Ho和Y七种稀土氯化物与两种烷基铝分别组成的催化体系中聚合链增长速度常数和活性中心浓度。其30℃时k_p值在6—100 1/mol·sec间,不同稀土催化剂k_p值顺序为:k_p(Nd)~k_p(Sm)~k_p(Gd)>k_p(La)>k_p(Dy)>k_p(Ho)>k_p(Y)。钕催化剂在七种稀土催化剂中具有较大的活性中心浓度,其值为2—3×10~(-2)mol/molNd。本文对稀土络合催化剂k_p的性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聚硅氧烷聚脲多嵌段共聚物中氢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种手段研究了聚硅氧烷与聚脲嵌段共聚物中所存在的各类氢键.特别探讨在聚硅氧烷软段中引入极性氰丙基对体系成氢键能力的影响和两相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软段分子中引入极性氰丙基有利于增加聚硅氧烷分子与聚脲链段的相互作用,这一相间作用力使两相间界面层厚度随着硬段分子量的增加而加宽,并发现在聚硅氧烷聚脲嵌段共聚物中硬段的聚集形态随溶液浓度改变变化不大,其中氢键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40.
二(芳氧基)稀土(Ⅱ)配合物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二(2,6 二叔丁基 4 甲基酚基)钐[(ArO)2Sm(THF)4]催化ε 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发现它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显示“活性”聚合的特点,在甲苯中,当[M]/[I]=2000(摩尔比),60℃,1h,转化率可达98%.并比较了不同的两价稀土化合物的催化活性.通过核磁分析末端基结构的方法,研究了(ArO)2Sm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的引发机理,发现催化剂首先与己内酯反应,生成三价烯醇式稀土化合物,后者引发己内酯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