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738篇
化学   1201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212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414篇
物理学   124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Introduction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molecular self-assemblycarried out by cooperation of the weak interactions(electrostatic reaction, hydrogen bonds, van der Waalsforce, short-range repulsive force, etc) are the commonphenomena in n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supramolecular complex has been a crossing focus ofseveral subjects such as chemistry, physics, biology,material and information.1 Supramolecular complex hasa wid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in material, catalysis,conductor,…  相似文献   
92.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经氯汞化反应、溴代反应、Suzuki偶联反应、水解反应和取代反应等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结构单元的有机配合物(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ESI-TOF)表征。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6的E1/2小于化合物7,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93.
首次利用褐藻酸Cu(Ⅱ)络合物配位吸附尿素分子,系统研究了影响尿素吸附的各种因素,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手段对尿素吸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褐藻酸Cu(Ⅱ)络合物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下可络合吸附近60mg/g的吸附容量,其中尿素吸附液浓度为130.0mg/dl,介质为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缓冲液(pH=7.0),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94.
95.
氯磺化聚乙烯的γ—辐射交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磺化聚乙烯(简称CSM)由于存在SO_2Cl基团很容易通过金属氧化物进行化学交联,但至今未见其辐射交联的详细报道.本文探讨氯含量对CSM辐射交联的影响. 所用CSM系吉林化工公司产品:20型(含氯量29~33%,下同),40型(33~37%)和30型(40~45%).将CSM和防老D按一定比例混炼均匀,再在140℃左右热压成形.试样用3.33×10~(15)Bg ~(60)Co于室温限量空气下进行辐照.辐照过的试样于80℃处理2小时以消除俘陷自由基.在氮气保护下先后用二甲苯和无水乙醇,加热回流48小时和8小时,测定凝胶含量.  相似文献   
96.
大孔树脂孔结构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大孔离子交按树脂和吸附树脂孔结构的测试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测试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 DPD)方法模拟两平行平板间的双嵌段共聚物体系的介观结构. 模拟结果表明, 随板间距的增大, 体系分层数量的增加是不连续的, 在分层数量的增加过程中, 出现不规则结构的过渡区;聚合物链末端距随板间距的增大呈周期性振荡, 振荡幅度逐渐减小. 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层状结构转变点与分层数量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层状结构转变点近似与共聚物链长的2/3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98.
建立气相色谱外标标准曲线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游离苯酚的含量。采用DB–5(30 m×0.25 mm, 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气化室温度为250℃,以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检测器温度为280℃,以标准曲线外标法计算游离苯酚含量。苯酚的质量浓度在0.05~10.0 m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1,方法检出限为0.003 7 m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0%~102.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7%~1.26%(n=6)。该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酚醛树脂中游离苯酚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及西贝素的第三个氧原子功能,是属于叔醇羟基。贝母素甲在340—350°直接用硒脱氢,得到Veranthridine(Ⅲ),与由西贝素用同法降解所得主要产物相同。因此更进一步证明,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骨架,与西贝素的骨架,确是相同;也证明了前次所提出的骨架(Ⅳ),并肯定了C_(20)上甲基的位置。贝母素乙用铬酸氧化,得贝母酮。由此证明贝母素乙中,有一仲醇羟基。贝母酮脱氧后,得一不含氧的饱和胺,可能是贝母素甲及乙的母核,命名为贝母原碱(Ⅴ)。  相似文献   
100.
一般增长曲线模型参数阵的BLU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胜华  何灿芝 《数学杂志》1998,18(4):439-444
考虑一般增长曲线模型:Y=X1BX2+εE(Vec(ε))=0V(Vec(ε))=σ2VIn(V0)本文对任一可估函数KBL给出了它的BLU估计(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并得到了方差σ2的一个无偏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