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423篇
化学   730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101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210篇
物理学   6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镧和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庆洲  任英 《分析化学》1990,18(8):737-740
  相似文献   
32.
The imidazole covalently coordinated sandwich-type heteropolymngstates Na9[ {Na(H=O2}3{M(C3H4N2)}3( Sb W9O33)2]·xH=O(M=Ni^Ⅱ, Co^Ⅱ, Zn^Ⅱ, Mn^Ⅱ) were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Na2WO4·2H2O, SbCl3·6H2O, NiCl2·6H2O [MnSO4·H2O, Co(NO3)2·6H2O, ZnSO4·7H2O] and imidazole at pH≈7.5. The structure of Na9[{Na(H2O)2}3{Ni(C3H4N2)}3(SbW9O33)2]·32H2O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Polyanion [{Na(H2O)2}3{Ni(C3H4N2)}3(SbW9O33)2}3]^9- has approximate C3v symmetry, imidazole coordinated six-nuclear duster [{Na(H2O)2}3{Ni(C3H4N2)}3]^9+ is encapsulated between two (α-SbW9O33)^9-, the three rings of imidazole in the polyanion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formed by six metals (Na-Ni-Na-Ni-Na-Ni) in the central belt, and x-stacking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imidazoles of neighboring polyanions with dihedral angel of 60%. The compound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spectra, TG and DSC, an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the four compounds was suggested by TG curves.  相似文献   
33.
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及随后化学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二取代对苯二胺(1),四取代对苯二胺(2)和二取代氨基酚(3)三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氧化产物的随后不可逆脱氨反应。 1类化合物在任何pH下的电化学氧化均为一步双电子转移反应,2类化合物为二步单电子转移反应;3类化合物在酸性和中性范围为一步双电子氧化在碱性溶液中为二步单电子转移反应。文中定量求算了不可逆随后化学反应的表观水解速率常数k_f,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采用穆斯堡尔谱及X光衍射法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的不同Fe/Mn比催化剂在焙烧、合成气还原及FT反应后体系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锰助剂的加入使催化本相由铁磁性逐渐转化为超顺磁性,相应使催化剂还原逐渐难,Mn助剂促进了FT合成反应进行。反应性能与Fe/Mn尖晶石(Fe1-yMny)3O4组成含量及式中y大小密切相关,与MnCo3及MnO的存在也有一定关系。富铁催化剂中Mn主要起电子助剂作用,而富锰催化  相似文献   
35.
合成及表征了一系列以柔韧碳氢链相连不同长度的p/p型单核铁(Ⅲ)双卟啉配合物,以可见光谱首次观察到该系列配合物在氯仿溶液中开放式及闭合式构象的平衡,发现680nm处吸收峰强度与这种构象平衡有关,烷氧链越长,该吸收峰强度越大.利用该类配合物模拟了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环己烷的羟化作用,催化结果表明,在以分子氧为氧源及还原剂存在的温和条件下,该类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单核铁卟啉(FeTPPCl),随着柔韧碳氢链长度的增加,双卟啉的催化活性依次增加.高的催化活性与双卟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平衡,即闭合式构象引起的立体位阻及电子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6.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 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 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 因此研究还很少. 在本工作中, 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 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 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 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 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 在与烯烃的反应中, 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 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 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 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 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 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7.
用XRD、化学分析、IR、MASNMR、TPD等手段表征了合成皂石及其铝交联物的结构。结果表明:皂石的交联密度与四面体层电荷和交联条件(Al/土比)有关。在乙醇氨化反应中,交联皂石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皂石的交联密度与液相产物分布的关系表明层柱材料对此反应具有择形催化作用。醇氨化反应可能是在吸附态NH_3和气相醇分子间进行的。  相似文献   
38.
为了在分子层次上揭示相关催化反应的机理, 人们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与碳氢化合物分子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阳离子, 阴离子对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活性弱得多, 因此研究还很少. 在本工作中, 我们通过激光溅射产生钒氧团簇阴离子VxOy, 产生的团簇在接近热碰撞条件下与烷烃(C2H6和C4H10)以及烯烃(C2H4和C3H6) 在一个快速流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 飞行时间质谱用来检测反应前后的团簇分布. 在VxOy与烷烃的反应中, 生成了产物V2O6H-和V4O11H-; 在与烯烃的反应中, 产生了相应的吸附产物V4O11X-(X=C2H4或C3H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V2O-6和V4O-11可以活化烷烃(C2H6和C4H10)的C—H键, 也可以与烯烃(C2H4和C3H6)发生3+2环化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V-O-C-C-O-), C—H键活化与环加成反应都需经历可以克服的反应能垒.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合. V2O-6和V4O-11团簇都具有氧原子自由基(O·或O-)的成键特征, 活性O-物种也经常出现在钒氧催化剂表面, 因而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表面活性氧物种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9.
一、引言油溶性成色剂是以小油珠的形式存在于乳剂中的。成色剂油珠的大小,也就是它的分散度,对彩色胶片的照相性能和象质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在油溶彩色胶片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控制成色剂的乳液的分散度是十分重要的。要有效地控制成色剂乳液的分  相似文献   
40.
具有抗炎生理活性的甾体化合物的合成,往往要引入C_(1-2)烯键(Δ~(1,2))。用生物化学方法引入Δ~(1,2)过程,需要一种快速、准确和灵敏的测定方法.Mader和Buck用比色法测定Δ~(1,4)酮醇甾体化合物含量,Ivashki将样品制成衍生物,然后用紫外吸收比方法测定Δ~(1,4)3-酮甾体化合物含量。然而,在甾体脱氢酶的研究中,至今仍常采用四氮唑盐作为电子受体的方法测定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