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4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43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724篇 |
晶体学 | 16篇 |
力学 | 101篇 |
综合类 | 25篇 |
数学 | 231篇 |
物理学 | 5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62年 | 4篇 |
1960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和提高成像效率,开发准确和高效的多能谱成像方法,提出一种具有双即插即用(PnP)框架的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引入两个PnP正则化能量函数,分别对多通道图像内蕴低秩性与通道内图像稀疏性进行度量。首先以多通道图像间的相似块构造高维张量,然后引入张量加权核范数对张量低秩性进行刻画,并结合图像梯度域L0(伪)范数对通道内图像稀疏性进行刻画,最后设计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高效求解算法。为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开展模拟多通道光子计数采样图像重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代表性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提升0.067 dB~1.89 dB,时间消耗约为代表性方法的25%;所提方法具有抑制伪影干扰和改善图像质量的优势,并且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全原子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典型的自组装芳香二肽分子(z-FF)自组装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化,探索了肽分子间以及肽分子与溶剂水分子的微观作用力在自组装各个阶段的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尽管π-π堆积作用占分子间作用能的比重不高,但其在自组装初期对分子聚集起到的驱动力的贡献大于非π-π堆积作用力.肽分子与溶剂水分子形成的氢键数量随着组装进程而减少,总体呈现去溶剂化效应,但同时伴随着多次再溶剂化过程.水化层中的水分子存在两种特殊的“水桥”形式,即“单分子水桥”和“水团簇水桥”,其在水化层水分子中占比在30%~70%之间涨落.水桥的涨落伴随着肽分子结构重排,在自组装各个阶段(相分离、成核、生长和纤维交联)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电化学界面动力学决定了所有电化学反应性质.从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多维度原位观察电极的表界面电化学反应动态过程对于典型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电解槽、燃料电池)中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合成和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复杂的电化学界面以及微量、快速的反应中间态信号给界面电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SR-FTIR)具有独特的分子指纹识别功能,可以用来确定电化学界面的活性物质,结合对纳米材料的局部原子结构高度敏感的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SR-XAFS)光谱可以开展界面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实时动态研究,有助于指导设计用于高效高能量密度能源系统的先进电催化剂.本文基于近年来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系统地介绍了获得高质量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步辐射红外关联谱学实验结果的策略,及其应用于电催化反应动态过程研究成果,其中主要选用当前热门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材料以及金属单原子催化剂(SACs)作为研究对象.最后,对原位同步辐射实验方法发展及其针对电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通过揭示电化学反应的动态机理来指导和合成高效稳定的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04.
今年,我国在农业战线上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奇迹。它给我国化学工作者提出了综合利用的新问题。例如,吃不完的粮食和薯类可以制造塑料、橡胶以及特殊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利用稻草、麦秆做建筑材料给人民公社更快更省地建筑大批新房屋;等等。这一期开辟了粮食综合利用专栏,发表三篇文章。一篇是谈把白薯(又名红薯、红苕)造酒,一篇是用酒精制乙二醇和另一篇利用酒精做原料的有机合成工业。请各地读者马上把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写下寄来,以便向全国介绍或推广。 相似文献
105.
具有末端炔键的化合物,既可用来合成长碳链的化合物,又可作为合成含有其他功能团化合物的原料。使炔键由碳链的中间移向末端的方法已有报道~([1]),并已得到了应用~([2])。炔键异构化的方法,一般是将含有中间炔键的化合物与钾代-3-氨基丙胺(由氢化钾和1,3-丙二胺反应生成)反应,而使炔键移向末端。但这一方法有一定的缺点,不仅在反应时有大量的泡沫产生,还要用大量价格较贵的1,3-丙二胺,而且氢化钾的处理也较麻烦,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以后有人用氢化钠代替氢化钾,虽然克服了产生泡沫的缺点,但仍要用1,3-丙二胺~([3])。我们曾改用了价格较廉的1,2-丙二胺来代替1,3-丙二胺,使用这个方法较为 相似文献
10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商业化应用的瓶颈仍然是贵金属催化剂导致的成本问题。然而,目前对于催化层中纳米尺度全氟磺酸离聚物(以Nafion为代表)薄膜中质子传导的问题研究不足,无法完善三相界面的成型规律,进而指导催化层设计。在催化层浆料制备过程中,分散溶剂对Nafion的分散形态有直接影响,可能对催化层成型后附着在催化剂颗粒表面Nafion薄膜的微观结构有潜在影响,进而影响Nafion薄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因此,在本文中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模拟催化层离聚物薄膜的聚集过程,于模型基底上制备厚度精确可控的纳米尺度Nafion薄膜,并通过微观测试表征技术探索并建立纳米尺度Nafion离聚物的微观结构模型,阐明分散溶剂对Nafion薄膜微观结构及质子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Nafion薄膜在纳米尺度下的质子电导率比体相膜的质子电导率低一个数量级,使用介电常数较小的醇类溶剂可以使Nafion薄膜形成更有利于质子传导的微观结构,使Nafion薄膜的质子电导率得到提高。相关研究结果为优化PEMFC催化层结构,改善PEMFC催化层中质子传导问题提供给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分子张力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调控有机半导体的重要手段。由于分子内产生的拉伸张力、扭曲/弯曲张力以及空间张力而导致p轨道排布重组和构型构象结构发生变化,最近各种几何与拓扑结构的高张力有机半导体材料相继被报道,这使得高张力有机半导体材料成为有机电子领域研究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梳理分子张力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扮演的角色与价值,该综述从分子张力的类型、实验与理论量化以及可视化出发,总结了高张力共轭芳烃的分子设计策略、与其光电性能分子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类新兴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最后,对高张力共轭芳烃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阐述了该类材料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热解制备了具有片层簇状结构ZrO2.UIO-66热解条件影响CoMo S/ZrO2的晶相、表面原子含量、形貌以及比表面积(可达117.7 m2/g).随着热解温度升高,ZrO2晶相呈现由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化,表面Mo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片层结构逐渐变短,而簇状结构则逐渐由蓬松变得致密,比表面积逐渐减小.热解温度为600℃时出现催化剂片层结构的坍塌聚集以及晶相的破坏.当UIO-66热解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4 h时,CoMoS/ZrO2明显出现单斜相,表面Mo原子含量较高,片层结构较均一,此催化剂在4-甲基酚加氢脱氧中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和对甲苯的选择性,4-甲基酚转化率达100%,甲苯的选择性达8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