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化学   498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60篇
物理学   4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Strongly Correlated Effect in TiS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thermoelectric compound TiS2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full-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wave metho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ith the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 as well as the on-site Coulomb interaction correction (+U).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of TiS2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btained within the GGA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on-site Coulomb interaction. The calculated Seebeck coefficient at 300K shows that Coulomb interaction U in the range of 4.97-5.42eV is important to re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obtained energy gap Eg around 0.05 eV indicates that TiS2 is an indirect narrow-gap semiconductor.  相似文献   
52.
An intra-cavity coherent coupling Michelson Er-doped fibre (EDF) laser (MCEDFL)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CEDFL a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MCEDFL with a polarizer can be coherent combined effectively. By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fibre Bragg gratings (FBGs) with different reflectivity, we find that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FBG play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CEDFL. This outcome adequately shows many favourable feature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 easy operation, and simple all-fibre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53.
石油沥青质在烃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是以沥青质为分散相的非水胶体体系[1,2 ] 。研究认为 ,石油中沥青质的沉淀和絮凝 ,对石油开采及输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提高沥青质在石油中的胶体稳定性 ,可强化石油加工过程中的重油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减粘裂化及延迟焦化等过程[1,2 ] ,是提高炼厂轻质油收率、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国外关于沥青质在烃类介质中的稳定性研究报道较多 ,大多侧重于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作用。由于胶质和沥青质均为由多种复杂结构分子组成的混和物 ,探讨胶质对沥青质的稳定机理极端困难 ,Chia-Lu Chang[4 ]等定量讨论了沥青质…  相似文献   
54.
用管式反应器试验研究了碳氢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试验在不同反应温度、[O3]/[NO]摩尔比以及碳氢浓度下进行.结果表明,C2H4对NO氧化成NO2有促进作用,在275℃时,NO氧化率和N02生成率有较明显提高.在[03]/[NO]=0.6,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200℃和275℃时,加入400×10^-6C2H4,NO2生成率由56.5%、55.9%和38.0%分别提高到62.1%、60.0%和42%.在试验中,检测到了CO,当[O3]/[C2H4]为1.0时,在常温、200℃、275℃下,体系中CO浓度小于30×10^-6,说明C2H4确实参与了反应.C2H4对NO氧化的促进作用的机理是:在275℃时,臭氧分解速率显著提高,在氧存在的气氛下,烯烃易与O3反应,反应产生了更多活性很强的自由基(CH3O2、OH、HO2)等,而这些自由基均可与NO反应,从而弥补了由于臭氧自身分解的加速使NO氧化率的下降,即在加入C2H4后,在温度较高时仍能达到NO的较高氧化率.  相似文献   
55.
陶瓷过滤器高温除尘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陶瓷过滤元件及结构、滤饼的作用和架桥、过滤器故障安全(CPP)系统及陶瓷过滤器高温气体净化一体化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总结了陶瓷过滤器存在着过滤管破裂、清灰效率下降、管板和器壁的连接及脉冲阀的长期稳定性等几个问题,指出新型陶瓷材料的研究和陶瓷过滤器高温气体净化一体化技术是陶瓷过滤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了命名为CSPD-1溶液物理显影处理工艺,用于中国全息干板的实验研究结果;全面地总结了实验操作中的技术关键问题;对观察到的新工艺优越性产生的机制,作了初步的理论讨论。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所有子群皆交换或正规的有限群. 我们获得了非幂零的情形的一个特征刻画, 也给出了幂零情形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58.
近几年,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发展迅速,效率已经从13.7%提升到29.1%.由于叠层电池器件的制作工艺复杂,而叠层太阳电池中的光学损失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很大,所以通过光学模拟进而获得高效电池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商业软件和自建模型两方面概述了光学模拟的方法,接着从反射损失和寄生吸收两方面针对光学模拟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指出了叠层电池光学模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极限最高可达40%,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结合模拟工作的研究,叠层电池的发展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59.
随机桁架结构的非平稳随机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随机桁架结构在非平稳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在利用随机因子法分析随机结构动力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分析随机结构非平稳随机响应的新方法。从结构非平稳随机响应的表达式出发,同时考虑桁架结构的物理参数、几何尺寸的随机性,利用求解随机变量函数矩的方法和求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代数综合法,导出了随机桁架结构在非平稳随机激励下位移响应均方值和应力响应均方值的均值、方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结构物理参数和几何尺寸的随机性对结构位移响应均方值和应力响应均方值随机变量随机性的影响。本文方法具有对随机结构进行一次动力分析便可求得动力响应的数字特征,且可以考察结构任一参数的随机性对结构非平稳随机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之优点。  相似文献   
60.
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离子液体([Bmim]Cl)为反应介质,丙烯酸为单体,对纤维素进行均相接枝共聚,并采用油包水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包括各种因素(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溶液pH值,增加溶液初始浓度,以及延长吸附时间都有利于改善吸附效果;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由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Cu2+的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并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